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
2014-12-13
基层公务员主要是指县、乡、街道公务员和一线执法人员,他们是公务员队伍的主体,处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其言行体现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指公务员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一种能力。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对基层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语言表达能力,又是其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有助力于基层公务员了解基层群众呼声,传达相关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基层群众问题。因此,基层公务员的口语表达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也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讨的一个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
对于公务员来讲,解释、说服、沟通、激励,在基层,开展这些工作哪一项都离不开“说”。语言表达能力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关系到公务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早在2010年5月,《决策》杂志社通过青岛市委党校、天津市委党校、宁波市委党校的协助,开展了一次“口才与领导力”的问卷调查,从以下的数据中,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
1.整体情况不乐观。调查显示,只有4%的干部对自己的口才有较好的评价,262位受访者中认为自己口才“很好”的只有10人,而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从另一方面,群众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总体评价是“口才一般”。其中有一题问到“您对当前官员整体口头表达能力评价如何?”在262份有效问卷中,高达78%的受访者认为,“一般”或者“整体有待提高”,只有17%的人认为“很好”。
2.从个案情况看。几年前,某地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自己干劲很高,却不善于表达和协调,信奉只做不说的理念。因此,其在推行的政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结果政绩平平。之后另一任党委书记虽然也推行相同的政策,但他很会利用其出色的口才宣扬推介,结果凝聚了力量和人心,政绩卓著,很快得到了提拔重用。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面对一群听众讲话时,有人语无伦次、磕磕绊绊;发表就职演说时,有人双脚打颤,满头大汗;面临一场招商谈判时,有人讲了很多,就是找不到说服对方的突破点;需要率领下属去完成一项工作时,有人无法有效激励,唤起下属与之共同完成任务;处理突发事件、面对媒体时,有人更不知道何事应该说,何事不应该说,以及怎样才能说得更妥帖、恰当。
由此可见,解决基层公务员的口语表达能力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并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想办法解决。
二、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是公务员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会重点考查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中明确指出,我国公务员的语言要求有:通俗易懂,确切简明,严谨文雅,规范适用。
(一)理论上的要求
1.通俗易懂。就是不能故作高深,不用难懂的专业术语、冷僻词或文学语言。否则,不仅难以让群众理解,影响交流、沟通,还会导致隔膜或疏离。
2.确切简洁。就是语言表达恰当,意思准确,内容简洁、明了。如果转弯抹角,偏离主题,重复拉杂,言不及义,了无新义,或洋洋洒洒,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效果。
3.严谨文雅。严谨就是在结构、层次上要有逻辑性,内容上要充实、深刻、鲜明、新颖。具体地说,公务员在表达思想、阐明政策时,思维要严谨细密,表达要条理清楚,符合一定的语言逻辑规则。文雅就是要文明而不粗俗,动听而不失质朴,深刻而不做作,和气而不生硬。
4.规范适用。所谓规范,就是要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和应用规则;所谓适用,就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职业、年龄、性别,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气,使对方能理解和接受。
(二)实际工作中的要求
1.了解当地风俗。基层公务员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了解当地民众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才能用老百姓能接受的言语与之进行沟通。
2.学会先听再说。根据美国教学法专家1978年的调查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说”占 30%,“读”占 16%,“写”占 9%。站在最前沿的基层公务员,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应该把“听”放在首位。
3.说老百姓听懂的话。在某些方言或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如能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会带来不少适用之便。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效果,甚至会脱离群众。
三、海南省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现状
(一)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为了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海南省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前不久,笔者与海南大学部分学生对海口市琼山区、屯昌县、昌江县等部分区、县、乡的基层公务员表达能力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共发出问卷调查表500多份,收回300多份。其中年龄为25~33岁的占46%;年龄为34~43岁的占33%。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上看,通过统计,大部分25岁到33岁的基层公务员都认为表达不清楚、不简练是目前口语表达方面的主要问题,大部分34岁到43岁的公务员都认为普通话不够标准以及不能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基层公务员在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心理障碍、知识积累不足、思维无条理,有少部分人认为,普通话不标准、缺乏锻炼,也是影响口语表达的重要因素。
一是紧张心理。表现为言语迟钝,回答问题前过多的踌躇,说话语调低沉或单调。例如,外省刚考入海南某乡镇的一位大学生,由于不懂海南话,与当地人交流时心理有障碍,所以表达也无条理,有时自己认为表达清楚了,对方好像也没听懂。调查中还发现,有的人可以跟亲朋好友聊上一两个小时,有的人打起电话来一聊就是老半天,话题源源不断,越说越起劲,但真正到了正式场合,面对一大群人或是麦克风,他们就不知所措了。
二是融入当地社会问题。按要求,公务员在公务活动时要使用普通话。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话受外界语言干扰较少,其中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调得以保存至今,当地群众习惯说本地话。作为基层公务员,提高语言素养首先应该系统学习汉语即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因此,既要学好普通话,更要学好海南话。在基层,尤其在部分乡镇的公务员,是因长期工作经验多、表现出色而过渡为公务员的,所以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方面有困难。而新考入的大学生又多数是外地人,不懂海南话,交流起来也很困难。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南有些偏远地区不尚言语,他们推崇诚实可靠,心里是这样想的,但不想说,或不敢说,或无意让人知晓自己的心理活动,却是很普遍的现象。
三是思维方面。被调查者多数认为,主要问题在于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大脑想的内容,不能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造成表达及沟通的障碍。在调查时,有时我们知道对方要表达什么,但他们却表达不出。就是说,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一时又不能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很难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表达中,概念混淆、语法错乱,让人听了似懂非懂。
(三)基层公务员的呼吁
对于如何提高口语表达技巧,多数人希望通过组织培训、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
一是根据不同类型、级别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特点,制定各级各类公务员能力建设标准。
二是突出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强化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知识和更新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对专业要求较强的部门和岗位,还要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是大力开展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定期选送一批优秀年轻公务员赴省内、国内高校攻读硕士学位,选派一批年轻公务员赴国外攻读公共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增加MPA硕士班学习名额,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
