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中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及未来发展对比研究*
2014-12-13丁培毅
丁 华,丁培毅,陈 乾,熊 莉
(1.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格里菲斯大学 商学院,昆士兰 黄金海岸 4215;3.格里菲斯大学 旅游孔子学院,昆士兰 黄金海岸 4215)
1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产业[1],相应地促使全球高等旅游教育快速发展[2-5],但是由于发展基础、市场需求、价值观念等差异,各国旅游教育特色不同[6]。在全球六大旅游市场中,东亚和太平洋市场是近些年来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典型代表。两国在近40 年的发展中,都经历了旅游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都处于旅游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阶段。伴随着旅游教育国际化,把两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和未来发展进行对比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 发展历程
2.1 发展起源
澳大利亚旅游专业的本科教育是在接待服务专业中孕育和诞生的,体现了高等教育主动以市场需要为引领的特质。1974 年墨尔本弗茨克雷工学院(现维多利亚大学)和昆士兰农业学院(现昆士兰大学)首先开设了服务接待专业,1978 年弗茨克雷工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旅游专业[7-8]。出现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宏观背景源于1970 年澳大利亚为促使国民经济由资源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进行的全国性经济结构调整,服务接待业受到重视;而微观背景源于大学课程改革以满足零售业的服务需要。
中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对旅游业的定位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1978年,中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战略,旅游产业被认为是赚取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为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1981 年,国家旅游局与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杭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长春大学、中山大学8 所院校联合开办旅游本科教育,这标志着旅游本科教育的起步。从这批开办院校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旅游专业本科教育主要在政府主导下高等院校直接介入,专业设置在有经济管理或外语专业背景的高等院校。
2.2 影响因素
两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共同的主导因素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但是澳大利亚主要是为满足国际旅游服务的需要,而中国最开始是满足入境旅游,后来主要为满足国内国际的共同需要。1946 年,澳大利亚国际游客不足1 万人次,1980 年90 万人次[8],2000 年500 万人次(悉尼奥运会后澳洲迅速成为国际旅游热点),2013 年国际游客610 万人次;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总收入占GDP 和GVA 的6%,提供了全澳8%的工作岗位,旅游乘数效应指数为1.9,高于矿业(1.4)和零售业(1.7),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9]。中国旅游业发展之初,入境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核心,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内旅游全面兴起,2012 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13 241 万人次,国内出游人数高达29.6 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2.59 万亿元,占GDP的4%。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教育快速发展以满足行业的需要。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另外一个主导因素是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受宗主国英国影响,大学教育在澳大利亚被作为一项营利产业,考虑到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开设成本较低等因素,各大学纷纷提供多样的旅游教育项目。而中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高校扩招,1999 年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高校扩招计划开始实施,旅游本科教育毫无例外地经历了高速扩张式发展。
2.3 发展阶段
从表1 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和中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都经历了孕育阶段、形成阶段、大规模发展阶段和提升完善阶段,但是中国的发展晚于澳大利亚约10 年左右。澳大利亚各大学旅游专业发展以国际教育市场和旅游市场需求为引导,在学位项目设置上有很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特色明显,1981 年首批本科教育专业名称为旅游经济学,表明政府注意到旅游业的经济属性;1998 年教育部将旅游学科归入管理学科,专业名称为旅游管理,体现政府力图培养旅游业中高层管理人才;2013 年,教育部把旅游管理升级为一级学科,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以及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反映出政府对旅游学科的重视并在细分方向上体现出旅游业的多元化。
3 专业与课程设置
3.1 专业设置
依据我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和澳大利亚教育网(www.australian-universities.com),查明澳大利亚共有42 所高等学校(39 所公立大学,3 所私立大学)。其中,31 所提供81 个旅游及相关专业学位项目。这些专业学位项目按照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分类合计总数大于学位项目总数,主要原因是约三分之一的学校在专业学位下设立了不同的方向,出现了重复计算):接待管理类(包括接待管理、酒店管理、度假区管理等)35 个;旅游管理类(包括国际旅游、旅游管理、旅游研究等)31 个;体育/休闲/娱乐/事件管理类(包括体育管理、休闲管理、娱乐与博彩管理、事件管理等)8 个;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与环境管理类(包括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旅游、环境旅游与管理等)10 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类1 个;其他类(文化旅游学位项目)1 个。尽管专业名称与旅游相关,然而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多种本科学位,绝大部分旅游专业隶属于其它学科学位之下。在81 个专业学位项目中,37 个专业被授予商学学位,27 个被授予旅游学位,4 个被授予应用科学学位,4 被授予艺术学学位,3 个被授予环境学学位,2 个被授予社会科学学位,2 个被授予科学学位,1 个被授予通讯学学位,1 个被授予科技学位。值得关注的是,其中66 个学位设置在商学背景(business,commerce,management and marketing)教学团队中。
