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报道的独特性何以实现
——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采写过程感悟

2014-12-12江仲俞

中国记者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甘祖昌老伴典型

□ 文/任 辛 江仲俞

典型报道的独特性何以实现
——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采写过程感悟

□ 文/任 辛 江仲俞

邹韬奋说:“刊物要有个性,要有创造精神。”追求新闻的独特性,是新闻理论探讨的话题之一。记者在采写《老伴》一文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种“独特”何以实现?

重大典型宣传,往往习惯了“兵团作战”、全媒体介入,虽然眼球效应有了,却少了心灵感应,受众印象不深,传播效果不佳。2013年5月以来,《江西日报》持续一年多时间深入报道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好评,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江西重大典型宣传的成功范例,并入选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书。而2013年7月12日推出的《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是追求独特性的结晶,是用报告文学形式讲述甘祖昌夫妇故事的唯一作品,是最早揭示甘祖昌精神是龚全珍精神重要源头的力作。《老伴》一文以其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独辟的路径,被评为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受信息碎片化和快餐化的影响,能否在客观性的前提下秉持独立精神,是对记者的考验。不可否认,一些记者为求快而少思考,为交差而形而上。这些缺失,在大型典型报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重大典型大多由上级宣传部门确定、发布,记者受命采访,人还没接触到采访对象,事迹材料就人手一册了。有的记者没有与被采访对象聊上两句,就拿现成材料剪接拼凑。这样的采访出不了精品,这样的采访活动是典型报道中典型的形式主义。

第一,采访过程,“特立独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范长江说:“不亲自经历的事情,每每不容易了解那件事情的真相。”独家是媒体的追求,随大流的采访,得不到独家报料。

采访龚全珍同志的同行,有一个相同感受:龚全珍老人年过九旬,尽管身体硬朗,思路清晰,但为了她的身体健康,同行们都尽量不去影响她的休息和生活,能侧面了解的就侧面采访,能从材料上了解的就直接引用。

我们也意识到这一点,在采访技巧和时间安排上,尽力做到了有别于人。一是随意采访,回避很正式的“一问一答式”。龚全珍老人豁达、风趣,如果跟她对话“程式化”,她的话匣子不会打开。如果跟她聊家常,聊读书,聊养生,她的兴致就会很好。二是流动采访。我们利用老人早饭后散步的机会,陪着她一起散步,聊天。路人看到我们,以为是老人的亲人;而老人也不受约束,使我们捕捉到了很多独家信息。三是多次造访。2013年5月到6月底,我们三度来到偏远的莲花县拜访龚全珍老人,以至和老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四是“承诺式采访”,与龚全珍老人接触多了,我们了解到她有个强烈的愿望没有实现,这就是出版她多年来整理的资料和撰写的文稿,以便更系统、更全面地宣传好甘祖昌精神,传承好甘祖昌精神。于是我们对老人承诺,一定要圆老人一个梦。

于是,许多记者都想看龚全珍同志保存下来的46本日记,只有《江西日报》的记者看到了;众多媒体都想拿到并整理龚全珍日记,也只有《江西日报》获得了龚老的独家授权。这些扎实、独到的采访,也为后来撰写《老伴》一文,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第二,分析判断,眼光独到。

对采访对象事迹材料掌握透彻、分析深刻、认识到位,是写好重大典型的思想基础;对典型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实质判断准确与否,是评判报道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尺。近百人的采访团来到赣湘交界处的莲花县,这么兴师动众,如此惊扰这位91岁的老人,到底是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认真分析掌握到了一手材料,特别是通过整理数十万字的龚全珍日记,对老人的精神光辉和人格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我们认为,不能只停留在宣传龚全珍老人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韧劲上,不能局限在她回江西农村教书、做好事、献爱心这些“琐碎”的好人好事上,而是要把她和甘祖昌精神放在一起考量,从众多素材中提炼、分析其精神实质。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党性”和“人民性”是龚全珍这一重大典型现实意义所在。甘祖昌是开国将军,龚全珍是知识女性,但他们长期生活在莲花县农村,真切、实在。当官二代、富二代的负面新闻成为舆论场的焦点时,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高贵品质;龚全珍从城市到老区农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博大胸襟,党员干部信服、佩服,可敬、可学。因此,宣传这一重大典型,必须站在“人民性”的高度,才能写好龚全珍,报道好龚全珍。这也是贯穿《老伴》一文的魂。

第三,谋篇布局,蹊径独辟。

好的新闻素材,还要有新闻敏感与表现路径。尤其碰到重大题材时,除了完成规定动作,还应该多做一些自选动作。《江西日报》用最短时间,及时推出16个整版的《龚全珍日记选》,2013年7月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成为江西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读本。

好的路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充分咀嚼第一手素材和龚全珍日记选时,我们意识到,甘祖昌和龚全珍这一对革命夫妻,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远远没有被报道出来,也没有揭示透彻。我们也敏锐地感觉到,这虽然是一次宣传龚全珍同志的活动,但更是再一次掀起向甘祖昌同志学习活动的好机会。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除了写出大量新闻报道和评论后,萌生了撰写报告文学《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的念头,并很快付诸实施。《老伴》的视角,是通过龚全珍之口来讲述她丈夫祖昌的故事,作品看似是在讲甘祖昌,实则是提示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甘祖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是龚全珍老人的本色,龚全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这种精神的实践、传承与发扬。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每一环节的推进,每一步骤的实现心中要装着细化的标准,眼中观察学生的表现,随时丈量标准与学生认知的偏差,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策略,扎实有效指导。

