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1”:亚太自贸区突破口

2014-12-13匡贤明何冬妮

中国经济报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区域经济

匡贤明 何冬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演讲中提出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这是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课题。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推进亚太自贸区的关键在于加快沿边开放,尤其是以类欧盟为导向打造中国-东盟(10+1)自贸区升级版。这应成为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

亚太自贸区背景下打造10+1升级版的战略考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打造亚太自贸区的背景下,推进沿边开放,包括向北对俄开放、向西对中亚开放、向西南对东南亚和南亚开放,成为中国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落实“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突破口。这与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点讨论的三大议题直接相关联。从现实情况看,对俄、对中亚沿边开放有实质性突破,而在对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上,还有巨大空间。在10+1自贸区业已取得的良好基础上,尽快取得10+1升级版的重大突破,战略位置全面凸显。

1.尽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经过35年的开放,中国初步建立了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但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促进转型的任务仍然艰巨,服务业准入、外商投资审批、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对外开放仍然面临重大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10+1升级版,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对周边国家采取更多的开放举措,将形成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加快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步伐。

例如,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强,中国沿海地区靠土地换投资、靠资源换市场、靠政策换外资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内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总体滞后,不同地区间的对外开放不平衡、不协调、难以互补等问题突出。打造10+1升级版,着力推动中国沿边地区与越南、缅甸、老挝沿边贸易的传统优势转型升级,把广阔的东南亚市场与中国长江经济带有机联结在一起,对构建沿海、内陆、沿边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2.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头戏。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由启动到现在已12年,谈判过程艰难曲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转向设立各种形式的区域、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谋求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培育经济全球化新红利。据世贸组织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7月底,全球向WTO通报的区域性贸易协定达575个,已生效379个,是2000年的6倍。一些超大规模的区域贸易协定,如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欧日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中欧自贸区都在酝酿当中,这些贸易协定中任何一个一旦成立,都会对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个背景下,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避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被边缘化,迫切需要以10+1升级版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亚洲区域内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建设。

3.把握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机遇。作为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潜力巨大、贸易增长最快的区域,亚洲已然是各方争夺的重要市场。亚洲共有48个国家,人口3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仅以10+1自贸区为例,这已成为亚洲大市场中最具市场潜力的板块之一。2002~2012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从548亿美元上升到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3.6%;相互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3.4倍。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服务贸易、贸易本币结算以及货币互换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进展。基于中国-东盟的人口总规模、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相比,10+1自贸区仍然有巨大潜力,升级空间巨大。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快、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背景下,更好开发利用10+1自贸区的自由贸易潜力具有现实迫切性。

4.保障能源安全与通道安全。中国沿边国家大都资源能源丰富。例如,东盟诸国是中国近邻,其中缅甸、越南、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处在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亚直至欧洲的交通枢纽位置。缅甸拥有中国通往印度洋的要道和港口,加上已经建成的中缅原油管道和即将建成的中缅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保障通道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依托。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采取“政府战略、企业实施、社团支持”的方式,加快在中国周边三国布局,力图抢占战略通道的制高点。2012年,日本与缅甸签署在深水港迪拉瓦(Thilawa)共建经济特区的协议,还计划投资开发孟加拉湾皎漂港(Kyaukpyu)、毛淡棉港(Moulmein)和土瓦港(Tuwa)等重要港口;印度计划投资1.3亿美元对缅甸第二大港实兑港(Sittwe)进行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开工。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的周边战略部署的核心内容之一,以打造“10+1”升级版为抓手,尽快打通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的国际大通道,实现高水平的互联互通的迫切性快速上升。

以类欧盟为导向打造10+1升级版

从中国现实需求和面临的周边环境出发,服务于亚太自贸区建设进程,可以考虑以“类欧盟”为远景和基本方向,以10+1为重点,加快沿边开放的先行突破。争取3年左右明显突破,5年左右形成10+1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

1. 以“类欧盟”为远景。借鉴欧盟模式,不断增强各方战略互信,消除相互开放的狐疑和猜忌,在各国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周边国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区内无障碍流通以及基础设施区内无障碍互联互通和政策规划区内无障碍协调沟通的进程,尽快形成较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这不仅将显著降低区内交易成本、使打造沿边开放升级版成为区内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而且有利于整个亚洲地区的和谐稳定。

2.形成区域共同市场。比如,在10+1自由贸易区现有框架基础上,形成区内货物、服务、资本、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不断提升、完善双方自由贸易安排,降低敏感产品和服务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缩短敏感行业准入过渡期;尽快启动更高版本的中国-东盟投资协定谈判,进一步降低或取消相互投资的准入门槛,实现商品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3.深化金融合作。在各国拥有主权货币的前提下,尽快使人民币成为区内贸易投资主要结算货币,争取成为周边国家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深化货币合作,探索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直接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扩大区域货币储备库规模,尽快将与IMF脱钩的比例提高到40%~50%;加强货币当局战略合作,打造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亚洲信用体系和亚洲投融资合作体系。