表1 澳大利亚与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发展阶段对比
截止2011 年底,中国共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2 208 所,其中440 所本科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1998 年教育部学科专业重新划分时将旅游学科归到管理学科,专业名称为旅游管理,受此影响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名称一般都为旅游管理),在校生人数为59.98 万人。在这些本科院校中,地方所属院校比例最高,占79.21%;教育部直属院校占14.85%;中央部委直属高校3.96%;省部共建高校1.98%。在主要支撑学科方面,54%为管理学(工商管理);25%为地理学;10%为历史学;5%为经济学;1%为环境科学;1%为社会学;4%为其他[10]。专业细分方向主要以旅游业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等为主。学生毕业后主要被授予管理学学位,极少数被授予外语学学位、地理学学位、历史学学位。
通过对比研究,两国专业设置的学科背景、专业名称及重点截然不同。澳大利亚的专业设置主要以商学为学科背景,以服务接待和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并以市场需要为驱动开办体育管理、事件管理等新专业;中国的专业设置以管理学和地理学为学科背景,以统一的旅游管理专业名称为特色,以旅游业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等细分方向为主。
3.2 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教育教学内容受宗主国英国相关专业影响较大,课程设置以“伦敦旅游学会”(Tourism Society of London)提供的课程内容大纲(1981 年)为基础。对比研究31 所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性质可划分为大类学科核心课程、旅游基础课、旅游专业课和选修课四类。大类学科核心课程主要是旅游专业依托背景学科的核心课程,旅游基础课是旅游学科的公共基础课,旅游专业课是旅游专业细分(例如酒店管理、事件管理等)方向的必修课,选修课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可自主选择的课程。课程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三种:第一种为大类学科核心课程+旅游专业课+选修课模式,格里菲斯大学、迪肯大学和查尔斯斯图特大学是其典型代表;第二种为大类学科核心课程+旅游基础课+旅游专业课+选修课模式,昆士兰大学是其典型代表;第三种为旅游基础课+旅游专业课+选修课模式,南十字星大学、艾迪斯考文大学和弗林德斯大学是其典型代表。至于实习部分,约有三分之一的学校取消了实习要求(例如昆士兰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表明他们力图于培养管理型人才而非技能型人才,使本科学位教育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学制为四年,旅游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主要是参照1998 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主干课程设置而形成的,体现了国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旅游专业基础课、旅游专业课三个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课程学时约占课时数的二分之一,这是国家教育部明确要求的学习内容;而旅游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统计学等课程,学时约占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一;旅游专业课一般是按照专业方向设置的课程模块,例如酒店管理方向、旅游规划方向等,课程学时约占总课时数四分之一。中国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主要以集中实习为主,各高校均安排有层次上循序渐进的实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来看,澳大利亚的课程设置以依托背景学科为切入点,以专业培养为重点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中国的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平分秋色,以兼顾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培养为特色。
4 特点与困境
4.1 特点
澳大利亚作为世界旅游教育的引领者和代表,体现了诸多特点,主要包括:
1)以教育出口为主,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旅游教育每年为澳大利亚直接带来超过30 亿澳元的外汇收入,是历届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致力发展的产业,目前从其他国家来澳大利亚进修的学生达14 万,其中90%以上来自亚太地区,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除此之外,老师来源与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体现了澳大利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性。
2)以国际旅游市场和教育市场需求为引导。一方面,设置灵活的招生与项目体系,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主要考虑国际生源国家的发展需要;另外一方面,密切关注旅游发展动态,相应地出现了会展、体育、休闲等专业方向。
3)完备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各高校为了确保生源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国际教育形象,从教师考核体系和学生评估体系两方面确保教育质量。
中国的旅游专业本科教育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培养国内学生为主,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待提高。在中国旅游本科院校中,超过半数没有国际留学生,近80%院校无国际学术交流和互访,旅游本科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与旅游专业的特性不相符。
2)旅游学科的多维度。旅游专业本科教育主要以管理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为学科背景,除形成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细分方向外,还形成了以地理学、历史学为依托的旅游规划、旅游文化等专业方向,这一点与澳大利亚本科细分方向截然不同,体现了旅游学科的多维度。
3)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中国开设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安排了时间不等的各种实习实践环节[11-14],力图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
4.2 困境
