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霍山玉 擦亮中国黄
2014-12-12李思佳
李思佳
在霍山县老城文庙西侧,一处标志性建筑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座汉文化徽派风格的石牌坊——“中国霍山玉石街”牌坊。从这里进入,就来到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玉髓类”玉石文化市场。
霍山,是安徽省境内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县,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板壳运动造就了大别山,也造就了清澈净透的淠河之水。经过淠河水千百万年的滋润,美丽的淠河石被孕育出来了。“石之美者为玉”,淠河石精光内蕴、鲜明润泽、质地通灵且纯净,故称淠河玉石。
2004年之前,从未有人将玉与这里联系起来,但2004年之后,这个沉默被打破了,“霍山发现玉了!”此消息一经传开,瞬间引起轰动,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加入到寻玉、藏玉、琢玉的队伍中来。
追“玉”人
说到霍山玉,不得不提李正白,他是霍山玉的发现者,也是霍山玉文化的发掘人和霍山玉石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因为有他,霍山玉才得以声名远扬,并成长为新兴的文化产业。
在霍山收藏界,人们都知道李正白是个社会活动家,广交名人雅士,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是个平凡但不平庸的霍山青年。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他一边收藏,一边南下北上,宣传、推介、鉴定“霍山玉”,为霍山玉的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2010年李正白用霍山玉精心雕刻的《八仙图》在央视2套鉴宝、寻宝、赛宝大会《走进蚌埠》中荣获金奖。一时间霍山玉成为收藏界最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霍山玉的队伍中来,每天在淠河里有成百上千的人在疯狂地寻找着霍山玉。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等各界政府的支持和李正白的带动下,大大小小的玉馆和玉雕厂初步形成了以雕刻制作、玉石文化宣传、人才培训、玉石交易为一体的玉文化产业链条,霍山玉以其独特的质地颜色,文化特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我们知道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虽趋于下滑,但玉石行业依然稳健上升。在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阳玉、辽宁岫玉等传统名玉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霍山玉的发展前景无疑十分乐观,并可望在短期内打造成国内优质玉品牌。李正白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自己不懈的努力,带动了霍山玉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霍山经济发展,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为霍山打造出了一张崭新的“名片”。
母亲河造就了霍山玉
霍山玉又称大别山玉、六安玉、淠河玉。作为中国玉的新贵,霍山玉兼有田黄之色、翡翠之硬、寿山石之柔。其主色调为黄色,黄色象征富贵,吉祥。另外还有白色、红色、绿色、褐色等诸色纷呈。和其他玉石一样,霍山玉也分山料和籽料,籽料主要分布在淠河主干道里,籽料品质上乘,色彩斑斓,具“温、润、细、结、凝、腻”之“六德”。在淠河的山区支流里,还分布有不少山流水料,山料中的“水草花”则十分稀有珍贵。霍山玉既可以观赏也可以把玩,还可雕刻成各种摆件和饰品。经权威机构鉴定,霍山玉形成于1.3亿年前,主要成分是玉髓,结构为隐晶质,摩氏硬度为7,其颜色、透明度、光泽、净度堪与云南黄龙玉媲美。
霍山玉的黄色,温暖而热烈,与太阳、大地、黄金、国人皮肤的颜色一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黄色属中央正色,《千字文》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篇,同时,黄与“皇”音同,古代帝王的宫殿、服饰、用品等均采用黄色,因此,黄色是国人喜爱和崇拜的颜色。
相信在“中国黄”概念的感召下,霍山玉的产业化和品牌化一定会充满生机、茁壮成长,一定会为传承玉文化、实现“中国梦”凝聚正能量,贡献新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