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 建立首都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2014-12-12《北京观察》报道组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北京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利用好、延续好奥运志愿服务的丰硕成果,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科学发展,更好营造首都互助协作、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成为共青团北京市委奋斗的目标和研究的方向。
为此,共青团北京市委2009年提交了第3003号《关于建立健全首都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提案》,认为解决此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
进一步完善市级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议按照《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规定,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北京志愿者协会的优势,加快建立统筹规划、共同参与、协调推进的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通过成立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等方式,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合力。
提案点评
趁2008奥运东风,提升首都志愿服务水平,这个提案由团市委提出,恰如其分。建议有条有理,从制度、队伍、项目、政府的资金支持等,很全面,很准确,但行文的格式缺乏提案所必须具备的三段式:案由、分析、建议,如果从理由和分析方面入手,再提出建议,那就显得更为妥当、有理有据。郭耕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做好志愿者组织体系与队伍的长期化建设,建议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协会,进一步完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同时把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民间志愿者组织,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通过有效措施将170万奥运志愿者保留下来,在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的同时,积极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
大力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奥运志愿服务“6+1”的工作格局,为志愿服务的长期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建议结合北京当前工作实际,围绕环境保护、健康卫生、大型赛会、交通治安应急服务等领域开发公益实践项目,加大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的开发、管理和服务力度,将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成为展现北京文明的窗口,将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成为汇聚广大志愿者力量、服务首都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
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力度。志愿服务事业的日常化、长期化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扶植。建议政府在每年的公益性财政支出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设立基层专职管理服务岗位,更加有效地组织志愿者开展基层志愿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关心服务志愿者,切实维护志愿者的各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