农民诗人胡新开:千笔难写婺源情
2014-12-14徐军
◇文/徐军(本刊记者)
一个初一都没上完的农民,动笔写诗才一年,就用近两百首诗歌在圈子里赢得了名声;
一个销售印刷机器的商人,想在家乡办一个藏有1 万本诗集的博物馆,用以引导青少年走向“真善美”;
……
这些传奇的元素都交汇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当我们知道这个人出生并成长于文风鼎盛的婺源时,一切似乎都不那么意外了。
这个人叫胡新开。一个倾注所有感情写自己家乡的中年男子。
一
近乎四面环山,一条山溪穿村而过,一栋栋徽派建筑沿着溪流两岸蜿蜒。婺源县大鄣山乡的白石源村,有个叫双桂的自然村,名字和景色一样的诗意。1973 年4 月,胡新开出生在这里。
这个孩子似乎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敏感,一上学就发现有很多字是认识的。这些方块字一直吸引着他,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只要看到有文字的东西都要看看,偶尔见到地上有被淋湿的报纸,没法捡起,就蹲着看完再走。
那时家里穷,有段时间父母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去借米下锅,总会耽搁一些时间,所以胡新开常常赶不上第一节课。时间久了,语文老师生气地说:“你把课文全部背下来,第一节课就可以不上。”一个星期后胡新开做到了。
他并不满足于课本,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课外书。他是学习委员,其他同学都要来背书,他私下宣布:谁借课外书给我看就可以不背。同学们纷纷回家翻箱倒柜,给他找来《郑渊洁童话》等书。听说有个邻居有本《一千零一夜》,为了一睹为快,胡新开帮他砍了150 斤的柴。姐姐结婚时,他在酒宴上“偷”了一包烟给别人,换回了一本书一个星期的借阅权。
如饥似渴,胡新开吮吸着这些书的养分慢慢地成长。转眼间,就到了初中一年级。由于不喜欢数学,当时又有点口吃导致英语也学不好,渐渐地他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第一学期下来居然逃课163 节。即使这样,他的语文和历史两门课一直是第一。
双桂村的古法造土纸在本地小有名气,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吃这碗饭的。趁着家里砍竹子造纸最忙的时候,胡新开提出了退学的要求,家里劝了一下就同意了。从此,砍柴、摘茶和造纸成了胡新开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直到他19 岁外出打工。
离开学校后,胡新开还一直钟爱着书本。去山上驱赶吃竹笋的猴子时,一般都要砍一担柴,他总会在身上藏本书,一到目的地就先看,看到晚得不能再晚的时候,才匆匆忙忙砍一通。
那时下午干完农活时,胡新开总会步行15 公里到清华镇的书摊上看书。借回去比较贵,在现场看一本只需要两毛钱,但他往往还是拿不出。去得多了,和老板交上了朋友,被允许赊账,最高峰时欠过十多块钱呢。
虽然清苦,但这段时光却是胡新开最难以忘怀的。他说,那时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一直历历在目。同时,这些苦难的经历,既是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他诗歌的重要养分。
二
19 岁时,胡新开已经看完了十来本金庸的武侠小说,剩下的三四本乡村里找不到。于是,他准备到外面去闯一闯,要把剩下的几本武侠小说都看完。
到了浙江省瑞安市,为了多看些书,他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进印刷厂。不过,这家印刷厂不印书,只做纸箱。一个月零八天,胡新开掌握了覆膜技术后,就炒了老板的鱿鱼。
随后,他换了数份工作。在他20、21 岁那段时间,工作在瑞安的乡下。工作之余,只能看看书。时间久了,他就想自己动笔写写。写什么呢?就写自己最感兴趣的武侠小说。每天五六百字,写完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唯一的读者——弟弟看。虽然弟弟认为写得不错,但等到他写到五六万字时,弟弟说:“你写这么多,又出版不了。”
想想也是,加之陆陆续续看了几十部世界名著和一大堆杂志,胡新开忽然有了一丝厌倦。于是,他合上书本,一心一意去钻研工作。后来,他去了义乌,做起了销售。好胜心强、能吃苦和肯动脑筋,让他的销售成绩一直不错,他也慢慢地有了些经济基础。
多年的销售让他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一到晚上就和朋友们打牌,常常通宵达旦。打时刺激,打完后又有一种浓烈的空虚感袭来。但,不打牌又能做什么呢?
去年5 月份,胡新开回老家时,到婺源峡谷春茶专卖店里买茶叶。看到老板齐贵飞坐在电脑前,抓头挠耳,一副极其痛苦的样子。
“老齐,在干什么呢?”
