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4-12-12刘云涵
◎刘云涵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刘云涵
针对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紧紧围绕“做”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和“学”的过程,以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理论课“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成果。
高职高专 思政理论课 教学做一体化
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如何纳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重点课程建设,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有了突破性进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做法上与专业课程有一定区别,但其核心思路是一致的,即“做”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教”和“学”都是实现“做”的手段。
一、思想理论课“做”的定位
思政课的主旨:A.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对事物正确的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是内化于心的过程。这一过程更多体现是教师“教”的过程,教师的“灌输”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学生自己“说”出来,“写”出来,实则就成为“做”。也就是形成了学生的能力即“B”,而能力即意味着应用,要获取能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教中做、在做中学。思政理论课教育是首先内化学生于心,继而外化为行,没有内化于心,就不会外化为行。这两个环节实际是紧密相连,相继发生,互相影响和制约的过程。
二、把握六大教学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把握六大教学环节 ,即:“听、看、读、思、议、写”,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听:即听老师讲课和讲座报告;
看:即参观、调查研究、看视频资料;
读:即读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
思: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议:即组织课堂讨论;
写:即撰写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
以上六大教学环节,“ 听、看、读”主要是教和学的过程;即内化于心,而“思、议、写”就是外化为行,即转化成了“做”的过程。为此,全力建设理论教学平台,实现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学、做”。
三、打造理论教学平台:立足于课堂教学“做”的突破
在“教”的环节当中,在贯彻教学大纲前提下,按照“精、新、管用”原则。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构。确定每一章节所培养的能力是什么,进而细化为每一节课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例如:设计:“毛泽东思想”专题。明确三大教学任务: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首先解决学生对领袖的情感问题:
第一步: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之间不同认识的论辩,把学生中的偏颇认识统一到正确的评价上来;第二步教师点评:归纳,升华学生对毛泽东朴素的情感;第三步,教师引用史料论证:突出为什么人民把毛泽东誉为“红太阳”“大救星”?
用他不唯书不唯上,不怕鬼,不信神的一个个史实,阐述毛泽东的种种品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国家、民族而没有自己。通过本专题,达到的教学目的是:第一,加深了大学生爱领袖、爱人民、爱党、爱国,感恩先烈的情怀。第二,学习认识人和事要有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第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力和思辨力。
2.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实用价值。
以第四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为例,在讲授当中就有必要针对社会主义改革之路,进行历史和现实的融汇,进而让学生了解过去,更理解今天。正确认识昨日的改革与今天改造的关系。只有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才能真正地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把最鲜活的时事融入教学中
例如利比亚乱局开始,我国政府进行立体大撤侨,短短一周时间,在战火中撤出17000多人……马航失联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搜救,都表明我党和我国政府的治国理念,以人为本,保护人民,是中国人权的最好体现。
分析朝鲜核危机,湄公河惨案、索马里护航等等重大国际事件中,我国政府的作为,凸显大国的责任意识和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4.多种教学手段运用
(1)参与式。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参与,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营造出人人动脑、共同参与、活泼热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2)热点、重大问题讨论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由学生围绕布置的问题自愿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比较充分时,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3)演讲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问题,凝练一个或两个题目,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此法常常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演讲,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4)辩论式。思辨式教学。选择有争议的观点,通过辨论的过程,把学生的认知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5)案例式。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堂上让学生思考案例,讨论案例,由教师分析案例,解剖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6)对话式。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营造平等、民主的双向互动关系。
(作者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陈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