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新,求美”
2014-12-13李娅红
李娅红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作为组织课堂和从事教学的手段,对学生语言理解和输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话语的真实准确性、提问的丰富创新性和反馈的得体优雅性三个方面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师话语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79-01
1.教师话语概述
话语这一概念自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 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以后,话语分析这个术语就逐渐为人们所熟悉。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究其原因是由于在教学环境中,英语既有组织教学的作用也有作为目的语输入的示范作用。并且对于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是第二语言,教师话语成为语言可理解输入的主要来源。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心理和生理年龄较小,英语输入的媒介可选范围较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影响重大,因此对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常见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的Amy Tsui (1995)把教师话语分为三部分:(1)教师对课文、语法等的教授;(2)教师对学生的提问;(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馈[1]。本文作者通过实际课堂的常态课的录音研究,各类公开课的视频分析,将录音和视频材料转写成书面文字,从教师教学话语,提问和反馈这三个方面探讨分析小学课堂英语教师话语的常见问题。
2.1教师教学话语缺乏真实准确性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热身环节、新课导入和语言操练环节方面的语言真实性有待改善和提高。
2.2教师提问话语缺乏丰富创新性
Long&Sato(1983)将课堂上教师的提问问题划分的展示性同题(reverential question)和参考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 [2]。展示性问题指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参考性问题指没有确定答案,学生可充分发表个人看法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在提问话语方面,小学英语教师出于对学生的照顾,经常提问展示性问题,有些只需回答Yes或No,不能调动思维;问题反复重复;操练活动中,教师指令语不清;展示性问题大多在老师的预设范围内。
2.3教师反馈话语缺乏得体优雅性
教师的反馈语通常分为肯定的反馈语(positive feedback)和否定的反馈语(negative feedback)。Nunan(1991)等人研究表明,前者比后者更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机 [3]。通过观察,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习惯于使用肯定的反馈用语比如“Good”, “Yes” “Excellent”等,但是反馈比较笼统,不够具体,且延伸性评价性内容较少。另外对于否定的反馈语反面,较常用的有“No”, 比较少出现“Try again”“Dont be nervous”之类的用语。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情感。
3.小学课堂英语教师话语策略使用
Walsh(2002)指出教师话语的使用是否得当会对学习者的输出和交际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4]。对于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课堂是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话语成了学生目的语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教师话语对学生目的语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同一教师和同一课题的课重建课题话语,考虑每一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和衔接问题,将教师的预设处理的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对比总结出以下改进策略。
3.1创设真实情境,追求真实准确
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体验、探究、理解和学习语言,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所以,外语教学非常强调创设情景。
3.2关注提问技巧,追求丰富创新,
提问的质量不在问题本身的难度而在于对学生的适应度。Amy Tsui(1995)指出:教师问什么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以及所生成的对话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5]。如果教师经常明知故问,这会使学生猜测老师想要什么答案而不是寻求正确答案。从交际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明知故问的提问缺乏“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使学生的对话缺乏真实性。因此,外语教师应当多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思考,创造,这样更有助于语言习得。
3.3注重反馈情感,追求得体优雅
教师话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教育性,培养言语技能要求进行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对外语教学来说,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应视为“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错误。有些错误比如口吃、重复、无意中错漏词等无需更正,是学生自己能改正的错误,不必多费时间一一指出。教师更多注重学生的回答内容而不是回答方式。可以用输出性反馈代替简单反馈,比如:Your answer is very special/different/…或者You did it very well.从而诱发更多学生参与,增加课堂互动。程老师指出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主要通过话语来实现。但不是说,只要教师和学生说话,课堂就实现了互动[6]。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反馈语言的得体优雅性,评价话语更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四、结语
总之,教师课堂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输入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教师话语真实可以满足学生真实交际需求;提问更加丰富创新有利于学生启动思维;反馈更加优雅得体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互动,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5]Amy,B.M Tsui. Classroom Interaction[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5.
[2]Long,M.H., & Sato, C.J.Classroom Foreigner Talk Discours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eachers Questions[A]. In Seliger,H.W., & Long,M.H. (ends). Classroom 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83,168-285.
[3]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M].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1.
[4]Walsh,Steve.Construction or obstruction: teacher talk and learner involvement in the EFL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J].2002,6,(1):3-23.
[6]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