“写诗。你又不会写,到边上喝茶去。”都是熟人,齐贵飞讲话很随意。
“我不会写?我闭着眼都比你写得好。你兄弟姐妹7 个人加起来都写不过我。”胡新开被齐贵飞的话刺激到了,一下子反应很大。
齐贵飞笑着摇了摇头。
“你还别不信,过几天我帮你的峡谷春茶写首诗。”
回义乌后,齐贵飞老是在网上追着胡新开要诗。两三个月后,胡新开实在没办法了,就一天思索一两句,用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为峡谷春茶写了一首藏头诗。
齐贵飞说他很喜欢这首诗,并配上图发到网上去了。胡新开看了看,有了些成就感。随后,他又写了几首现代诗,在齐贵飞的指点下发到了婺源老家论坛。本土文化名人汪发林老师一直鼓励着胡新开,胡新开每发一首诗上去,汪老师都会加以评论,碰到好的还会“加精”。
自此以后,胡新开的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便写下了近两百首诗。这些诗在网上都有不少的点击量,让他在圈子里赢得了名声。
三
“我感觉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我的家乡美,我常常会在梦中见到她。”
情之切,爱之深,尽在言语中。于是,婺源的一切成了胡新开创作的主要素材,他又用自己的热情和敏感,在诗歌里给婺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了感情和生命。
在《婺源石城红叶篇》中胡新开写道:裸露的胸怀无遮无掩/空气都带着原始的味道/膨胀 剥离/是喀斯特地貌最后的分娩/一览无遗的在这里诞生/让世人惊叹你生命如歌/这满目疮痍的阵痛/是留给这人间的苏醒/这便是石城 无坚不摧的城/在某个夜晚你化为天使 化为精灵/身披霓裳 亲吻这冷漠的季节/让岩石复活 让山岚温柔/让人们痴狂 风也停住了肆虐/这漫天的红这巨大的红/这震撼的红 这窒息的红/让万物眩目低眉回首/让云彩羞涩 苍凉止步/我不敢眨一下眼睛/生怕又错过了/和你相遇的轮回/但是你终究要走/那是因为远古的召唤/这纷纷扬扬的落红/一定是你前生相思的眼泪/几簇炊烟缈缈/是你留恋人间的几声叹息/这迷人的红 这陶醉的红/这一尘不染的红/这飘逸的红/这留恋人间的红/是喀斯特最后分娩阵痛的红/是当之无愧的婺源红。
有时,胡新开敏锐的观察力又会幻化为极其简单的文字,这种简单往往会击中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脆弱,令人疼痛不已。
如《兄弟分家》:把一口锅分成几口锅/把一个灶台分成几个灶台/猪羊各半,鸡鸭各半,那惟一的花猫/分不均匀,留给父母做伴/粮食论筐,土地论亩,房屋论间/麻袋论条,桌子论张,椅子论把/瓢盆碗筷按人头分配/米筛、簸箕、镐头、镰刀、锤子、竹筢/所有的各有一份/马桶、夜壶,不必分了,各拿各的/各人的孩子各自领回家/亲戚是共同的,朋友是各人的/父母的拐杖不分了,他们还靠它走路/父亲说,对不起你们,我没有钱财/他保留了病痛、咳嗽,和/东侧面的两间瓦房/母亲一边掉眼泪,一边将陪嫁时的几件银饰/一层一层打开,给媳妇们一人戴一件/两个孙子在一旁哭着只要爷爷和奶奶。
在创作和分享的过程中,胡新开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龙安、詹广健、胡锵、金恨铁,等等。这些人有些共同的特点:热爱诗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他们情同手足:常常一起喝酒品茗、一起谈诗论道……胡新开总是慷慨解囊,聚会、采风等开销,往往都是他自掏腰包。去年年底,他还出资赞助了一次以他名字命名的“新开杯诗词大赛”。
2014 年4 月28 日,对于胡新开和他的诗友们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胡新开登高一呼,和这些诗友成立了大鄣山诗社。成立诗社后,大家的交流和互动更频繁了,整体的创作水平有了提升。
这些诗友中,胡新开比较认可诗人金恨铁的水平,但他又不甘于屈居金恨铁之后。于是,年初和金恨铁有个竞争性的约定:金恨铁以《诗恋婺源》为名,胡新开以《诗慕婺源》为名,两人以婺源为素材,各自创作100 首诗结集出版。半年后的今天,胡新开已完成七八十首。他放出豪言:用不了多久,游客可以跟着我的诗游婺源了!
当然,胡新开有个宏伟的目标更加“疯狂”。他准备用多年的时间筹集1 万本诗集,在婺源建一个博物馆。让本地的青少年接受诗歌的洗礼,共同走向“真善美”。
在谈及写诗的目的时,胡新开说:“一个人死后,能留下的只有文字和音乐。我希望我的诗歌,能成为子孙后代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