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2014-12-12◎王

参花(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手机游戏受众传统

◎王 茜

浅析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王 茜

手机自身既是具备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讯技术平台,同时还是兼具跨媒体传播功能性和可移动性的媒体平台。通过手机媒介载体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文化趋势。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有了新的路径,并且这种路径的互动模式、反馈机制、便捷特性较以往传播渠道更为高效。今后,如何更为有效构建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平台,还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手机媒体 传统文化 传播

一、借助手机新媒体,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1.手机微博

手机微博可以在发心情文字的同时发布图片或声音视频。并且,皆可转发、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稍有不同的就是,二者的上网终端有所区别,媒介体验也不尽一致。但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手机微博还是电脑网页微博,都具备碎片化文本语言特征,且这种特征已经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这种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当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后会产生一种独特效果,使广大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发感兴趣。

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微博开展“微拜年”活动,这一行为方式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践行。微博发拜年信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祝福,这一行为方式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仪式感,还和新媒介传播特色密切相关。此外,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手机网民也可直接通过手机微博参与相关的线上线下互动。可见,手机微博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开辟了独特新路径,且这种路径易获得广大受众认可。

2.手机游戏

一部由好莱坞出品的《功夫熊猫》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英雄主义文化宣传得淋漓尽致。可见,视频融入传统文化再向广大受众输入后,更容易被接受。

手机游戏属于手机视频的一类,当前,不少手机游戏的开发方都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移植入游戏场景画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装饰等方面。甚至,有的手机游戏直接套用了中国古典精粹文化中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远古神兽等神话故事资源。通过手机游戏为受众提供一个接近和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视窗,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发与延伸。

3.手机音乐

目前手机音乐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的手机彩铃,彩铃业务由用户自由订制,订制时会产生一定资费或免费;二是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通信终端,以WAP、WEB、APP等网络接入方式获取音乐资源。手机音乐带给广大受众以全新的视听体验,当前不少手机音乐播放器还提供手机唱K功能,支持随时随地播放、搜索、下载歌曲,提供在线音乐MV播放,甚至轻轻摇晃手机就能切换到下一首歌曲……受众携带一台小巧手机出门,随时随地可享受“微家庭影院”的视听音效,手机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当前手机音乐市场中还较为少见。但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音乐铃声的正式上线,为手机音乐市场刮来一阵清新之风。

4.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作为新兴“数字报纸”,将传统纸媒的权威可读性与手机移动接收的便捷性优势整合到一起。手机报与其他媒介有着较大区别的是,它有着相对固定的用户群,有利于手机报及时将精彩内容传递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点对点式”的即时传播。

二、手机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

1.打造语言风格审美新范式

当前,由于传统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报道形式还较为单一,未能全方位调动起受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形态的一种,更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构建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范式的多重有效宣传渠道。

2.融入当前流行的“微元素”

以往,传统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时,行文大都篇幅冗长、文风平淡。而今,各种“微元素”广泛流行于新媒体网络平台,具有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等特性。在手机媒体方面,“微元素”的流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从具体方面来看,“微元素”可以是单幅图片(包括摄影图片或漫画图片、动态图片)、单个音视频等等。

当前,无论是在手机微博平台,还是手机音乐、手机报等平台,皆可支持图片、视音频链接。以手机微博平台的图片博文为例,无需过多修饰,仅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图片,配上少许解释性文字,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各方关注。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裁剪”为更适应当前受众喜爱的“微文本”,更容易吸引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

3.增强受众的互动交流和反馈

借助手机媒体,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效宣传,还需做到增强手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尤其还需开展调研受众对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反馈的调查。如此,有利于手机媒体在今后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时,满足受众媒介内容期待和需求。具体开展措施,如在手机报板块中增添“读者留言”互动板块,增大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1]丁士,真才基.应对手机媒体的挑战[J]. 理论前沿. 2006(01)

[2]施玲,陈逢吉,吴语兮.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初探[J]. 电视研究. 2009(09)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手机游戏受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让手机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渠道
手机游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