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子云:为“衢”问“路”

2014-12-12徐建平

团结 2014年2期
关键词:衢州市衢州航运

◎文/徐建平

(徐建平,民革衢州市委会机关干部/责编金绮寅)

1982年,张子云走上工作岗位,在当时衢县公路段上班,两年后她考入衢州民革市委会成为一名公务员。又过了14年,她被增补为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也许是第一份工作与 “路”相关,张子云总会时常有意无意的关注衢州交通发展,特别是在成为政协委员后,她深感责任重大,在履职中把为 “衢”问 “路”作为了自己的参政议政之路。

我们的交通要配得上 “衢州”的城名

大路即 “衢”,四通八达。衢州位于衢江之畔,是浙赣闽皖四省边际城市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 “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优越的区位优势显而易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衢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公路、铁路、民航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水路交通的发展水平与之相比却存在相当差距。在衢州,水运年货运量仅4万多吨,不到全市运输总量的1%。被称为衢州 “母亲河”的衢江是钱塘江中上游的主要干流,其航运历史悠久,明清之时曾水运繁盛、商贾云集。随着社会变迁,曾经的繁荣逐渐衰落,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兴建水电枢纽及河道取砂乱挖乱采等原因,沿岸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富春江水电站大坝的建成,其船闸对航道的阻碍更是成为制约衢江航运的巨大瓶颈,曾经从衢江到兰江再到富春江最后到钱塘江的一条完美水道就此停航。作为钱塘江源头的衢江,竟然通不到钱塘江,令人大跌眼镜;作为守着黄金水道的衢州,竟然不能发挥水运的巨大效益,着实令人惋惜。

衢州水运四通八达,上游可至鄱阳湖,下游可达杭州、宁波,若能复航,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进一步汇聚于此,有利于衢州山区资源开发,使衢州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断提出,水运运量大、价格廉、能耗低、排放少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实现衢江航运复兴的机会终于来了。一直关心衢州交通事业发展的张子云,敏锐地关注到新气象,立即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她前往钱塘江中上游衢州段航运开发起点工程红船豆枢纽及船闸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实地调研——这是浙江首个航电结合项目,也是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运开发建设项目的第一个开建工程——认真听取工程专家的情况介绍和困难说明,在掌握了整个工程全貌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了航运复兴工程面临的复杂问题和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撰写了 《加快衢州航运复兴工程,实现衢州 “通江达海”》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市政协六届一次全体会议。

该篇报告被选为大会口头发言。张子云在市主要领导和全市政协委员面前,深刻阐述了衢江航运复兴工程的重大意义和价值,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衢江航运复兴工程存在的区域协调和部门协调两大难的问题。在张子云看来,衢州的交通发展要配得上 “衢州”的城名。水陆空全方位运输方式的打造能使衢州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 “衢”城,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运输格局。在当前形势下,全力推进衢江水运建设、提高衢江水运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构建衢州综合运输体系、助力衢州经济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必须牢牢把握住。张子云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市级相关部门关系及落实沿线各县 (区)政府的职责,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在航电综合开发、综合管理、防洪科学论证及建设、征地报批、移民规划、项目审查等方面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实行市级部门与省级相关部门对口联系责任制。同时,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及时有效地与上级主管部门疏通衢江航运复兴工程的相关事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营造统一、高效、务实的开发建设环境。针对资金筹措难、综合开发难等困难,张子云也在报告中提出了中肯而务实的意见和建议。

市领导和政协委员们对这篇 “及时”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市长尚清说:“重提航运复兴,意义非常重大,它事关衢州与浙江省海洋经济建设战略的紧密对接和融入,事关衢州发展理念的更新。我们可以将之作为物流的黄金走廊、重要的旅游景观加以建设。”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通航工程各项工作得到了全省相关县市区的协助支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为衢江的通航工作而忙碌。2011年12月,安仁铺枢纽工程破土动工,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同时,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兰江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也全面铺开。可以预见,冷清了几十年的衢江航线将恢复往日的热闹。随着浙江中西部发展战略和衢州市“全面确立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地位”战略的实施,衢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速。

