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提升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研究

2014-12-12李成文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1期
关键词:战斗力部队灾害

李成文

(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鹤岗 154100)

关于如何提升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研究

李成文

(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鹤岗 154100)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消防部队当前灭火救援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官兵年轻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缺少“灭大火、打恶仗”的经验。如何提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已成为当前消防部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就此方面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进行研究。

提高 消防 灭火救援 实战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各种大型商场、工厂、煤化工企业及大型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增多,于是消防部队也从以前单一的灭火工作成为如今的多功能队伍,救援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不断提高,都是对消防部队作战能力的挑战。面对越来越多的急难险重任务,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队,必须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 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现状

1.1 承担任务的艰巨

现代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化应急救援工作的多样性,对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摆在消防部队面前的全新课题。

(1)灭火救援事故发生的频率加快,任务日益繁重。根据调研近年来,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火灾及各类灾害事故多发、频率加快,消防部队所担负的灭火应急救援任务面临艰难险重的困境。目前消防部队火警调度采用联动的方式,按照等级力量调派方案,一地发生火灾,辖区中队和邻近中队要同时赶赴现场,在确保火灾能够及时扑救的同时也加大了各中队的出警次数。

(2)火灾、灾害事故规模扩大,灭火、应急救援力量急需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燃气得到普遍使用,城乡工业化、市场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可燃、易燃物质不断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瞬间扩大,形成燃烧猛烈的局面,往往一处火灾需要多队增援。随着高层建筑和煤化工、石油化工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给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本人所工作的地区黑龙江省鹤岗市目前共有高层建筑62座,其中5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有21座,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有8座。最高建筑是向阳区金座大厦A、B栋,共有29层,建筑高度达到98.97米。煤化工企业储存了苯、氨、煤气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油库、加油站、电厂、选煤厂的汽油、柴油储量也越来越大,支队“灭大火、打恶仗”的能力也亟待加强。

(3)火灾危险程度升高,消防队员的防护能力亟待加强。现代火灾涉及到高层、地下建筑、石油化工、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建筑密集区等,火灾形势瞬息万变,烟雾毒性大、火焰辐射热强、建筑物随时坍塌、燃烧爆炸现象瞬间发生等不安全因素对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消防事业的发展,消防部队的装备配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辖区各中队的装备器材都按照铁军中队评定标准进行了配备,但是如何在实战中提高防护能力,确保各类装备能够用到实处,充分发挥其效能也是目前消防部队需要解决的问题。

(4)应急救援形式多样。随着各种新工艺、新设施、新产品的投入使用和自然灾害以及公共突发事件严峻形势,消防队伍的作战任务已从过去的火灾扑救单一模式拓展到抗旱救灾、洪涝抢险、排除爆炸、洞穴坍塌救助、道路交通救援、空难现场施救等各个方面。消防部队必须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立足实战开展训练工作,确保各类急难险重任务的完成,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5)社会消防能力的制约。近年来,消防工作虽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明显进步,但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矛盾,仍是制约公安消防部队战斗力提升的根本性问题。一是消防规划制定、调整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市区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城镇体系的完善与合理布局已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一些地区消防规划编制不及时,滞后于城乡总体规划和区划调整的步伐,有的甚至在总体规划中缺少消防内容,有的对消防内容规划不具体,不能有效指导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由此造成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二是社会消防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当前火灾形势的需要。建设速度缓慢,已建的设施维修保养不及时,规划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水平需要加强。三是社会对消防工作认识不够,许多市民都存在侥幸心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虽然消防部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但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1.2 官兵实战经验的缺乏

(1)灭火应急救援指挥员素质不高。支队、大队、中队、班四个层次的灭火指挥员,构成了消防部队自上而下的灭火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是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支队、大队、中队三个灭火指挥层次上,因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应急救援的需要。从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以部队院校和地方大学生干部为主,部队成长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的干部在全市消防部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地方大学毕业的学生干部灭火应急救援经验不足。因此,干部的生长培养体系上有待于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学历较高的干部和专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又不得不离开基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2)缺乏“灭大火、打恶仗”的能力。大多数城市火灾形势相对稳定,主要以居(村)民住宅、垃圾及废弃物、柴草堆垛火灾为主,基层官兵“灭大火、打恶仗”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官兵实战能力的缺乏,不能适应目前城市发展的需要,战斗力水平特别是实战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灾害事故不能很好的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一旦发生规模较大的火灾和处置难度较大的救援,对全体官兵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2 如何提升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2.1 加大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

