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化学“活动单”的设计

2014-12-12陈宽林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原则设计

陈宽林

摘要:文章结合案例从“活动单”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注意点三方面谈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单”设计。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原则;策略;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08

作为国内课堂教学改革九大范式之一的“活动单导学”,因其活动的介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嬗变,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活动单导学的本质特征在于以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活动单导学”课堂实施的焦点之一就在于设计“活动单”,“活动单”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有序性、科学性、实效性。笔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主体性、整合性、问题性、建构性原则设计“活动单”,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活化了师生的课堂生态,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一、“活动单”的设计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活动单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提升的物化载体,其设计的核心是心中有“人”,即摆脱成人思维,以学生的视角呈现活动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难点、盲点、薄弱点以及兴奋点设定学习活动的最佳起点、最佳质疑点与探究点,机智设定起承转合、铺垫强化、质疑解难、点拨引导等教师主导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探究、合作分享中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萃取智慧,健全心智,创造成功体验。

2. 整合性原则

活动单既不是教材的翻版,也不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重新拼凑,更不是教师个人对教材的随意裁剪,而是师生双方对学科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深度“解读”基础上进行的协商整合,其整合度是评判活动单设计质量的关键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实施教学的指针,活动单的设计离不开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工具和日常教学的依据,多版本教材的适度取舍有利于把握学科教学的本质内涵;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学情的调查与关照程度制约着活动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效度。其次,活动单的设计要关注现代社会资源、科技资源、生活资源的有机整合,凸显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体验性。

3. 问题性原则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引作用。问题设置是研制活动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水平关乎活动单的质量,更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质量。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聚焦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递进性。

4. 建构性原则

新知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会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旧知识发生联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发生联系、产生对接、拓展作用的过程,也是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具体讲,学生要么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识, 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要么将原有的旧知识去主动顺应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要么两者兼顾。活动单就是要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创造对接与构联的机会,搭建合适的建构平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从这一点上讲,没有教师的系统思考、精心设计,就没有学生的有效建构,也就没有高质量的自主生成。建构性原则是研制活动单不可缺少的隐性原则。

二、“活动单”的设计策略

一份“活动单”通常由四个要素构成,即: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反馈评价。下面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简要陈述活动单的设计流程:

1. 课题名称设计

一般而言,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拆分或重组,由关联度较高的内容提炼整合成特定课题。

案例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内容较多且重难点知识繁杂,如果作为一个课题,一节课难以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其拆分成两个存在逻辑关系的两个课题(《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氯水成分的实验探究》)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定着学习活动的方向并支配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目标的描述侧重于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行为方式,行为动词要简洁明了,具有易操作的鲜明特点。三维目标要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不能人为拔高或降低要求,切忌目标过大、过宽。目标的确立要聚焦学习的重难点和主干知识、主体能力和技能,陈述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科逻辑、思维规律。

案例②《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学习目标]

(1)叙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2)描绘氯气的氧化性,写出氯气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反应的方程式,以及与水、碱反应方程式。

(3)简要分析漂白粉的生产及漂白原理,设计实验验证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3.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方案设计是“活动单”设计的核心内容,活动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和主体学习的质量和效益。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需要围绕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设计情趣性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学生的活动方式,什么情境让学生独思,什么情境让小组合作讨论,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协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小组之间交流,什么样的问题适宜在全班展示,教师针对什么样的展示情境进行点拨,怎样点拨,是自己直接介入,还是设置铺垫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行解决,等等。以上设计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视域去考虑,切忌越俎代庖,否则,活动会难以开展,学习目标会难以达成。一般情况下,每个课题适宜设计三个主活动,每个主活动内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子活动,子活动、主活动之间逐级抬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生长。endprint

案例③《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活动一:观察实物、视频,自主学习课本材料、实验,清楚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明确其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于一塑料瓶,压瘪,塞紧,摇一摇,观察现象;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材料,写出“氯气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开始设疑,通过演示实验释放出氯气,刺激学生的眼、耳、鼻等感官,让学生直观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直观实验创设浓厚的学习背景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事物认识的共鸣,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同时铺设疑点,如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等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后面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二:清楚氯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氯原子的结构,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1)说说氯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2)画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3)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仔细观察四个演示实验的现象,完成下列表格,清楚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正确写出反应式。

②仔细观察下列实验现象,认识氯气与具有还原性的盐的反应。

小组实验:用试管取2mL FeCl2溶液,向FeCl2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观察实验现象,认识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演示实验:用注射器向充满氯气的两个塑料瓶中分别注入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写出Cl2与水、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以下内容:

①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设计实验验证氯水的酸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并查阅资料,了解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再由氯的结构,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猜想)氯气的重要性质——强氧化性;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合作进行小组实验,共同探究氯气的系列化学性质,在思维活动和实验活动中真正理解氯气的强氧化性。通过几个子活动的串联,让学生夯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感悟严密实验对探究知识、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应急处理办法,提高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

活动三:根据氯气的性质,认识氯气的用途

(1)工业上,采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造漂白粉。

①仿照氯气与NaOH的反应,写出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工业上使用漂白粉时常加入少量醋酸?