4.2.1 学科地位不高
澳大利亚和中国在专业与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但是都面临着学科地位不高的尴尬境地。在澳洲八大名校中,只有昆士兰大学设有旅游本科专业,多数学位项目主要集中在二类或三类本科院校。在中国39 所院校“985”院校中,15 所开办了旅游或相关专业,但在学校不属于主流学科。在五年间进入全国前10 名的高校(因为有的大学并非每年都进入前10,所以不止10 所大学)中也仅有中山大学设立旅游本科专业,这种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即最著名的大学里往往不设旅游专业,旅游专业的非主流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
4.2.2 缺乏理论学科体系
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依然缺乏旅游学科自己的理论体系。由于旅游活动涉及的多要素,旅游学科的跨学科、多学科性质特点明显,很多学者试图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学科方向综合地探讨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2.3 旅游行业就业稳定性较低
旅游行业待遇较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因素造成本科毕业生工作后流动率高,人才流失严重,就业稳定性较低,很少人在本行业工作超过10 年。
5 未来趋势
5.1 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科地位
旅游业蓬勃发展及对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必须要有相应的旅游教育和学术研究做支撑,以满足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研究机构的需要。但是旅游专业属何种性质,旅游学科应当归属到哪一学科门类,一直是个不确定的、有争议的问题[15-18],关于“旅游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概念内涵和理论构架究竟是什么”等学科理论体系核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两国的学者都力图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提升学科地位。
5.2 旅游专业的宽泛化与细分化同时并存
澳大利亚的旅游本科专业方向宽泛化与精细化两种倾向并存,中国在体现了国家“宽口径、厚基础”的主导培养思路下,为进一步突出差异发展,在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上将细分专业方向。由于旅游学科的跨学科性及考虑学生就业等因素,两国都力图培养广博型人才,这种矛盾将在旅游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导致专业的宽泛化与细分化同时并存。
6 结语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旅游教育的引领者和代表之一,本科专业与课程设置受宗主国影响较大,与市场动态密切相关,以教育出口为主,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以政府主导为主,旅游学科的多维度特征明显,注重实践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两国都面临着学科地位不高等现实问题,在未来发展中,两国需要做好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科地位、处理好专业宽泛化与细分化的关系等方面。同时,澳大利亚应借鉴中国经验,与地理学科、历史文化学科广泛结合,开设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文化等专业方向;中国应借鉴澳大利亚经验,以市场为引领,开办休闲管理、体育管理等专业方向。
[1]刘文海.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启迪[J].中国市场,2012(33):62-65.
[2]丁培毅,Steve Craig Smith,黄松山.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现状[J].旅游学刊,2001,16(2):72-76.
[3]Koh K.Designing the four-year tourism management curriculum:a marketing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4(1):68-72.
[4]Srrobberhn C H.Marketing and recruiting efforts as perceived by administrators and students of Hospitality Graduate Programs[J].Hospitability and Tourism Educator,1994,6(1):33-37.
[5]Paul R,Fidgeon.Tourism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a time for consolidation and review[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99-723.
[6]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分析比较与研究[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72-76.
[7]贾鸿雁.澳大利亚旅游本科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详析[J].旅游论坛,2009,2(3):467-470.
[8]斯提芬·史密斯,丁培义.澳大利亚大学旅游教育起源、发展、困难与前景[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24-31.
[9]澳大利亚政府资源、能源与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经济贡献报告1997-1998—2011-2012 年[EB/OL].http://www.ret.gov.au/tourism/documents.
[10]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2[R].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11]保继刚,朱 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 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12]邱云美.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173-177.
[13]王晨光.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热潮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09,24(8):8-9.
[14]袁书琪,孟铁鑫,缪 芳,等.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研究[J].旅游科学,2005,19(6):72-75.
[15]谢朝武.旅游院校培养研究生定位的现状与改革[J].旅游学刊,2008,23(3):10-11.
[16]第六届中国旅游论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展望专题讨论”概要[J].旅游科学,2009,24(7):76-80.
[17]李 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23(2):8-9.
[18]赵 鹏.关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感言[J].旅游学刊,2008,2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