培养雷厉风行和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为提高灭火救援综合能力打造消防铁军奠定坚实的思想和作风基础,消防部队官兵不分日夜守候在执勤岗位上,战斗在灭火及抢险救援任务的第一线救人于水火,解救于危难,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不愧于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强化官兵思想,牢固树立“一切以战斗力为标准”的信念,真正在工作的指导思想、统筹谋划、部署落实、执勤备战、组织训练、学习教育、队伍管理、后勤保障、防消结合、检查考核等方面,一切以灭火救援实战为背景、以巩固提高战斗力为前提,无条件地突出灭火救援在部队各项工作中至高无上的“主业”地位,自觉地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坚决摒弃克服一切阻碍和不适应战斗力生成提高的主客观因素,真正坚持面向火场、面向实战,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全面发展、统筹兼顾,精简高效、真抓实干,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巩固提高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引导教育官兵“牢记强军目标、现身强军实践”,不断提高官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认真开展理论研究

在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着眼于现代火灾、灾害事故处置和未来灭火救援需要,根据本辖区的实际特点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理论自学、集中研讨、论文交流等形式重点学习高科技基础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因知识不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突出问题。如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毒害机理以及防护措施、可适用的灭火剂、事故处置方法及软件管理知识;新装备结构原理、技术性能、操作程序、维护和保养及操作运用知识;辅助决策的火场组织指挥原则、程序和火灾特点、扑救对策、注意事项以及救人、破拆、供水、堵漏、毒物输转等技术措施。

2.3 深入开展执勤岗位实战化练兵活动

灭火救援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影响消防部队对外形象和权威性。消防部队要始终贯彻练为战的法则,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从难从严摔打部队;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象、作战环境,练谋略、练指挥、练战法、练作风,掌握过硬本领,提升实战水平;下功夫学习新知识、驾驭新装备、掌握新技能、研究新战法,以实践创新推进消防部队建设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形成战斗力。各基层中队要按照总队下发的执勤中队日常实战化训练考核及评判细则扎实开展训练工作,立足于实战,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

2.4 强化攻坚、精良装备的配备和应用

无论在火场,还是在灾害事故救援现场,能否成功战胜火魔或灾害事故,装备精良是关键,装备应用是核心。因此,消防装备的配备应用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事故的“利剑”。装备的配备应立足于执勤中队担负的具体任务和辖区保卫对象的灾害特点,结合装备的功能进行合理配备。配备装备后,关键是要让装备在实战中发挥效能,研制适应装备特点的模拟训练设施,开发提高训练成效的训练科目,力求技术操作的精确性,让操作从会到精、从精到专,使装备训练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要重点围绕装备功能的检验开展应用训练,并通过训练使官兵掌握在什么灾害现场用什么装备,真正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

2.5 加强本地区各种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席和演练

要充分整合本地区各种社会救援力量,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以政府名义建立社会灭火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明确各种社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分工及调动方式,要建立社会力量网络系统,对本地社会救援力量做好详细统计,对人员、装备、车辆类型、大型机械装备及联络人、联络方式详细备案。同时,要明确调度方式,落实调集人员,对现场指挥程序要做出明确规定,平时加强联系,定期开展协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情况,可以随时调动,并根据辖区主要灾害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并按照预案最大限度的贴近实战开展熟悉演练工作。

2.6 强化战训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战训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培养和造就战训人才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抓紧抓实,着力建设指挥型、参谋型、专业技术型和实用型战训人才四支队伍。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保留四个环节,着重强化灭火救援一线业务与骨干培养工作,培养能干、会干、肯干工作的班长骨干、业务精英、灭火救援能手,有效的保障灭火救援一线战斗力,从而提高部队灭火救援能力。

[1]张青婵.当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0(4):1272-1273.

[2]石祥,邱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5):2509-2512.

[3]商靠定,洪航,李博 等.层次分析法在消防队灭火救援战斗力评估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5):3389-3390.

猜你喜欢

战斗力部队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俄部队军演
“和”文化激发偏远井站战斗力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儿在部队又立功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动物军团的战斗力
老部队
战斗力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