(2)学以致用:2010年7月26日晚22时10分左右,四川广元市区栖凤路一游泳场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如果你在现场,你认为该怎么做?自主分析,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遵循新课程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联系生活知识,运用化学原理,做到活学活用;及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氯气于水的反应原理、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迁移到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以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推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有效架构,并逐步形成利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反馈评价设计

有效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及时合理的反馈评价,反馈评价应当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反馈是为了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学习机制与学习策略;评价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活动单”反馈评价练习主要是本节课堂活动效果的检测,内容应紧扣学习目标的重点、难点,难度系数通常以0.8 左右为宜,让学生在反馈评价过程中既能有效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度不宜大,但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高层次思维”,让学生面对生活中或一定条件下,具备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剖,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判断方面的不同层次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既有利于及时巩固核心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也避免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

三、“活动单”设计中的注意点

科学合理的“活动单”设计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 基于“三个理解”,确立科学的教学观

“活动单”的设计前,要善于理解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和原有认知基础;理解教材,弄懂弄清教材主干知识,理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教材的本质内涵;理解学科,在宏观层面了解学科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把握课题学习的具体目标,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基点,为活动单的设计明确方向。

2. 充分预设学生参与机制,培育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资源提供者,活动单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思考者和最终解决者;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随意介入;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反思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并适当加以修饰,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提供脚手架,适时作一些铺垫,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心智力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交往沟通中享受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乐趣。

3. 遵循简约性原则,预设主体生成空间

“活动单”不是具体详实的教学清单,充其量只是一个设计图纸,是对课题实施预设的一个大体的行动框架,为此,活动单要尽可能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生成拓展的空间,否则,过于细密的设计往往会捆绑学生的手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单的留白很多,很多需要发散性思考的问题应当只是提供一个情境和思维框架,具体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应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在同伴思维的比较和鉴别中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 薛小兰.高中化学“活动单导学”模式之“活动单”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刘小燕.“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化学新授课活动单的设计[J].理科考试研究,2013,(23):68-69

[3] 徐宾.化学导学案的有效编制与使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19-21

[4]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5] 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endprint

案例③《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活动一:观察实物、视频,自主学习课本材料、实验,清楚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明确其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于一塑料瓶,压瘪,塞紧,摇一摇,观察现象;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材料,写出“氯气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开始设疑,通过演示实验释放出氯气,刺激学生的眼、耳、鼻等感官,让学生直观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直观实验创设浓厚的学习背景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事物认识的共鸣,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同时铺设疑点,如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等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后面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二:清楚氯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氯原子的结构,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1)说说氯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2)画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3)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仔细观察四个演示实验的现象,完成下列表格,清楚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正确写出反应式。

②仔细观察下列实验现象,认识氯气与具有还原性的盐的反应。

小组实验:用试管取2mL FeCl2溶液,向FeCl2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观察实验现象,认识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演示实验:用注射器向充满氯气的两个塑料瓶中分别注入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写出Cl2与水、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以下内容:

①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设计实验验证氯水的酸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并查阅资料,了解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再由氯的结构,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猜想)氯气的重要性质——强氧化性;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合作进行小组实验,共同探究氯气的系列化学性质,在思维活动和实验活动中真正理解氯气的强氧化性。通过几个子活动的串联,让学生夯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感悟严密实验对探究知识、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应急处理办法,提高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

活动三:根据氯气的性质,认识氯气的用途

(1)工业上,采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造漂白粉。

①仿照氯气与NaOH的反应,写出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工业上使用漂白粉时常加入少量醋酸?

(2)学以致用:2010年7月26日晚22时10分左右,四川广元市区栖凤路一游泳场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如果你在现场,你认为该怎么做?自主分析,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遵循新课程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联系生活知识,运用化学原理,做到活学活用;及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氯气于水的反应原理、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迁移到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以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推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有效架构,并逐步形成利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反馈评价设计

有效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及时合理的反馈评价,反馈评价应当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反馈是为了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学习机制与学习策略;评价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活动单”反馈评价练习主要是本节课堂活动效果的检测,内容应紧扣学习目标的重点、难点,难度系数通常以0.8 左右为宜,让学生在反馈评价过程中既能有效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度不宜大,但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高层次思维”,让学生面对生活中或一定条件下,具备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剖,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判断方面的不同层次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既有利于及时巩固核心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也避免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

三、“活动单”设计中的注意点

科学合理的“活动单”设计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 基于“三个理解”,确立科学的教学观