4.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在全球经济大变局下,中国应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宏观政策协调,强化经济韧性、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在10+1方面,率先整合现有政策对话机制,成立10+1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事会,协调区内各成员国的财政、货币、汇率与贸易等政策;借鉴欧盟起步阶段煤钢同盟的做法,争取以部分产业政策的统一行动为突破口,提高财政、货币、产业、贸易、投资政策的协调程度;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制度化,加强政策协调的约束性,逐步建立起共同应对全球和区域性危机的政策协调体系。

5.在全球性和区域性事务上集体发声。加强周边国家重大事务协调力度,共同争取在WB、IMF、WTO等国际组织内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在全球经济治理上集体发声,表达区域共同关注;共同推进APEC、亚洲开发银行等区域性组织的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沿边开放,为10+1 升级版创造重要条件

以“类欧盟”为远景加快10+1自贸区,推进沿边开放升级版,作为亚太自贸区率先突破的领域,需要在未来2-3年内有重大突破。以此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使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由周边地区向亚太地区扩展。

1.全面提速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互联互通。畅通无阻的国际大通道是打造沿边开放升级版的硬件基础。近期以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一系列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当一部分项目是与沿边开放互联互通直接相关。尤其是在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丝路基金成立后,需要全面提速国际大通道建设进程。以中国-东盟为例。至少以下几个重点任务需要加快推进:尽快列出项目清单,明确大通道建设的优先顺序。第一,提速西线建设。第二,加快中线建设。第三,推进东线建设。

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重大项目的协调机制建设。

2.尽快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新格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支撑条件。从打造沿边开放升级版的现实需求看,应当争取未来1~2年全面推进,2020年初步形成中国与沿边国家基础设施全面互联互通新格局。

(1)明确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清单。尽快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通、油气管道、电网、信息网等关键基础设施“无缝衔接”的项目清单;提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检验检疫、海关、技术标准等通关便利化的项目清单。

(2)构建互联互通的金融支撑体系。加快探索中国与周边国家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组建基础设施融资平台的路径:积极发挥丝路基金作用,放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效应;以多种形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10+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3)加快通关便利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大通道、大通关。加快建设与周边国家的“一体化”口岸管理机制,借鉴欧盟“单一窗口”经验,探索并推广区外货物进入区内后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的“大通关”模式。如果从昆明到新加坡能够实现一体化通关,其释放的红利不可估量。

3.鼓励沿边省份先行先试。沿边地区地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前沿,在打造沿边开放升级版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大力支持云南、广西、新疆,充分利用地缘、亲缘、血缘等优势,积极担当打造沿边开放升级版的排头兵重任:

(1)加快设立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比如,鼓励云南的瑞丽、孟定、猴桥以及广西的东兴、凭祥等地,整合沿边开放资源,设立具有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国际物流功能的“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

(2)大力发展沿边出口加工区。在这方面,应当鼓励云南磨憨等地,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承接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转移,建设跨境产业合作基地,形成以出口加工为主,以国际贸易、储运服务、国际旅游为辅,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具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的出口加工区。

(3)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创新发展。例如,在中越河口-老街以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率先探索“一区两国、自由贸易”,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运营模式、管理体制机制与多层次跨境协调机制。

4.主动推进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开放。这方面还有巨大空间。比如,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远远低于东盟-韩国自贸区、东盟-澳新自贸区。建议我方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主动降低准入门槛,积极推进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开放。

(1)以教育、医疗健康、金融和文化娱乐为重点推进开放。将相关审批权下放地方,逐步扩大面向东盟国家开放教育市场的试点,允许和支持周边国家知名大学、职业教育机构以控股、独资等方式在中国设立分校;允许周边国家在中国独资举办医疗机构,加快中国与周边国家医疗保险支付系统的对接;加快金融市场的有序开放,进一步降低周边国家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条件;推进文化体育娱乐服务市场开放,允许并鼓励周边国家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中国文化体育娱乐服务市场。

(2)尽快启动更高版本的投资协定谈判。比如,进一步降低双方服务业投资准入的各类门槛,在更多领域取消投资准入门槛;尽快把CEPA框架下对香港的开放承诺引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尽快将外资管理从当前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转变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5.加快打造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有效应对TPP与TTIP等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规则的形成,客观上需要中国主动加快打造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为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积累新经验。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已完成实质性谈判,其他自贸区谈判也需要加快推进。需要按照市场决定原则,考虑东盟不同国家发展阶段和开放重点的差异,加快推进与沿边国家一对一的FTA谈判,探索更高标准的开放规则。

(作者单位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区域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周边国家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周边国家媒体研究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