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江休闲农业已入佳境

2014-12-14钱晓林九江市农业局

江西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观光特色农业

◇文/钱晓林(九江市农业局)

近年来,休闲农业在九江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的休闲农业点120 家,从业人员近4 万人,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 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3 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 个。

特点鲜明

1.休闲农业开发依托地域资源特色发展,模式多样。九江自古就有“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美称,有“金花”、“银花”遍地开花的美景,有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该市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主要有:①自然景观休闲观光旅游模式,如武宁县杨洲乡的花源谷游湖。②民俗风情观光休闲农业模式,如德安县义门陈的家庭文化。③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休闲旅游模式,如永修县易家河柑桔合作社。④以养老养生、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新农村生态示范区模式,如武宁县的长水村、南屏村。⑤综合型休闲农业模式,即含休闲、娱乐、美食和度假等多项功能的休闲山庄、度假村等,如星子县三石生态园。

2.休闲农业开发注重短期休闲度假,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年来,该市传统观光游已逐步向节假日及周末短期休闲度假转变,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一是政府财政补贴部分资金投资建设,主要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类。二是民间资本投资,主要是休闲农庄、度假山庄等。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企业在一产基础上发展二、三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四是以村镇集体、合作社和农民广泛参与投资的休闲旅(餐)馆、农(渔)家乐等。

3.休闲农业促进了该市现代农业和旅游农产品的发展。大部分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不仅带动了服务业,也带动了种养和加工业,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4.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结合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自驾游组织和旅行社先后推出了休闲农业观光体验游,有彭泽县棉船镇、九江县江洲镇观万亩油菜花,永修县桃花园赏桃花等多条线路。通过实践证明,把特色的自然、农业资源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能有效促进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发展休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休闲观光农业展示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农村风俗、农家风情,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利于综合利用农村各类资源,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新型农民的培育;有利于城市资本进入农业,促进优质要素在农村的聚集;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推动城乡交流互动、融合发展;有利于美化农村环境,促进城乡社会和谐。近年来,该市共培训4500 多从业人员,为该市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2.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形成发展休闲农业的有效推动力。全市上下成立了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应组织机构,强化了行政管理部门对休闲农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等职能。同时,各有关部门主动配合,形成了全社会抓休闲农业的强大合力。

3.科学规划,注重效益,发挥休闲农业的促进与带动作用。该市休闲农业按“一山四水”(庐山和长江、鄱阳湖、西海、修河)的规划布局,发展一批农业观光、餐饮、住宿等为基本元素的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县(乡、镇、村)、一批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一批休闲企业、一批采摘园区、一批特色农产品和一批农家乐示范点。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采摘园、主题休闲农庄等六大类型休闲农业。近年来,武宁县、星子县等地相继出台了当地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影响和带动全市休闲农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4.宣传发动,典型示范,调动基层群众和企业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投入力度,吸引新闻媒体、交通运输和服务行业等部门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全市各大旅行社加强与休闲农业点的合作,适时推出采摘、农事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线路,同时搞好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培训,形成“安全、质量、秩序、效益”的休闲农业形象。

5.理清思路,创管并重,确保休闲农业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制定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和示范点,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协调健康发展格局。

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水平较低,规模较小,未形成产业群效应;缺乏配套政策支持,融资较困难;特色意识淡,经营模式单一;在经营管理上不够规范,服务质量上不够到位,品牌意识淡薄;各地发展不尽平衡,沿庐山和西海一线发展相对快一些,其他地方则弱些。

对策与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战略的高度,转变观念,形成共识,把发展休闲农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和长远工程抓好抓实。

2.引导健康有序发展。要通过规划逐步改变目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在规划前要进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要结合自然人文环境和主导产业发展,使休闲农庄在环境营造、活动设计等方面独具个性特色。

3.打造特色品牌。要根据该市依名山、傍名湖的地理条件,在打造特色品牌上下功夫。要通过建立特色农业科技园,让新农村建设处处洋溢着科技观光特色。

4.政策扶持良性发展。一是政府要确定一定数量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建设用地,或者是给予租用土地面积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并按基本建设程序,依法办理审批手续。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三是要加强宣传,扩大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5.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各休闲农业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各方面实用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训从业人员,努力提高管理技能和服务质量水平。要扎实搞好环境和餐饮卫生,确保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观光特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特色种植促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中医的特色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完美的特色党建
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