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了”计量考察

2014-12-12曹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补语助词用例

曹茜

(苏州大学文学院)

《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了”计量考察

曹茜

(苏州大学文学院)

由于助词自身的性质与特点,使其成为非常重要的词类,助词的研究对了解汉语语法规律、把握汉语语法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动态助词“了”为例,通过计量统计老舍《正红旗下》中动态助词“了”的用法及功能,讨论其时体特点和语法意义。

《正红旗下》动态助词 了 计量统计

助词作为最具汉语类型学特点的一类虚词具有独特的重要性,老舍的《正红旗下》虽未完成,但是代表了其晚年成熟的写作风格。本文将以老舍先生《正红旗下》文本为封闭式语料,对动态助词“了”进行计量考察。《正红旗下》中助词“了“的使用十分频繁,共见896例,其中动态助词“了”565例,占助词“了”全部用例的63.1%。

一、动态助词“了用在动词之后,这种用法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性状的实现,同时不受时态限制

这样的情况,《正》中共见552例,占动态助词“了”的97.6%。

(一)“动词+了+宾语”

在这种句法格式中,主要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宾语形式多样,《正》中共见342例,占动态助词“了”的60.5%。

1.动词+了+名词性宾语

动词为单音节动词,名词性宾语包括疑问代词、联合短语、普通名词或定中短语等。

(1)到底在我降生的那一晚上,我的母亲是因生我而昏迷过去了呢,还是她受了煤气。

(2)佐领与骁骑校根本没注意二姐说了什么,专心致志地继续放爆竹。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临时性活用的离散现象,即将动态助词“了”插入动宾式复合词中,形成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

(1)姑母高了兴的时候,也格外赏脸地逗我一逗,叫我“小狗尾巴”,因为,正如前面所交代的,我是生在戊戌年(狗年)的尾巴上。

(2)进了堂屋,二哥给二位长亲请了安,问了好,而后献礼。

2.动词+了+谓词性宾语

(1)她认准了我是灶王的小童儿转世,在那儿监视她呢!

(2)大家似乎都忘了礼让,甚至连说话也忘了,屋中好一片吞面条的响声,排山倒海,虎啸龙吟。

这个句法格式中,单音节动词数量较多,双音节动词较少。“了”后的谓词性宾语包括动作动词、主谓短语等,形式依然多样。

3.动词+了+宾语1+宾语2

这种句法格式中的宾语是人们常说的双宾语:近宾语是普通名词或代词;远宾语是数量短语或偏正短语(数量短语作定语)。

(1)就是到后来,姑母在敲了我三烟锅子之后,她也不能不稍加考虑,应否继续努力。

(2)金四把叔叔送给了大姐的公公两只大绵羊,就居然补上了缺,每月领四两银子的钱粮。

(二)“动词+了+补语”

《正》中共有此类用法106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18.9%。

1.动词+了+趋向动词

(1)这个,大姐婆婆似乎也看了出来,可是不便说什么。

(2)我生下来,母亲昏了过去。

2.动词1+了+(又/再)+动词2

(1)母亲就把铜钱和钱票一组一组地分清楚,交给二姐,并且嘱咐了又嘱咐:“还给他们,马上就回来!你虽然还梳着辫子,可也不小啦!”

(2)研究了再研究,直到除夕给祖先焚化纸钱的时候,才决定了我的官名叫常顺,小名叫秃子,暂缺“台甫”。

“V了V”这个动补结构,是前一动词通过后一动作的补充说明,对此行为动作进行强调。“V了V”中的动词可以是单音节形式,也可以是双音节形式,后者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往往用“一下”代替后一个动词。

(1)牛牧师想了想,没法儿回答,只好咔咔了两声。

(2)二哥笑了笑,低声地说:“别疑心我!走!谈谈去!”

3.动词+了+“个”+谓词/谓词短语:

(1)“老大!”完全出于愤怒,老二跪下了,给哥哥磕了个响头。

(2)可是,佐领提前了遛鸟的时间,早已出去。老太太扑了个空,赶快拨转马头,要生擒骁骑校。

4.动词+了+数量短语

(1)出嫁了几个月之后,她的眉心出现了两条细而深的皱纹。

(2)母亲明知娘家嫂子除了咳嗽之外,并没有任何长处,可还是微笑了一下。

“了”后的补语可以是动量短语、物量短语或时量短语,表示动作的数量、动作涉及事物的数量或动作所经历的时间。

(三)“动词+了+宾语+补语”

《正》中共有此类用法11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1.9%。从“动词+了+宾语+补语”句法格式中补语的语义类别来看,举例如下:

(1)然后又敷衍了几句,用扇子打了大腿一下:“我还真该走啦!”便走了出去。

(2)而后,睁开眼,他用细润白胖,大指上戴着个碧绿明润的翡翠扳指的手,清脆地拍了胖腿一下。

(四)“动词+了+补语+宾语”

补语构成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补语为同一动词或动词前加“一”,二是补语为数量短语。《正》中这种格式中的“了”共见22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3.9%。

1.动词1+了+动词2:用在这种格式中的动词都是单音节动词,未发现双音节动词用例。

(1)她看了看天空,每颗星都是那么明亮,清凉,轻颤,使她想起孩子们的纯洁、发光的眼睛来。

(2)二姐拉了拉他的袖子,往外指了指。

2.动词+了+数量补语+宾语

(1)可是,他来贺喜到底发生了点作用。

(2)可是,多老大没有动,而且冷笑了两声。

(五)“动结式动词/动补短语+了”

《正》中共见40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7.0%。从动态助词“了”后出现的成分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动结式动词/动补短语+了

(1)二哥的院里有不少棵枣树,树梢上还挂着些熟透了的红枣儿。

(2)他是熟透了的旗人,既没忘记二百多年来的骑马射箭的锻炼,又吸收了汉族、蒙古族和回族的文化。

2.动结式动词/动补短语+了+宾语

(1)即使听明白了二姐的报告,他们也不能一心二用,去考虑爆竹以外的问题。

(2)于是,她喝完了粳米粥,吃罢烧饼与油条,便计划着先跟老头子闹一场。

在这类结构中,动态助词“了”不但表示动作的完成,而且表示动作结果的实现。

3.动结式动词/动补短语+了(+宾语)+动词

(1)吃过了几天饱饭之后,他一点也不再勤恳,睡觉的时候连灯都懒得吹灭,并且声明:“没有灯亮儿,我睡不着!”

(2)出嫁了几个月之后,她的眉心出现了两条细而深的皱纹。

4.动结式动词/动补短语+了+宾语+补语(1)吃出点甜头来以后,多老大的野心更大了些。(2)多甫把声音放得更低了些。

此类句法格式并不多见,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则已消失不见。

(六)“动词1+了(+宾语)+动词2”

这种格式中的“了”《正》中共见19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3.6%。“动1+了+动2”格式或表示连续不断的动作,或是描述在前一个动作下形成的结果、状态,这一用法是一直延续下来的。

(1)虽然大姐没有来,小六儿没吃上饭,和姑母既没给我“添盆”,反倒赢了好几吊钱,都是美中不足,可是整个的看来,我的洗三典礼还算过得去,既没有人挑眼,也没有喝醉了吵架的——十分感谢二哥和他的“水酒”!

(2)旗下分给的住房,也早被他的先人先典后卖,换了烧鸭子吃。

(七)“动词+了”

这种句法格式不能独立成句,需要后接小句,用来表示一个动作实现或完成后出现了另个一动作或状态。这种格式中的“了”《正》中共见6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1.1%。

(1)先打了再说嘛,有什么拿不准的?

(2)我就不服这笔账,不认这笔账!败了,败了再打!

(八)“动词+了+的”

这种句法结构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正》中仅有3例,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0.7%。

(1)牛牧师一忙就忘了抚摸迷失了的羊羔,而想打它两棍子。

(2)所谓真正的关东糖者就是块儿小而比石头还硬,放在口中若不把门牙崩碎,就把它粘掉的那一种,不是摊子上卖的那种又泡又松,见热气就容易化了的低级货。

(3)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二、“了”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一种变化已经或假设完成,可接补语,指明程度的用法

这样的情况,《正》中共见13例,仅占动态助词“了”全部用例的2.4%。

1.形容词+了+补语

(1)他不知道他父亲比祖父更阔了一些,还是差了一些。

(2)二哥的脸上红了些,他有时候很调皮,可是不爱扯谎。

(3)多老大把眼闭得更严了些,心里空空的,可挺虔诚。

2.形容词+了

(1)太阳这么高了,大姑奶奶怎么还不露面?

(2)他难道看不出来,旗人的威风已不像从前那么大了吗?

三、小结:动态助词“了”的时体特点和语法意义

通过本文的计量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了”对时体并无特殊的要求,它既可以用在过去时中表示已发生的动作的完结,也可以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的完成,还可以表示将来或假设的动作的完成。“了”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实现,而这也是现代汉语中动态助词“了”最为常见的用法;还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相当于表持续的助词“着”的用法。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4]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猜你喜欢

补语助词用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