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浅谈

2014-12-12嵇娟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

嵇娟

[摘 要]本文将以青铜礼器复原陈列的内容设计为例对陈列内容设计进行分析,主要对陈列主题与框架的确定,展品选择、分析,陈列内容设计的观众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复原陈列;内容设计;青铜礼器

无论哪一类博物馆,展览都是其与观众交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最具博物馆特色的精神产品,它的优劣对博物馆的吸引力和观众的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展览质量的优劣除了与展品有关外,陈列艺术设计的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陈列艺术设计作品一定会增加展览的吸引力。内容设计是陈列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是一个以文字和展品为载体的创作过程,下面本文将以青铜礼器复原陈列的内容设计为例对陈列内容设计进行分析:

一、陈列主题与框架的确定

1、确定陈列主题

陈列是博物馆功能实现的基础,而陈列主题的确定是开展陈列工作的首要步骤。“陈列主题,就是建立以文物、自然标本为基础的、配合以必要的辅助材料,并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完美的艺术形式所展示出来的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定客观内容的综合的形象体系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是陈列的核心和灵魂。”(1)“陈列中的所有文物、展品、图片、文字等等,都在主题的支配下有机地存在于一个整体中。”(2)通过对所有陈列内容的最准确概括、对所有文物、标本的最本质认识,提炼出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思想体系,使之始终贯穿于整个陈列中,这就是陈列主题,主题是陈列的灵魂和核心。

青铜礼器反映了以青铜器为载体的中国古代礼制的特征和发展历史,因此,青铜礼器复原陈列必须尊重历史,突显青铜礼器的本质特征;青铜礼器又反映了古人艺术实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美的本质,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教育;青铜礼器同时也揭示了古代青铜铸造等的科技发展。因此,青铜礼器复原陈列的主题应该是综合这些因素,有选择、有侧重的表现。

2、确定陈列框架

框架结构是整个陈列的支撑骨架,是实现主题定位最关键的一步。框架结构包括展示重点、展示风格、展示节奏、展品组合等,因而,确立了框架结构,也就确立了陈列的大势,一个优秀的框架结构是陈列成功的基本条件。

“框架结构是对陈列内容的概括和提炼,一个优秀的框架结构必须具备主题鲜明、条理清晰、风格独特等特征。”(3)青铜礼器复原陈列的框架结构要紧紧围绕“青铜礼器复原陈列”的主题来构建,整个框架围绕一个目的说话,繁而不乱,让人一目了然。青铜礼器陈列主要分为两个单元,即青铜礼器复原陈列和冶炼铸造工艺复原陈列,其中礼器复原陈列下又分为单体礼器、礼器组合、礼器使用场景三个小层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相互呼应,共同揭示主题。每一个陈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框架结构要充分体现个性,以新颖的构思,独特的气质,独到的魅力赢得观众,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展品的选择、分析

1、展品选择

陈列的主题确定后,就围绕这一主题选择合适的展品。“不能随便拿来一些实物展品摆放(放在展台上或展柜里),而一定要精挑细选,选择那些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实物来作展品,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才能打动观众。”(4)

青铜礼器展品选择要注意以下三原则:

典型性原则:对于适用于相同主题的展品,通过比较、筛选出青铜礼器中最具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藏品,同时对于同一组展品,分清彼此的主从关系或者并列关系。

适当原则:某些重点的青铜礼器展品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对于很多主题的表现,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青铜鼎既可以单个陈列,可以组合陈列也可以放置于复原场景中陈列,那么为其找到最为适当的展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最佳效果原则:陈列工作应侧重于判断展品和陈列内容、主题之间的关系。对于入选的青铜礼器要反复研究和比较,以期发挥展品最佳的展示效果,这也是衡量内容设计工作质量高下的因素之一。

2、展品陈展分析

展品确定后,应注意展品如何组合,使之合理地陈列,达到最好的陈列效果,还需要对文物、资料、图片、设备等如何组合做出详细的研究分析。根据陈列主题和内容把各个展品组合、编排起来才能构成系统的博物馆展示,才能借此来反映陈列主题所要表现的有关文化、科技或历史内容。

(1)青铜礼器展品组合分析

展品组合的研究目的是力求在相同展品的条件下,寻找最切合主题和内容,发挥最佳的展示效果。其意义在于既是反映陈列设计内容设计水准高低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形式设计的指导依据。

