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外国留学生汉语修辞学习状况调查

2014-12-13李艳金国兴

关键词:修辞使用认知

李艳+金国兴

【摘要】作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云南省外国留学生具有数量多、国别多、学习形式多样等特点。通过从口语和书面语两个层面对留学生的汉语积极修辞认知和运用状况的调查,检验在滇留学生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总结对外汉语教学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留学生  修辞  认知  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20-02

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云南高等教育“走出去”步伐加快,省内各高校在加大与周边国家教育合作力度、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增强云南教育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取得新的进展。全省68所高校都不同程度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教育交流合作,与50多个国家、地区和教育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并建立了11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8所孔子学院(课堂)和56个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2011年以来,在滇留学生人数每年均突破20000人,2014年则有望超过3万人。云南在与东盟、南亚国家在教育合作交流方面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留学生的青睐,每年在滇学习的长短期留学生中,约有60%来自周边国家。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和使用水平也日益引起学界关注。针对对外汉语修辞教学迫切需要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现实,我们以部分云南高校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汉语修辞认知与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问题必须在修辞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如辞格误用是修辞问题也是文化问题,礼貌用语失当是修辞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汉语修辞不仅是汉语运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汉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语言类型学研究表明,人类语言同大于异,异的部分也往往是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造成语言表现的参数不同。

杨德峰(2001)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论证了留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对修辞知识(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需要。翟宜疆(2005)认为,与初中级听说教学相比,高级听说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更侧重于话语的修辞分析,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话语中词语和句型等表层内容的理解上和对语言知识的简单模拟应用上,而是要进一步深入话语结构内部,分析理解话语隐含在内的意义甚至是言外之意,要依据不同的语境构建话语以求表达的准确和得体。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现代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肖莉(2004)指出,汉语水平高等考试中单列了作文一项。可是很多考生此项成绩偏低,特别是语言不得体现象多有发生。这与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忽略语体观不无关系。她认为必要的修辞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写作修辞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词法、句法、篇章建构的修辞原则,特别是语体知识,这是提高他们习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于宏梅(2004)分析了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语、句式、辞格、篇章方面的修辞偏误,指出了进行针对性的修辞教学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探讨了相关的内容和策略。因为修辞就是在此时、此地、面对此人、此交际目的,说话人运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以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听力理解就是听话人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交际目的等各要素进行信息的解码。这里当然要掌握汉族人的各种表达方式,包括各种修辞的手段。董明、桂弘(2006)以《读写课本》、《桥梁》、《博雅汉语》等权威教材的语句为例,说明词语理解、语义信息、语法信息和语段学习的理解都离不开修辞知识。吴笛(2006)在分析了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现状以后,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方面论述了修辞教学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陈光磊(2006)指出要用新的理念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与语用,并提出听说读技能训练、语用本体结构要素教学、功能文化项目教学、与语用修辞教学相结合,加强语言、文化特点对比,分阶段、分层次修辞教学等五点建议。

二、云南省外国留学生修辞认知状况调查

在云南各高校学习的留学生,主要来自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是攻读中国大学的学位,毕业后凭借自身的语言优势和中国文凭回国就业,有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受母语的影响,这些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在汉语语音、汉字、语法方面的学习没有太多障碍,一般在一至二年的语言学习后就可以进入大学本科的专业学习。尽管东南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一至二年后就可以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流,甚至能够与中国学生坐在同一个课堂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是就汉语修辞学习而言,他们的确面临一些来自语言本身和文化差异的问题。

而云南各高校中的欧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是个人兴趣爱好,没有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受母语的影响,来自欧美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的声调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汉字学习对他们也是一个难点,但语法方面的学习没有太多的障碍。就汉语修辞学习而言,排除汉字导致的障碍之外,他们只面临一些来自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总体而言,不论留学生来自哪个国家,有着怎样不同的文化背景,修辞学习在某种程度都反映出了他们的汉语学习程度和使用水平。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如前文所述,在目前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几乎不出现修辞,授课教师基本都忽略修辞这个概念;中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零星出现修辞,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教师也不做详细解释;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出现很多修辞例句,教师会做一定的讲解。基于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现状,我们在云南省的几所高校中,主要针对东南亚留学生开展了修辞学习问卷调查,以了解留学生对于修辞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效果。

我们对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学习汉语时间1至5年的60名留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对比喻、借代、比拟、移就四种修辞手法的认知程度。收回有效问卷57份。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如下:endprint

(二)调查内容分析。调查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你的母语中有类似下面的表达方式吗?请回答有(请举例)、没有或者不知道。此部分由比喻(5个句子)、借代(5个句子)、比拟(5个句子)和移就(5个句子)组成。例句在字词和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第二部分,请分析下列高级汉语教学课本中的修辞例句。此部分由8个句子组成,要求填写问卷写出例句的句子意思,并指出其修辞手法。

