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经济回调有望触底
2014-12-12张立群
张立群
市场需求对短期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预计2015年,消费、出口、投资需求的增长态势趋稳,据此可以判断经济增速回调基本触底,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略高于7%。
综合看,2015年世界经济仍呈继续恢复态势。预计2015年国际市场保持平稳的可能性最大,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大体稳定。近年来出口企业努力在研发能力、品牌竞争力、成本管理能力和职工队伍素质等方面形成新的竞争力,并逐渐取代低成本支撑的竞争力。出口企业竞争力开始进入由降到稳的时期。由此,笔者判断我国出口增速的下降过程大体结束,预计2015年出口增速为7%左右。
近年来保就业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就业形势比较好。在服务业发展势头比较好、小微企业发展比较多等因素支持下,特别是在以保就业为底线的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就业增加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政策的落实,预计会继续支持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进而支持消费平稳增长。此外房地产和汽车市场调整,有望在2015年趋于平缓,其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预计会减弱。综合这些情况,预计2015年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0.5%左右。
投资增长将大体趋稳,2015年投资增长率预计为16%左右。
首先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态势有望结束。大城市对房价回落的预期,根本上是由大城市房价走低态势决定。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城市政府针对各自房地产市场的不同问题,分类施策,纷纷取消限购,调整相关调控措施。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通知,对房贷政策作出调整,放宽首套房贷的优惠范围,给予商业银行更大自主调节范围。这表明市场与政府政策的作用正在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据此判断,一二线城市由预期抑制的居住性买房需求,会在2014年四季度开始逐步加快释放,房地产企业卖房难的困难会得到不断缓解。另一方面,大城市的政府应该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在完善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住房建设供地等方面下功夫,增加大城市住房建设供地和土地利用效率。在销售形势好转和住房建设供地增加的支持下,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活动就可能转为比较温和的模式,房地产投资就会出现由落到稳的变化。
其次,目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大体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包括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标结合,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以及环保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保持合理的增长水平等。尽管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到期、土地财政弱化等困难,但考虑到我国财政赤字率较低、政府债务规模仍在风险线以内、政府债务都对应一定的资产等因素,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都还有回旋运作空间。因此,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预计可以保持在20%以上。
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预计也会由落到稳。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投资增长率为16%左右。
从市场需求分析看,2015年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略高于7%的水平。上述分析表明,出口、消费和投资等市场需求已经大体趋稳,因此经济增长回调过程,预计将大体在2015年结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