我们的交通要对得起衢城的百姓

2013年1月5日,节气小寒,天气雨雪。一大早,张子云到车站等公交车去上班,但那天的公交车并未准时出现,连个影子都没有。寒风中候车的人越聚越多,但就是不见一辆公交车。怎么回事?!最后从新闻中才得知,衢州的公交车都停运了,当天全市市民的出行都受到了影响。

“肯定有情况!”张子云第一时间赶往市交通局和市公交总公司了解情况:原来是公交驾驶员们因不满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等原因而提出了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等诉求,但诉求未能得到公司管理层答复,因此集体停运。

停运事件让张子云将目光聚焦在了衢州市内的公交发展问题上。虽说集体停运发生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们的诉求未能得到满足,但深层原因还在于衢州的公交发展存在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如何进一步完善公交调度方案,如何统筹调配公交车驾驶员资源,如何科学安排公交线路、确保城市公交正常运行,如何畅通诉求渠道、改善驾驶员待遇,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这些都是事关衢州公交发展的问题,需要整体部署、系统规划。之后的几周时间里,张子云带着问题,多次深入调研,与运营第一线的驾驶员及公交公司当面交谈,与市政府有关部门不断沟通,充分了解衢州公交发展现况。在摸清情况之后,张子云向衢州民革市委会主委欧阳建华汇报了基本情况,并提出递交提案解决该问题的建议,领导给予她充分肯定和支持。很快,张子云就完成了一篇题为 《发展公共交通,建设 “最美”之城》的调研报告。报告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运营管理、公交发展规划、公交发展现状及能力、公交从业人员的待遇等方面都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在2013年2月召开的市政协六届三次全体会议上,该报告被选为大会口头发言。民革衢州市委会的欧阳建华主委亲自上台发言,详细分析了衢州市公共交通存在的各种严重而紧迫的问题,提出了确立“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做好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增强运营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等一系列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市委市政府对建议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开展解决衢州公交发展问题调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主持召开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课题研讨会,就实施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出要求。市政府先后开展了衢州市区公交站场、线网布局、公交专用道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3年专门编制了 《衢州市区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 (2013-2020)》,明确保障措施,确保衢州的公交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在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上,张子云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她说:“公共交通是民生大事,是为全市老百姓日常出行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重要途径,要切实为市民切身利益着想,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公交事业优先发展。我们的交通要对得起衢城的百姓!”2013年7月,衢城首条公交专用道建设工程开始实施,10月建成从蝴蝶路口到文昌路口总长度为双向13公里的公交专用车道,11月市区第一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入使用。市政府还在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及提升运营服务质量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构建国有资本经营城市公交发展的格局,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市公交集团公司建成了职工食堂,为驾乘人员和修理工布置了中午休息用房等,建立起公交员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稳定了公交队伍。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衢城的公共交通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衢州市打造 “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和 “最美之城”贡献出更多的力量,而这离不开张子云最初的奔走与建议。

衢州的发展之路要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欠发达的衢州如何发展?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张子云的心。张子云思考着、探索着、呼吁着,努力为衢州的发展建言献策,为衢州的未来问 “路”求道,为脚踏实地地走好衢州发展之路而努力探索。

除了交通发展,旅游规划、产业转型、特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养老、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张子云都在涉及。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张子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她先后撰写大会发言20余篇,调研报告40余篇,提交个人提案80多件,有6篇大会发言被评为优秀发言,8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其中,《关于尽快谋划衢州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发展的建议》、《建议设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制度》、《关于对西安门大桥延期全封闭施工的建议》等意见建议被采纳落实。提案数量多且质量高,让人仰视,无怪乎被媒体称赞为衢州的 “提案大王”。2006年张子云被评为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又被评为民革全国优秀女党员,获得了极高的荣誉。

做好一名政协委员,是张子云多年尽心履职的精神动力。张子云的人生道路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政协的舞台上光荣履职,为衢州未来的发展继续问 “路”!

猜你喜欢

衢州市衢州航运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衢州烂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