调查总体印象如下:1.几乎所有学生都不知道移就这种修辞手法。但是个别学生在阅读示例之后能够从新的例句中判断出移就的修辞手法。(50份调查中有4份正确答案;获得正确答案的调查对象学习汉语时间都超过4年)2.学习汉语时间不到两年的东南亚留学生能够读懂问卷调查中的例句,但很难区分比喻、比拟、借代的区别。3.学习汉语时间1年的欧美留学生很难读懂问卷调查中的例句,需要英语翻译。4.对于移就这种修辞手法,欧美留学生的理解大大好于东南亚留学生。5.对修辞手法中涉及的文化因素,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更容易理解,而来自欧美的留学生则难以理解这些修辞中所引用的动物或植物的寓意。

问卷调查的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在你的母语中有类似下面(20个例句)的表达方式吗?

第二部分  请分析下列高级汉语教学课本中的修辞例句。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留学生访谈以及教学、生活中与留学生的日常交往,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修辞学习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如下:1.受汉语词汇量的影响,不能完全读懂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问卷调查中第一部分很多例句的答案是“不知道”,第二部分的例句释义很多是空白或者理解错误。2.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读懂语句,但是不明白语句的意思。例如:我的心就像翻倒了五味瓶。理解为:心碎。但是汉语中的认识是:人生充满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所以正确理解应该是:心情复杂。3.不能感受、领略到汉语修辞的精练、传神。例如问卷调查第二部分中的移就修辞手法例句就几乎没有被识别出来,没有领略到把人“懒洋洋”的感觉移就到没有生命的“筷子”身上所带来的传神。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修辞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1.对不同修辞格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容易混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几大修辞手法。例如:“李娜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中借代的修辞手法被误认为是比喻。2.容易理解带有动物或植物寓意的修辞手法。

从问卷调查来看,东南亚留学生在修辞学习中的共同趋势是:学习汉语时间越长,对修辞格的认识、理解、把握越好,汉语表达水平越高;在修辞学习中女生的领悟力和表达能力略高于男生。从国别来看,在学习汉语时间相同的基础上横向比较,对修辞学习领悟力最好的是缅甸学生,泰国、老挝学生次之,越南学生最差(问卷调查中错误最多、空白最多)。

欧美留学生在修辞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1.不认识汉字、汉语词汇量有限,无法读懂汉语语句,需要借助外力(别人的翻译、解释)才能完成问卷调查。2.文化背景不同,不能理解修辞格中喻体的应用。例如:“胆小如鼠”,在英语国家文化中,老鼠是聪明的象征,和胆小无关。3.对于移就这种修辞格,容易理解,判断准确,也会使用,但是不知道其名称。4.对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不是很清楚。

调查结论:留学生修辞学习受到其母语和本土文化、学习汉语时间长短、性别的影响,学习汉语时间越长,理解和应用修辞的能力越高,汉语水平也就越高,反之,修辞学习可以促进和深化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帮助其大幅度地提高汉语运用水平。

三、留学生书面语常用修辞方法调查分析

(一)调查内容与统计数据

根据对《云南美丽了我的梦——留学生眼中的云南》前一百页的文章进行整理,统计出文中出现的常见修辞方法七种,其中:

1.比喻32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进行解说,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比拟24次。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3.借代13次。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的修辞手法。

4.移就11次。把修饰形容甲事物的词语拿来修饰形容乙事物,也称“形容词转用”,形象生动,传递强烈的情感信息。

5.夸张9次。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6.排比7次。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强化表达效果。

7.对偶2次。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8.设问1次。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时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留学生在写作中表现的修辞能力要强于在汉语口语表达中修辞用法的使用水平。这跟书面语言的间接性表达特点有关。

2.在众多修辞表达方式中,留学生使用比喻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比拟、借代、移就等普遍存在的修辞方式。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我们以移就为例对认知性辞格所作的相关研究。人类思维是有共通性的,这种共通性表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以及在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修辞方式。

3.留学生对汉语中独有的修辞方式几乎不会使用,在本书前100页内容中没有发现汉语独特的对偶、回环等修辞表达方式。一方面,学生受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影响,接受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比较困难,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修辞教学存在一定的忽视。endprint

四、结语

(一)就语言本体表达方式来说,各个民族在基本认知方式上有共通性,但是观察世界的视角有所区别,比如汉语形容人的眼睛亮,通常说“眼睛像两颗黑葡萄”,而越南留学生倾向于说“像玻璃球”,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则比喻成“blue sky (蓝色的天空)”、“deep sea (深海)”等等。