(2)青铜礼器辅助展品分析

“博物馆陈列以文物标本为基础,同时需要有一定的辅助材料,称为辅助展品。”(5)主要包括:地图、图表、照片、拓片、模型、沙盘、绘画、雕塑等。辅助展品并不是用来填缺补位的,好的辅助展品是对展览主体的补充、烘托,一种恰如其分地延伸与诠释。青铜礼器辅助展品若组织合理,设计到位,可以在陈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大大增强陈列的内容含量和艺术感染力。因而对于辅助展品的选择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三、陈列内容设计的观众分析

复原陈列有很多相关因素,除了场地、资金、藏品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观众。陈列设计应该是全面考虑观众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等诸方面的综合性设计。近年来伴随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多,博物馆观众是一个相当广泛和庞杂的群体,这个群体由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人们所构成。青铜礼器复原陈列面对这些参观目的、鉴别能力、审美水平有着巨大差异的观众,必须打破“中国博物馆的历史陈列是从书本上搬来的……中国博物馆是墙上的书。”(6)改变呆板的博物馆陈列现状,做到雅俗共赏,让绝大多数观众能够看得懂、喜欢看。因此,在进行青铜礼器复原陈列内容设计时,应当以观众为本,让观众认识、理解古远的青铜礼器为陈列设计的原则。

首先,青铜礼器复原陈列内容设计必须考虑到观众的信息承载能力。观众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感觉系统感受的信息太多,如陈列内容包含的陌生信息太多,信息量过大,感觉就会超负荷,很容易感到心理和视觉疲劳。因此,内容设计必须考虑观众的信息承载接受能力,信息量不宜过大。

青铜礼器本身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就是比较陌生和遥远的,因此,对于信息量的把握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把握不当就很难达到陈列的目的。因为观众不可能对所有展品都保持高度的注意集中状态,所以在陈列内容设计中要特别彰显重点展品,把观众的注意引导到重点的实物展品上来,非实物展品只起辅助表达的作用,目的也是为了调动观众的参观兴趣,使其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在重点实物上。因此,在青铜礼器复原陈列中对注意点的把握要适度,注意点过多,会使观众因过度的注意集中而产生疲劳;注意点过少,则会使观众被其他非相关刺激所吸引,从而产生注意涣散。

其次,青铜礼器复原陈列文字说明要考虑观众的认知特点。文字说明有助于引导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展品有较全面的认识。我国许多历史博物馆的文物陈列都以展示文物的物理形状为主,缺乏对文物内蕴知识的阐释,对文物的文字介绍往往仅限于名称、年代、出土地点、馆藏单位卡片式的简单说明。这种古板枯燥的教科书式的说明文字容易使观众反感厌倦,有的观众甚至对其“视而不见”,因此,有些文字说明只能流于形式而徒成摆设了。

文字说明的功能正在于传达与补充展品信息的作用这就要文字说明必须具备准确、精当、通俗、艺术的特征。很多文物名称和铭文中的文字大多早已成为“古文字”,诸如“青铜簋”、“青铜觚”、“青铜甑”等,有些普通观众连最起码的器物名称都认不全,更谈不上通过展品获取知识了,在对这些展品的进行文字介绍的时候,就要尽量通俗,并加注拼音。在说明文字的设计时,既要考虑观众走过的速度,即他有多少时间看说明,又要考虑内容多少才算合宜。信息量是否会因为过多而使观众不耐烦,过少又是否会达不到说明的效果,因此,文字说明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适量的文字说明能帮助观众在轻松的的状态下更好地全面了解展品。

注释:

(1)任万举:《论博物馆的主题陈列》,《博物馆学参考资料》下册,第129页

(2)周小庆:《关于陈列的“内容与形式”几点思考》,《中国博物馆》,2004年01期,第48页

(3)周筠:《陈列内容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规则》,《中国博物馆》,2002年02期,第41页

(4)林福厚、马卫星著《展示艺术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5)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6)王殊男:《从“墙上的书”到复原陈列》,《东南文化》,1992年02期,第304页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
师范类高校舞蹈课程中对学生节奏意识的培养研究
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探讨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谈博物馆引进展的“再加工”——以安徽博物院引进展为例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苏教版新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