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沈从文作品中的“辰州符”管窥沅陵巫傩文化

2014-12-12李功员

参花(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沅陵湘西沈从文

◎李功员

从沈从文作品中的“辰州符”管窥沅陵巫傩文化

◎李功员

在沈从文有关湘西的作品中,展现的沅陵民俗文化有婚丧祭祀文化、服饰文化、巫傩文化、龙舟文化、圩场文化等等。其中又以沅陵的巫傩文化最具地方特色。这些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为他的作品增添了很多魅力。反过来,今天的我们通过他的文学作品也能窥见那个年代的沅陵真实的风俗概貌。

沅陵 辰州符 沈从文 巫傩文化

有关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研究,历来多不胜数,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他的作品深具湘西特色,特别是他的出生地湘西凤凰的民俗文化更是给他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沈从文的作品,很大一部分还深受当时湘西的中心——沅陵的民俗文化特别是沅陵巫傩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沈从文与沅陵的渊源为切入点,以他的作品为载体谈谈沅陵的巫傩文化。

一、沈从文和沅陵的渊源

1917年秋天,沈从文高小毕业后辍学当兵,头一年就是驻扎在当时的辰州,也就是现在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从1917年直到1923去北京之前,主要是在沅陵停留。之后,他还为母亲和大哥出资并设计了在沅陵的房子——芸庐。

1934年1 月,沈从文回乡探视母亲,在沅陵停留历时一个多月,期间就住在芸庐。在这一过程中,他将沿途走沅江水路的见闻给夫人写信数封,后被整理成《湘行散记》多篇,陆续在报刊发表。

1938年,沈从文又在沅陵云庐住了四个月。从沅陵回到昆明后,为消除外地难民对湘西的误解,着手撰写方志式长卷散文《湘西》。散文《沅陵的人》就出自这卷散文集。

沈从文的母亲和大哥一直住在沅陵由他出资兴建的芸庐。而他的九妹就嫁在沅陵的乌宿(现在的二酉),至今仍有后人在乌宿生活。

他在《湘行散记》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充满感情的这样描写他对沅陵的感情:“这地方是我第二个故乡。我第一次离乡背井,随了那一群肩扛刀枪向外发展的武士为生存而战斗,就停顿在这个码头上”。

“这地方每一条街每一处衙署,每一间商店,每一个城洞里做小生意的小担子,还如何在我睡梦里占据一个位置!”

二、沈从文作品中的沅陵巫傩文化

沈从文说过,他在沅陵时没事做就喜欢到街上、河滩、巷子里乱窜,喜欢看热闹,出了什么事他就要看个究竟。往往一件事情看到剩下最后一个就是他。因此,在他进行创作时,他所看到的沅陵的各种民俗文化便跃然纸

上。

归纳一下,在他的作品中,展现的沅陵民俗文化有婚丧祭祀文化、服饰文化、巫傩文化、龙舟文化、圩场文化等等。这些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为他的作品增添了很多魅力。本文将撷取其中的一斑——巫傩文化来一窥那个年代的沅陵真实的风俗概貌。

遍览沈从文作品,最多的是以无所不在的姿态出现在他的与湘西有关的很多作品里的湘西巫傩文化。这和他在沅陵生活了很长时间,沅陵地方特有的宗教信仰习惯对他的影响有关。

有一句话叫做“无沅陵不湘西”,沅陵自古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从事巫傩文化研究的林河先生在《中国巫傩史》中这样描述沅陵:在中国巫傩文化盛行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巫教“辰州符”的发源地——湖南辰州府(今沅陵,古为湘西、黔东、鄂西南的重镇)自古就是一个苗蛮夹杂,山高林密,民风彪悍,“巫文化”盛行的“神秘王国”。

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下,沈从文就自然在有关湘西的作品中对沅陵的巫傩文化进行了很多的叙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散文《沅陵的人》。

在《沅陵的人》中,他详细描述了“辰州三绝”——“辰州符”“赶尸”和“放蛊”中的“辰州符”和“赶尸”。

辰州符又称“灵符”“桃符”“神符”。因为符是辰州(今沅陵)地区的巫师们首创,故名“辰州符”。辰州符流传极广,海内外众多的符咒书籍均以“辰州符”为名,可见其影响之大。

在沈从文的描述中,“辰州符的灵迹,就是用刀把一只鸡颈脖割断,把它重新接上,含一口符水,向地下抛去,这只鸡即刻就会跑去,撒一把米到地上,这只鸡还居然赶回来吃米!”

