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从“数控一代”到“制造2025”

2014-12-14孙杰贤

中国信息化 2014年20期
关键词:服务型泉州制造业

本刊记者|孙杰贤

无论是泉州还是其他地区,如果想仅仅依靠技术创新来摆脱经济困境,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

自从德国今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抛出“工业4.0”国家战略规划后,世界范围内便拉开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大幕。 “工业4.0”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工业蓝图:在物联网和互联网所营造的智能世界里,企业与外界(供应商,渠道商,用户)的界限将会消失,产业链因此将重新分工,而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将发生改变,新的业务领域和合作形式会不断涌现。

中国版工业4.0

在我国,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以及粗放式经营难以为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工业4.0”便是目标和方向——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制造业的再发展,甚至超越,从而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

今年7月底,工信部在天津召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会议主题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根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杨拴昌介绍,《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是国家层面对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所制订的“战略行动计划”,将围绕制造业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等核心诉求,通过采取“八大行动”,以全面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八大行动”具体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结构优化,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服务型制造业等,而主线便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不难发现,“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战略虽然概念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其本质也是相通的,那就是通过以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技术和应用来打造智慧工厂,创新企业的运营模式,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还有一个引起业界高度关注的事情,就是福建省泉州市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并制定了《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的初步框架,其中包括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三个专项行动计划。根据泉州市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泉州制造2025”的具体目标是,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推动泉州制造“四大转变”,即“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缘何是泉州

泉州是福建省最大的经济体,也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城市,2013年GDP为5218亿元,名列福建省第1位,全国第24位。泉州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其著名的晋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东莞模式一起,共同构成我国改革开放中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作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之一,泉州的运动鞋、男装、伞业、食品等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居重要地位。

但是,泉州的制造业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效率利用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泉州面临的这些问题放至全国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但是,泉州能够被选作“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还有一个机缘巧合,那就是泉州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上的领先。

“十二五”期间,国家组织开展了“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在纺织机械、建材机械、印刷包装机械及其他行业机械全面推广应用数控技术,大力促进机械工程的科技进步。福建省政府要求各地抓住机遇,积极组织实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泉州市以此为契机,把“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作为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和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努力加入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行列,争取2到3年内取得成效。并根据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了泉州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泉州希望通过数控技术攻关、产品创新、示范应用和服务平台建设等,扩大行业的参与面和技术成果的应用面,在泉州形成新一代制造装备水平和能力,通过制造业的创新转型带动泉州经济的转型升级。

泉州“数控一代”工程的具体目标是:在数控化装备开发方面,研发10个纺织机械新品种、6个建材机械新品种、4个工程机械行业新品种,机床产业中龙门加工中心涵盖所有国家目录产品,高端数控装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在数控系统推广应用方面,不断推动客户使用国产化系统,其中纺织鞋服产业使用国产数控和伺服系统1000多套,数控机床产业使用100多套,建材行业使用200多套。

目前,泉州“数控一代”首批签约的百个创新项目已经启动,并不断向着主攻纺织鞋服机器机械、数控机床及机器人、建材机械及建材等三个重点产业、打造“数控一代”百个示范项目和百家示范企业的目标迈进。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泉州最终被推选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包括三项计划——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将泉州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聚集发展之城和制造业创新发展典范,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支点,我国沿海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合作窗口。工业总产值超过2.5万亿元,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推进泉州全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转变。“泉州制造2025”将分为两个阶段,在2020年之前,以推行“三个专项行动”为主攻方向,开展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首次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进而,再经过5年奋斗,到2025年,全面实现“泉州制造2025”制定的宏伟目标。

当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并非泉州制造业发展的全面规划,而是聚焦于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学家吴东华也指出,技术创新仅仅是企业所有创新中的一个环节,无论是泉州还是其他地区,如果想仅仅依靠技术创新来摆脱经济困境,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

猜你喜欢

服务型泉州制造业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