“活动单”的设计前,要善于理解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和原有认知基础;理解教材,弄懂弄清教材主干知识,理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教材的本质内涵;理解学科,在宏观层面了解学科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把握课题学习的具体目标,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基点,为活动单的设计明确方向。

2. 充分预设学生参与机制,培育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资源提供者,活动单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思考者和最终解决者;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随意介入;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反思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并适当加以修饰,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提供脚手架,适时作一些铺垫,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心智力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交往沟通中享受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乐趣。

3. 遵循简约性原则,预设主体生成空间

“活动单”不是具体详实的教学清单,充其量只是一个设计图纸,是对课题实施预设的一个大体的行动框架,为此,活动单要尽可能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生成拓展的空间,否则,过于细密的设计往往会捆绑学生的手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单的留白很多,很多需要发散性思考的问题应当只是提供一个情境和思维框架,具体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应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在同伴思维的比较和鉴别中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 薛小兰.高中化学“活动单导学”模式之“活动单”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刘小燕.“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化学新授课活动单的设计[J].理科考试研究,2013,(23):68-69

[3] 徐宾.化学导学案的有效编制与使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19-21

[4]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5] 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endprint

案例③《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活动一:观察实物、视频,自主学习课本材料、实验,清楚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明确其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于一塑料瓶,压瘪,塞紧,摇一摇,观察现象;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材料,写出“氯气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开始设疑,通过演示实验释放出氯气,刺激学生的眼、耳、鼻等感官,让学生直观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直观实验创设浓厚的学习背景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事物认识的共鸣,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同时铺设疑点,如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等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后面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二:清楚氯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氯原子的结构,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1)说说氯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2)画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3)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仔细观察四个演示实验的现象,完成下列表格,清楚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正确写出反应式。

②仔细观察下列实验现象,认识氯气与具有还原性的盐的反应。

小组实验:用试管取2mL FeCl2溶液,向FeCl2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观察实验现象,认识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

演示实验:用注射器向充满氯气的两个塑料瓶中分别注入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写出Cl2与水、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以下内容:

①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设计实验验证氯水的酸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并查阅资料,了解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再由氯的结构,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猜想)氯气的重要性质——强氧化性;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合作进行小组实验,共同探究氯气的系列化学性质,在思维活动和实验活动中真正理解氯气的强氧化性。通过几个子活动的串联,让学生夯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感悟严密实验对探究知识、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应急处理办法,提高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

活动三:根据氯气的性质,认识氯气的用途

(1)工业上,采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造漂白粉。

①仿照氯气与NaOH的反应,写出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工业上使用漂白粉时常加入少量醋酸?

(2)学以致用:2010年7月26日晚22时10分左右,四川广元市区栖凤路一游泳场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如果你在现场,你认为该怎么做?自主分析,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遵循新课程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联系生活知识,运用化学原理,做到活学活用;及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氯气于水的反应原理、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迁移到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以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推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有效架构,并逐步形成利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反馈评价设计

有效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及时合理的反馈评价,反馈评价应当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反馈是为了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学习机制与学习策略;评价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活动单”反馈评价练习主要是本节课堂活动效果的检测,内容应紧扣学习目标的重点、难点,难度系数通常以0.8 左右为宜,让学生在反馈评价过程中既能有效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度不宜大,但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高层次思维”,让学生面对生活中或一定条件下,具备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剖,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判断方面的不同层次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既有利于及时巩固核心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也避免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

三、“活动单”设计中的注意点

科学合理的“活动单”设计应当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 基于“三个理解”,确立科学的教学观

“活动单”的设计前,要善于理解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和原有认知基础;理解教材,弄懂弄清教材主干知识,理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教材的本质内涵;理解学科,在宏观层面了解学科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把握课题学习的具体目标,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基点,为活动单的设计明确方向。

2. 充分预设学生参与机制,培育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资源提供者,活动单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思考者和最终解决者;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随意介入;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反思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并适当加以修饰,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提供脚手架,适时作一些铺垫,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心智力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交往沟通中享受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乐趣。

3. 遵循简约性原则,预设主体生成空间

“活动单”不是具体详实的教学清单,充其量只是一个设计图纸,是对课题实施预设的一个大体的行动框架,为此,活动单要尽可能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生成拓展的空间,否则,过于细密的设计往往会捆绑学生的手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单的留白很多,很多需要发散性思考的问题应当只是提供一个情境和思维框架,具体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应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在同伴思维的比较和鉴别中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 薛小兰.高中化学“活动单导学”模式之“活动单”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刘小燕.“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化学新授课活动单的设计[J].理科考试研究,2013,(23):68-69

[3] 徐宾.化学导学案的有效编制与使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19-21

[4]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5] 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单导学原则设计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活动单导学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设计之味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