这“辰州符”还可为正在流血的伤口止血、被鱼刺卡了可用一碗符水打卡等等,在沅陵,不仅巫傩法师会用,大多数年长者都会使用其中一二,据说民间很多妇人都会使用。总之,在沅陵的传统里,这个“辰州符”作用巨大,保护万物要“符”。

比如说,在家禽,家畜的饲养场地贴符,能确保六畜兴旺;在作水稻秧田和蔬菜苗地贴“符”,能确保种子不烂,出苗粗壮,虫鸟不侵,五谷丰登;兴修桥梁贴“符”,能确保过往行人安全;狩猎场地贴符,能确保野兽不乱跑,满载而归;生产工地贴“符”,能确保妖魔鬼怪不作乱,生产安全等等。

然而更神奇的是,这碗符水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作品提到当地一个阙姓“有道之士”跟人讲述自己“赶尸”这门绝活时用的还是“辰州符”那一碗水。

“这个有道之士家中神主前便陈列了那么一碗水,据说已经有了三十五年,碗里水减少时就加添一点。一切病痛统由这一碗水解决。一个死尸的行动,也得用水迎面一洒。这水能由昏浊与沸腾表示预兆,有人需要帮忙或卜家事吉凶的预兆。”

这个道之士还煞有介事地向人讲述了他亲自赶尸的经历:“那是我一个亲戚,在云南做官,死在任上,赶回湖南,每天为死者换新草鞋一双,到得湖南时,死人脚趾头全走脱了。”

在沅陵,对于赶尸现在仅留一些民间传说,个别巫师虽说自己能做此法术,但也没人愿意让亲人遗体曝晒于阳光之下,所以对此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现在仍然常见的是封尸。在沅陵很多地方,为了选一个出殡的好日子或为了表示孝心,时常会将遗体停放在家数日,多的曾经达到一个月。经巫师封治后,即便是在暑天尸体也不会发臭。

还有一绝便是“放蛊”。沈从文虽未在《沅陵的人》中提到过,但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很详尽的叙述。

对于沅陵的这种巫傩文化,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迷信,但是沈从文却不这样认为。沈从文在《湘西》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地的各种“画符捉鬼荒唐不经的传说”早已“消灭无余”,外人对其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其神秘处感到好奇,却不能领略到其中杂糅神性和魔性的艺术魅力。

在沈从文看来,真正的神秘处不在这些巫术传说,而在于这些传说存在于人民的浪漫情绪和宗教情绪中。而且他认为正是在这种楚地巫傩文化盛行的宗教氛围中,沅陵人才以一种和谐、自然、开放、野蛮的状态生活着,处处显出生命的朝气和活力。而无处不渗透着这种文化的沈从文的有关湘西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充满着浓郁的地域特点、神秘韵味,也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文化氛围。

三、沅陵巫傩文化的现状

沅陵地处武陵山区,自然环境极为封闭,由于高山大河的阻隔,经济环境也极为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人文环境反而极为宽松,也因此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巫傩信仰。沅陵这种巫风繁盛的特点孕育了当地浓郁的巫傩文化氛围。这个文化体系充满了浪漫的激情,保留着绚丽多彩的南方远古传统,残存着强有力的巫术宗教,充满着奇异想象的神话传说,所以既鲜艳又深沉,既炽烈又丰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沅陵巫傩文化也经历了由盛及衰的历史变迁。现如今,巫傩文化现在已演变为傩戏和傩技存在于沅陵的很多乡镇。而且还分为玉皇和元皇两大教派,经常在各乡镇演出,在表演中,还包括了傩戏和以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滚刺床为主要内容的傩技。

为了保护这一文化现象,2006年,沅陵辰州傩戏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辰州符亦被列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历史以及文化价值也将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1]林河:《中国巫傩史》,花城出版社[M],2005年.

[2]沈从文:《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M],1984年.

(作者单位:中共沅陵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沅陵湘西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沅陵“学治”文化价值探析
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
湖南沅陵一中芸庐文学社作品展播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