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细节中培养公民意识

2014-12-12吴晓丽

关键词:公民意识爱国主义

吴晓丽

摘要:历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要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的首位要求是爱国,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通过历史细节搭建培养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平台,帮助学生见微知著。

关键词:公民意识;爱国主义;历史细节;甲午中日战争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79-1

一、重视公民意识培养已成为当今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历史学科是智慧之学,是理性之学,也是公民之学。公民意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相比于公民意识,老百姓意识更深入人心。这正说明了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历史课堂又恰恰是培养公民意识的绝佳场所。2011年课标提出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其中对公民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要求,是对公民道德行为要求的高度凝练,“爱国”排在首位。

二、聚焦历史细节,搭建培养公民意识的平台

公民不仅是民,更是人。历史更是活生生的人的历史。两者之间通过细节而共情。如果把爱国主义教育视为一种口号灌输,与培养公民主题意识、自我选择和独立判断的教育目的就会背道而驰。

甲午中日战争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这场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人真正有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学生学习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下令致远舰撞向敌舰的英勇壮举的时候,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讲到旅顺大屠杀时更是无不义愤填膺,真切地表达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无疑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众多的历史细节是我们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平台,特别是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这一课中得到升华。

但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中要警惕狂热的爱国主义情绪,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既有与正义诚实等相关的博大宽广的民族主义,也有与排外、残暴相连的狭隘民族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不是如何面对列强的侵略,而是如何反思。

细节1:他(李鸿章)知道他的舰艇速度不够快。他要加买快速巡洋舰。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的脾胃,特以新近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是四化没有五化,就要出毛病啰!举朝只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1]

细节2: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通过这种腾挪,一艘一艘的铁甲舰化为颐和园里的山水花木。[2]

通过上述材料,通过战前两国细节对比,制造冲突产生情感震荡,学生很容易得出“清政府腐朽无能,落后的制度”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振兴中华。”亦能喊的滚瓜烂熟。但是学生这时候只是空喊口号,没有具体的个人爱国行动,以旁观者的身份将自己置身事外,只对清政府怒其不争。但是作为一个公民,具体应该如何如何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呢,怎样才是理性爱国?

细节3:日本当时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民族主义意识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几乎全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3]

通过上述材料让学生意识到爱国不是空喊口号,也并非与自己无关,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将爱国的意愿与个人爱国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不是空谈主义,爱国是有所为。从激发爱国主义情绪到意识到爱国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切实行动,下面再通过细节使学生感知体悟如何从我做起,落实到日常的行为规范中,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中。

细节4:他(定远船上的总炮手英人泰乐尔)上望台,站在丁提督旁边,预备帮丁提督指挥。但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4]

细节5:海军每天都是要把舰炮擦得一尘不染的,检查的军官会戴着白手套往上蹭,要没有任何脏东西才成,但后来北洋水师的这些条例规章都没有得到有效遵守。[5]

通过上述材料,学生感悟到的必然有爱国离不开自己的敬业,爱国离不开自己的勤学,理性爱国需要我们遵守规章制度,发展好自己,成长好自己,少年强则中国强。

课堂是师生互动、对话交流的舞台,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更要有理性,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开放理性现代的爱国主义观念,从而树立现代的公民意识。而历史教师与学生之间最佳的媒介就是历史细节,通过历史细节培养出的是理性的公民意识,理性的爱国主义,避免了借爱国主义盲目排外演变成“害国主义”。

[参考文献]

[1]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湖南:岳麓书社,1999.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

[5]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趣味英语听力 什么是爱国主义?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