(二)就理解能力而言,说英语的留学生对修辞现象的理解能力要远远高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我们选取的样本中,受学生实际情况所限,无法找到汉语水平完全相当的留学生,几位说英语的留学生的留学时间普遍短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水平也有较大差距,但在实际调查中,他们对修辞方法的理解水平却恰恰相反。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本体表达方式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体差异等都可能造成其汉语理解水平的差异。

(三)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修辞教学重视不够,往往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信息及举一反三的汉语思维训练,学生在看到没有接触过的例句或表达方式比较灵活的例句时,适应和接受能力较差。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要全面培养留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都离不开以必要的汉语知识为前导。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认识修辞教学的意义,把修辞教学的趣味性和实际生活的生动性融为一体,构建修辞教学的“金字塔”,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相结合,采取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形式,促进留学生汉语语言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德峰.试论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修辞学习,2001(6),28.

[2]翟宜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汉语教学[J].2011,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肖莉.修辞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修辞学习,2004,(5),74.

[4]于宏梅.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133.

[5]董明、桂弘.谈对外汉语修辞的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6]吴笛.对外汉语中的修辞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2006,(3),41-43.

[7]陈光磊.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J].修辞学习,2006,(2),6-10.

[8]《云南美丽了我的梦——留学生眼中的云南》[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endprint

四、结语

(一)就语言本体表达方式来说,各个民族在基本认知方式上有共通性,但是观察世界的视角有所区别,比如汉语形容人的眼睛亮,通常说“眼睛像两颗黑葡萄”,而越南留学生倾向于说“像玻璃球”,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则比喻成“blue sky (蓝色的天空)”、“deep sea (深海)”等等。

(二)就理解能力而言,说英语的留学生对修辞现象的理解能力要远远高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我们选取的样本中,受学生实际情况所限,无法找到汉语水平完全相当的留学生,几位说英语的留学生的留学时间普遍短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水平也有较大差距,但在实际调查中,他们对修辞方法的理解水平却恰恰相反。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本体表达方式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体差异等都可能造成其汉语理解水平的差异。

(三)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修辞教学重视不够,往往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信息及举一反三的汉语思维训练,学生在看到没有接触过的例句或表达方式比较灵活的例句时,适应和接受能力较差。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要全面培养留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都离不开以必要的汉语知识为前导。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认识修辞教学的意义,把修辞教学的趣味性和实际生活的生动性融为一体,构建修辞教学的“金字塔”,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相结合,采取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形式,促进留学生汉语语言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德峰.试论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修辞学习,2001(6),28.

[2]翟宜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汉语教学[J].2011,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肖莉.修辞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修辞学习,2004,(5),74.

[4]于宏梅.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133.

[5]董明、桂弘.谈对外汉语修辞的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6]吴笛.对外汉语中的修辞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2006,(3),41-43.

[7]陈光磊.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J].修辞学习,2006,(2),6-10.

[8]《云南美丽了我的梦——留学生眼中的云南》[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endprint

四、结语

(一)就语言本体表达方式来说,各个民族在基本认知方式上有共通性,但是观察世界的视角有所区别,比如汉语形容人的眼睛亮,通常说“眼睛像两颗黑葡萄”,而越南留学生倾向于说“像玻璃球”,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则比喻成“blue sky (蓝色的天空)”、“deep sea (深海)”等等。

(二)就理解能力而言,说英语的留学生对修辞现象的理解能力要远远高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我们选取的样本中,受学生实际情况所限,无法找到汉语水平完全相当的留学生,几位说英语的留学生的留学时间普遍短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水平也有较大差距,但在实际调查中,他们对修辞方法的理解水平却恰恰相反。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本体表达方式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体差异等都可能造成其汉语理解水平的差异。

(三)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修辞教学重视不够,往往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信息及举一反三的汉语思维训练,学生在看到没有接触过的例句或表达方式比较灵活的例句时,适应和接受能力较差。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要全面培养留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都离不开以必要的汉语知识为前导。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认识修辞教学的意义,把修辞教学的趣味性和实际生活的生动性融为一体,构建修辞教学的“金字塔”,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相结合,采取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形式,促进留学生汉语语言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德峰.试论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修辞学习,2001(6),28.

[2]翟宜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汉语教学[J].2011,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肖莉.修辞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修辞学习,2004,(5),74.

[4]于宏梅.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133.

[5]董明、桂弘.谈对外汉语修辞的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6]吴笛.对外汉语中的修辞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2006,(3),41-43.

[7]陈光磊.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J].修辞学习,2006,(2),6-10.

[8]《云南美丽了我的梦——留学生眼中的云南》[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辞使用认知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水浒英雄绰号的修辞艺术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