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溪“金”笔,书“精”字农业

2014-12-14杨志波金溪县农业局姜吉良金溪县作物管理局夏晓波

江西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溪县金溪患子

◇文/杨志波(金溪县农业局) 姜吉良(金溪县作物管理局) 夏晓波(本刊记者)

山峦叠翠,溪流潺缓,山脉、丘陵、平原错落有序,梯级分布,众多璀璨的农业文化遗产和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清秀旖旎的山水田园画,这即是记者站在金溪县片片肥田沃土上的第一感受。来到秀谷镇水门庙,庙中专门供奉“青蛙神”,这是远古时期稻作文明的真实写照;步入竹桥古村,村中至今仍留存108 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号称“明清农耕文化的活化石”……由此可见,金溪县自古以来就具有厚重的农作文化。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充分发挥其名、特、优、新、稀的优势,先后栽下芳樟、蜜梨、黄栀子、蜜桔、桑树‘五棵树’,带动了数万农户致富,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金溪县农业局党委书记余朝华如是说。

华夏香都,香飘华夏

金溪,在江西的版图上并不起眼,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在2012 年成功摘得“华夏香都”的美名。据该县经作局工会主席姜吉良介绍,目前全县已拥有香料香精企业36 家,开发了天然香料、合成香料、香精3 大系列,以及樟、无患子等11 个类别共计120 多个产品。“金溪香料不报价,全球香料定不了价。”说起这句话时,金溪人无不自豪。该县香料香精产业起源于上世纪90 年代,从无到有,由弱至强,开创了一段传奇发展历程。

无患子是金溪近年来重点种植的香料植物,是联合国指定的、唯一的环保洗涤用品原料。2 年内全县已建立种植基地2 万亩,带动农户超过1000 户,先后开发了无患子洗发乳、无患子淋浴乳、无患子洗面乳、无患子肥皂等产品,配套生产制作了系列精油产品,有效推动了全县香料香精产业健康发展。

走进全国唯一的香料产业园——金溪县香料产业园,阵阵浓香扑鼻而来,10 多家香料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呈现出一派气势如虹的景象。据了解,目前金溪县已有香料香精原料基地50 万亩,其中县内芳樟5 万亩、无患子2 万亩,县外基地43万亩。天然芳樟醇、天然樟脑粉等4个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拥有市场定价的话语权;松节油产品产量在全国居第三位;二氢月桂烯和二氢月桂烯醇填补了江西省空白,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如今,金溪香料已“产”出了两“香”。一“香”是选择了可再生的原料合成出芳樟、薄荷、檀香等多种香料,成功替代了砍树加工的历史,让香料香精产业香得更浓更久更生态;二“香”是金溪香料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吃香,多个产品已足以与各大国际名牌公司的香料相媲美,其中3 个新产品还拥有国际定价权。正因为有了这两“香”,华夏香都的明天将会“香”上加“香”。

蜜梨蜜桔,甜甜蜜蜜

只要对金溪稍有了解,就肯定知道金溪果业有两“蜜”,即蜜梨和蜜桔。尽管蜜桔成熟尚待10 月中下旬,但金溪蜜梨丰收正当时。梨园里,只见梨农们摘得不亦乐乎;公路旁,但闻家人们正吆喝着卖梨,远远望去,路似丝带,就地搭起的果摊则有如丝带上串联的珍珠,闪眼夺目。据县志记载,金溪蜜梨早在明朝成化年间就有零星种植。上世纪80 年代,该县从杭州等地引进多个蜜梨新优品种,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翠冠、黄花等适合当地种植的蜜梨品种,因此也造就了金溪蜜梨“香、甜、脆、嫩”的独特风味。目前,金溪蜜梨栽种面积已达3 万亩,预计今年产蜜梨4 万吨,年产值达8000 余万元,蜜梨种植户人均收入超过1 万元。金溪蜜桔是经十余年栽培实践选育出来的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水果,是该县近几年新兴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金溪蜜桔面积发展至2 万亩,2013 年产量2.6 万吨,产值5200 万元,已成为全县农业优势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富民产业。

“我家蜜梨除小部分就地摆摊售卖外,绝大部分还是交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所以种多少都不愁卖。”合市镇凤凰山村寨上村小组一位梨农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近年来,该县成立多个蜜梨、蜜桔合作社,鼓励两“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带领果农共同抵御风险,抱团闯市场。同时,为提升两“蜜”品质,金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詹亮明介绍说该县还先后引进了蜜梨名特优新品种16 个,大力推广了套袋技术;蜜桔则通过高接换种措施,逐步做到品种的优胜劣汰。

发展永无止境。2009 年金溪蜜梨在第二届中国(衢州)农博会上荣获华东十大精品水果称号,且注册了“锦绣塔”牌商标;2011 年“金溪蜜梨”荣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如今该县两“蜜”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果袋、网套、纸箱等相关配套产业也已遍布城乡,两“蜜”产业俨然成为全县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回程路上,记者摘得一个蜜梨解解馋,那味道的确甜如蜜,却更胜蜜。

金灿黄栀,历久弥新

金溪黄栀子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依靠野生资源作为大宗药材采收的记载。上世纪80 年代,合市镇田南村农民将野生栀子进行集中移栽,促使栽种范围也由一村扩大到一镇,进而扩大到周边几个乡镇。该县经作局副局长丁春根向记者介绍,2001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落实扶持政策,推广示范典型,先后引进光海、兴达、恒信3 家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黄栀子产业。在惠农政策和市场价格双重因素激励下,全县11 个乡镇120 个村栽种黄栀子面积达5 万多亩,带动农户3000 余户,户均增收超5000 元,真正让金灿灿的黄栀子长成了金晃晃的“摇钱树”。

“七月栀子头上戴”。在金溪平缓连绵的丘陵山坡上,浓绿如染的黄栀子树连绵起伏、漫无边际,尽管花期已过一月有余,但黄绿色的嫩果却别有另一番清香。据了解,黄栀子干果性寒、味苦,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之功效。用其干果提取的天然色素无毒副作用,色价高,性能稳定,是最理想的天然着色剂。此外,栀子花含有乙酸苄酯、乙酸芳樟脂等成份,提炼出来是生产香水、化妆品最好的主香剂,也可作为食品、酿造工业的香精,可以说黄栀子浑身都是宝。目前,黄栀子干果主要销往全国各大药厂和药材市场,还有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全年销量达4000 余吨。

如今,金溪黄栀子已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产品,且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干果质量标准也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为进一步壮大黄栀子这一农业支柱产业,该县还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其规模种植,并计划从2015 年起至2018 年止,规划再新增4 万亩,达9 万亩。相信有了这样美好的宏图,金溪黄栀子必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回望数年前,金溪为发展精品农业,先后栽下芳樟、蜜梨、黄栀子、蜜桔、桑树“五棵树”15.6 万亩。如今,“五棵树”种植总面积达27.4万亩,带动1.7 万农户增收致富,绽开了香气袭人的“五树金花”。未来,随着一条土地集约开发与精品农业快速发展双赢的新路子越走越宽,“五树金花”必能结出又香又甜的“五树金果”。

猜你喜欢

金溪县金溪患子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无患子和川滇无患子嫩枝扦插比较研究
清官戴金溪
无患子:神巫和道士的驱邪法器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无患子实生苗苗期生长动态研究
无患子皂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数字影像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考证
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研究
嘉陵江金溪航电枢纽大坝钢筋计监测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