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4-12-14谢俊丽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噻嗪利尿剂心血管

谢俊丽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舞钢 462500

利尿剂(Diuretics)概括来说是一种降压药,可通过促进以钠离子为主的内电解质和水分排出,减少循环血容量,降低血压,降压较为温和且作用较为持久,是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但目前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长期较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可引起血尿酸增高,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良的预后[1-2]。为进一步探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应用利尿剂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480例患者均为该院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按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其中男性189例,女性291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6.4±6.8)岁。480例患者中高血压病271例,急性左心衰竭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23例,其中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者92例,合并有肺水肿者41例。

1.2 方法

对4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2 结果

2.1 用药种类、剂量

480例患者应用的利尿剂种类有噻嗪类(Thiazide)利尿剂、袢利尿剂(Loop Diuretics)、保钾利尿剂(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有部分患者为两种利尿剂联用,其中噻嗪类利尿剂287例,主要为速尿(Furosemide);袢利尿剂214例,有氯噻嗪(Chlorothiazide)和氯噻酮(Chlorthalidone);保钾利尿剂64例,主要为安替舒通(Antisterone);噻嗪类利尿剂使用剂量10~100mg/d 不等,平均用药剂量21.8 mg/d;袢利尿剂使用剂量100~2 000 mg/d 不等,其中口服剂量平均250.7 mg/d;静脉注射剂量平均864.2 mg/d;保钾利尿剂50~150 mg/d,平均剂量102.6 mg/d。

2.2 患者不良反应

480例患者中有9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9.58%,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紊乱、血尿酸升高和痛风、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下降和糖、血脂代谢紊乱,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利尿剂简单来说即是可增加尿液量的药物,在医学上,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脏衰竭、肝硬化、高血压及一些肾脏疾病,可增加排放尿液中钠及水的比例来减轻症状,是一类传统降压药物,问世于20世纪40年代末,但由于当时的汞利尿剂有毒性且必须肌肉注射,难以推广应用,到50年代,随着氯噻嗪的出现,以氢氯噻嗪为主的氯噻嗪类利尿剂一直被用于抗高血压,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美部分高血压处理原则委员后建议利尿剂为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的首选药物,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指南中仍推荐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病人应以利尿剂及β 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药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及钙通道阻滞剂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ACEI)等新型降压药的问世,利尿剂由于其可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能否继续作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据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袢利尿剂易发生低钾和低钠血症,引起倦怠、嗜睡、心律失常、抽搐等[3],根据该院本次的结果,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14.79%,较同类研究低[4],考虑为用药的剂量较小,但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5.53%,临床为避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补钾,也有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或ACEI 联合使用时不需额外补钾,但由于患者存在着个体差异,治疗中仍应注意复查血钾,同时应注意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或高血压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者一般不提倡使用保钾利尿剂[5]。

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还可引起血尿酸升高、痛风,此类的不良反应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有研究发现ACEI 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将ACEI 与利尿剂联用可降低血尿酸、肌酐,同时有保钾作用,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组合用药方式,为预防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定期测量患者血尿酸水平,必要时可加用别嘌呤醇等降尿酸药物[6]。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袢利尿剂的情况下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降低,为避免首剂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在心力衰竭患者加用ACEI时,利尿剂应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可停用1~2 d 后再加用ACEI。

在大剂量应用利尿剂时,极易出现糖、脂质代谢紊乱,但小剂量应用时此种不良反应已较少发生,对于发生糖代谢紊乱但不能降低剂量的患者,可嘱咐适当地增加活动量,控制体重,脂质代谢紊乱者必要时可采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据报道,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还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或性欲下降、氮质血症、神经性耳聋、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等其他不良反应[7-8],还可发生利尿剂抵抗等问题[9],该院在该次研究中未发现该几类不良反应,而据目前有关研究显示,某些ACEI 可改善勃起功能障碍[10]。

综上所述,利尿剂在当前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的剂量,尽可能地避免大剂量、长疗程用药,可采用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来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沈德莉,谢荣康.对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再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11):669-670.

[2]李建辉,郝国贞.襻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22):3466-3467.

[3]黄浙勇,钱菊英,葛均波,等.心力衰竭治疗中袢利尿剂的合理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6):897-898.

[4]刘东岳,王尚中,操斌全,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电解质紊乱72例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71-73.

[5]赵民生,曹秀虹.利尿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53-354.

[6]金智敏,赵晓薇,沈国英,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利尿剂的使用及其对血钾和尿酸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7):593-596.

[7]Grimn RH Jr,Grandits GA,Prinease RJ,et al.Long term effects on sexual funcation of fiv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nutrition hygienic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study[J].Hypertension,1997,29(1):8.

[8]谢瑞芹,崔炜.利尿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合理使用[J].临床荟萃,2008,23(10):698-700.

[9]甄宇治,邓彦东,刘坤申,等.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90-1292.

[10]胡大,陈红.心虚管疾病与勃起功能障碍[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8):570.

猜你喜欢

噻嗪利尿剂心血管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