老伴(节选)——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

一首民谣传唱至今——世上有个白求恩,中国有个甘祖昌。将军不做当农民,有福不享爱劳动。有钱不用支农业,毫不利己专利人。

一位诗人由衷赞美——人老雄心在,万难脚下踩。无私便无畏,一心为他人。祖昌精神在,全珍永继承。

一篇文章深情开篇——雨淅沥淅沥下个不停,周围十分宁静。我默默地凝视着老伴的遗像,心潮翻滚。老了。这是80大寿时照的,头发已苍白,眼睛还是那样炯炯有神。嘴巴紧闭,有昔日严肃劲儿,但两颊还是现出了笑窝。笑得那样安详,那样纯朴,那样悠然自得。是会心的微笑,是胜利者的微笑。老伴,你完成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应尽义务,轻松愉快地去了。

和老伴共同生活了33年,虽然他离开我已经27年了,但和老伴在一起的岁月,回想起来仍感到甜丝丝的。失去了老伴之后就更感到过去的日子是那样美好、幸福可贵。

●春天天气多变,一阵乌云遮天,雨点就噼噼啪啪打下来,大家一阵风似的飞跑,避雨去了。我可为难了,那田间小路一走一滑,不小心就摔一跤,越是怕越走不出来。两位好心的老师急忙回来,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扶着我,总算走出了稻田。

——摘自龚全珍日记

1957年,祖昌52岁,我34岁。一家人从新疆回到莲花县沿背村,祖昌由穿皮鞋的军区后勤部长变成田间地头的“赤脚大仙”,早上赤脚出门,晚上赤脚回家。他不穿鞋,孩子们也一律不准穿鞋。这是什么规矩?讲节约把鞋都省了?我茫然望着这一群“赤脚大仙”,不能理解。星期日下午我返校时,老二仁荣向我告状:“爸爸变坏了!”

“噢?怎么个坏法?”

“他不准我们穿鞋,说是要练脚。给我们每人买了个粪箕,每天捡粪,爸爸说肥多粮才多。他捡得真快!我们还没捡上半箕,他就捡满了一箕。他一早上能捡四五箕。他告诉我们狗屎最肥,猪屎第二,牛屎差一些,妈妈你看,这里有这么多狗屎,我去告诉爸爸到这里来捡。”说着就跑了。

一个月前还是新疆城里娃,吃糖都要挑高级的,现在居然变成了江西乡下孩子。望着女儿的背影,回想春播的尴尬,我感慨万千,也若有所悟:赤脚不是为了省鞋,在乡下,不会赤脚走路就无法参加生产劳动。我后悔没早些跟祖昌一块练脚,假如和孩子一块练,也不致出洋相。

沿背村的人说:“你们不认得甘将军吗?好认!瘦高个子,腰板笔直,拿一根没烟嘴的烟筒。袖口有补丁,膝盖屁股的地方也有补丁,一双赤脚,走路飞快,你看到这个人,不用问,就是甘祖昌!”

祖昌跟我讲过一件小事。1962年,他去南昌开会,到胶鞋厂参观,问工人:“听说现在用的原料是海南岛出的橡胶,质量怎样?”工人说很好。祖昌说:“那就好极了,我们就要靠自己的原料嘛。”他又问33码以下的小胶鞋能不能生产。工人说还没有模子,生产不出来。祖昌说:“造小胶鞋是个大事,孩子们冬天没有胶鞋,引起关节炎,问题就严重了。”两年后,这个厂生产出了小胶鞋。

……

《老伴》见报两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看着龚全珍老人,满怀深情赞扬这对“老伴”:“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家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一路艰苦奋斗过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就是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向老阿姨表示致敬!”

第四,语言平实,文风独特。

独特,是相对时下写人物的通病,抑或辞藻的堆砌,抑或空洞的煽情。而《老伴》则是“坚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好的新闻作品,无论是写人记事、景物描绘都会给人以一种异样的语言感受。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语言平实,通顺流利,却又凝练简劲,多姿多彩。邹韬奋说:“在文风上,力求大众化,要尽可能用口语来写新闻,在文字方面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力争让民众看懂和理解文章。”《老伴》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这得益于对龚全珍日记的精心整理,记者较好地把握住了她的语言表述习惯、风格和语感。因此,在《老伴》的写作过程中,能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仿佛就是她自己的话。尤其是文中引用的民谣、龚全珍的日记、老人说的话,以及章节段落的起承转合,都朴实无华见力道,不露痕迹如流水。这也是很多人看到《老伴》后流下眼泪的原因之一。

(作者分别是:江西日报社总编辑、《江西日报》经济部副主任)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甘祖昌老伴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老伴,幸福相伴
“给后代留下革命传家宝”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甘祖昌将军的“遗憾”
唯大英雄能本色——谈采茶戏《将军还乡》甘祖昌人物形象塑造
爱“多事”的老伴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