四是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培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大培训经费投入,要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递增。对重点培训项目,要给予重点保证。
五是加快改善和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进一步畅通渠道,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到机关工作。加快选拔高学历领导干部的步伐,及时把符合条件的高学历人才推上领导岗位。
除了基层公务员个人努力外,作为组织,建立公务语言训练体系也是当务之急。
四、提高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听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表达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基层公务员每天要面对很多各式各样的人与事,因此,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
(一)基层公务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对口语表达产生积极的效果,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风格,增强个人魅力。缺乏自信,心理紧张,必然会导致讲话的效果。
1.正确认识自己。讲话的风格有很多种,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也不同。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发掘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形成健全开放的性格,克服消极因素,增强自信心。胆怯、自卑和畏难等情绪,是基层公务员表达的一大障碍,这些人对别人的反应过分敏感,怕遭到别人的冷落和嘲笑,在表达中会有一些心理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事先认真准备,甚至把说话的内容写出来,背下来。这样时间长了,练习多了,就会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技巧。同时,有的人讲话时不会紧张,但一讲起来滔滔不绝,没有重点,缺少逻辑,这就需要依据时间及场合突出讲话重点。
2.注重了解他人。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讲话者和听话者的心理活动都处于不断变动中,这种变动又通过双方的表情、手势和身姿表现出来,影响到对方的心理。人的心理控制能力的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综合决定的,但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很大。一个口才好的人,不仅要用口、用耳,而且还要用眼,去了解对方,观察对方,把握对方,然后你口里说出的话,才会深入对方的心坎;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要自傲,否则会招致对方的反感甚至抗拒。
3.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公务员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场合,具有对自身言行的清醒掌控能力,排除自身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力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
大多数人在新环境中表达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感,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焦虑可能来自对环境的陌生、准备不足、缺乏信心等。当然,一定程度的焦虑和紧张会促使人们集中精力在自己要讲的内容上,反而会较好地发挥。但如果焦虑过度,则会在表达中乱了方寸。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试着提前进入要表达的环境,观察环境,或与听众交流,事先熟悉一下,消除陌生感;在表达之前做几次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专心致志,排除干扰,只考虑自己要说的内容。
(二)提升口语表达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基层公务员事务繁杂,只有通过各类知识不断充实,丰富思想,开阔视野,才能使自己成为适应工作需要的具有多方面知识的“通才”,才能在跟不同经历、层次的人谈话时有效地对接,从而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解答基层群众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和锻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向书本学习。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妙语口中来”。要知天下事,须读天下书。从古今中外的文化书籍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书籍是使人类进步、文明的阶梯,又是传递人类文明与信息的纽带。基层公务员的读书范围应当是很广的,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经济、管理、法学、美学、伦理、宗教、社会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等书籍,也包括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一些演讲学、口才学、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2.在生活中融入。社会是文化的熔炉,又是传播文化的舞台,是培养文化素质最好的学校。口才实践是一种社会活动,讲话的内容、口才的功能和听众对象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因而公务员就应当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之中、融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磨砺能力、学习知识、培养文化素质。例如,在基层工作,一定要了解当地风俗习惯,用老百姓能接受的表达方式与之交流,在少数民族地区,既要用普通话,还要学习当地话,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培养基层公务员的适应能力,否则就无法开展工作。
3.在实践中锻炼。口才实践是锻炼素质的最好舞台,也是积累文化的最佳方式。每一次演讲、辩论、社交、公关等口才实践,都是对自己文化水平的一次检阅,而每一次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又会促使讲话者去加强学习,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一个人的自信心、表达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构建起来的。
(三)提升口语表达应具备的思维方式
言为心声。口才反映的是思维,一个口才好的人,必定思维敏捷。语言表达不仅是说话的瞬间活动,而是一个整体思维过程的体现,因此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表达者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1.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分析、综合和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的一般性或本质属性,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表达所需的材料进行组织、分析和归纳。因此,较强的抽象思维,可以使语言表达中心明确、论证有力、层次鲜明,有较强的条理性,进而更具有说服性。在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中,抽象思维往往运用在阐述一种见解或论述一种现象等表达中。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运用想象、联想和幻想等进行思维的方式,因此也被称为“艺术思维”。这种能力每个人各不相同,有强有弱。形象思维的有效运用可以较强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形象思维活跃,语言表达就有色彩;形象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在基层公务员口语表达中,形象思维往往运用在描述一种情形或叙述一件事情等表达中。
3.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综合过程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在辩证思维过程中,从分析到综合,再到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然途经。基层公务员掌握了这一思维能力,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就能更加全面、客观、公正、深刻地判断、分析客观事物,表达出来就会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
[1]李晓东.海南省公务员表达能力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9.
[2]杨瑞霞.张家口公务员语言能力现状及提高途径[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3]陆静.公务员要重视语言修炼[J].当代广西,2008(1).
[4]陈建华,邹国球.论基层公务员语言素养的提高[J].九江学院学报,2007(5).
[5]庞仁龙.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浅议[N].海南日报,2011-05-17.
[6]杨敏,吴明华.寻找卡耐基:基层领导干部口才现状调查[J].决策,2010(5).
[7]熊黎明,张德寿.领导干部运用新兴媒体的发展态势及其能力提升:基于云南省领导干部抽样调查的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