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马拉松式报道:专访金庸亲属11年

2014-12-12蒋连根

中国记者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师友海宁副刊

□ 文/蒋连根

一场马拉松式报道:专访金庸亲属11年

□ 文/蒋连根

本文作者连续11年跟踪采访金庸及其亲属、朋友,不仅做了不少产生较大影响的报道,而且日积月累形成了丰富的素材,最终成功撰写两部获得市场肯定的金庸外传。这种专注的精神值得年轻媒体人学习。

金庸 人物报道 名人 海宁 副刊

2014年3月10日是金庸先生九十大寿,我托人捎去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刚出版的《金庸和他的家人们》《金庸和他的师友们》,这是我11年专访积累写成的两本人物传纪。在我三十几年的采访生涯中,从1996年开始的对金庸家人的专访,是最费周折、也最考验业务能力的“马拉松”式专访。

逼上梁山 扬名人文化首写金庸

1994年1月《海宁日报》复刊,我担任副刊“海宁潮”的责任编辑。副刊是“本土化”的,名人文化是海宁独特的文化资源,因此成为“海宁潮”副刊的主要色彩。

讲述名人故事,怎么讲?一周一个专题,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可以填充版面?而且一下子能找来那么多的文化人写稿吗?在筹划新栏目方案时,这两大问题让我无法回避。“我们能不能采取一种‘反传统’的手法?”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时任总编辑这句话的涵义:既然在副刊初创阶段,不能迅速集结一大批专栏作家,不如主动出击,让编辑充当记者走近文化人,听他们讲述名人故事。于是,“逼上梁山”的我成了“两栖人”,出门是一线记者;进门是后方编辑,是“海宁潮”的主持人。

访问、写信、约稿、编稿,似乎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因而有了与金庸亲属的近距离接触,有了金庸弟妹的信函,金庸本人也通过秘书与我直接通话。金庸回乡探亲访友,我跟随足迹采访挖掘。

迂回包抄 访金庸弟妹寻亲情故事

1996年11月,金庸学术研究会在海宁成立,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等专家从北京而来,金庸也来了。以文化记者和金庸学术研究会理事的双重身份,我参加了成立大会,第一次面见了金庸。学术交流时,严教授对我说:“海宁是金庸先生的出生地,他从小生活在这里,留下足迹和故事,你是本地记者有这个优势,你可以写写他的故事,写写他的家里人嘛!”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2000年初,我主动辞了副刊编辑,担任专职文化记者,开始寻找金庸的少年足迹和亲情故事。但金庸反对别人写他的传记。对于自己的婚恋、情感、家庭生活,金庸几乎从来对外界避口不提。既然不能直接采访金庸,那就“迂回包抄”作外围采访吧!

1999年9月,金庸旧居“赫山房”修复,金庸的大妹查良琇从临安归来,在落成仪式之后,我特意前往她下榻的宾馆探望。这是一次十分珍贵的见面,她将家事亲情一古脑儿端给了我,还将兄妹们的家庭地址悉数告知。

有了采访路径,此后的数年里,我一一拜访了查良钰、查良琇、查良璇、查良浩、查良楠、查良根等金庸的弟妹,还采访了在金庸家生活多年的金庸的表外甥蒋启霆,与金庸父亲有交往的多名乡亲,将他们的生活和亲情故事全记录了下来。

如此“迂回包抄”,走访,记录,我积累的素材越积越多。至2007年底,我已经完成了对金庸家事的采访,甚至谈得上有一些研究。

释放箱底 聚金庸家事撰写外传

2010年6月,微博上传出金庸“去世”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震惊之余疯狂转发,全然不顾消息的真假。最终当事人辟谣,金庸“被去世”成了微博传谣的经典案例。

这时候,一位资深编辑提醒我说:“你可以将箱底材料释放出来了,是时候了。”他鼓励我立即将素材整理成书稿,选择出版社适时出版,“一个名人,为什么就不能找另外的途径来解读他?比如他的家人故事,用亲情来解读他的精髓,这些不是比出他的传记更有意义?”

从2010年9月上旬开始,我动笔撰写《金庸和他的家人们》,紧接着完成了《金庸和他的师友们》。2014年1月,两部书稿同时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以正版书出版,并列入“名家写真”系列丛书。1月9日,两书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展出,首批各8000册很快订售一空。

歪打正着,写人物特稿积攒成书

从副刊编辑到文化记者,我的职责是为报纸采编新闻,挖掘名人文化的独特资源。采写人物新闻是我的一个强项,公私兼顾偶尔捎点“私货”,将积攒的特稿补充成书,这可以说是我采编工作以外的一个意外收获。说“意外”其实并非意外,收获是颇多的。

其一,“衣带渐宽终不悔,甘为他人做嫁衣”,我们提倡这种精神,但决不是说副刊编辑自己就不要成才。副刊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她栽花种草,出作品育新人,编辑本身也会从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编辑在为新老作家和作者读者服务的过程中,自己也有收获。许多名作家都是当过编辑的。名副刊要有名编辑,而名编辑是指那些既有人品又有作品的编辑,也只有这样的编辑,在作者群中才有影响力,使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愿意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交给他们发表。

其二,记者的采访大多是事先瞄准目标进行的,当然也会有瞄着老虎去、打得兔子回的遗憾;但有时也会有顺手牵羊的意外惊喜,那大都是碰巧遭遇的偶然事件。我所经历的“金庸与徐志摩是一对表兄弟”的采访报道,则属于“歪打正着”一类,带有一点喜剧色彩。所谓“歪打”,是指我在采访徐志摩旧居的新闻时偶然瞧见金庸自称“表弟”的一幅题字,而事先却毫无报道的意识;所谓“正着”,是指我后来“顿悟”,写出了“金庸和他的两位母亲”的新闻特稿。前几年,金庸的朋友们陆续来海宁参加“金学”研究,参观金庸旧居,从他们无意的交谈中,我偶然获得了许多他们与金庸的交往故事,从而有了《金庸和他的师友们》一书。

其三,写人物特稿,采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多次、全心的投入。金庸的挚友董桥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具有记载人类历史功能的新闻也是人学。历史长河是因奔腾的生命个体、某个特殊的性格和命运而鲜活的,这个特征也应体现在新闻报道中,而在人物特稿写作中,这个特征更应该获得充分而鲜明的展示。《金庸和他的家人们》一书,29位家人,上千个小故事,我施用了“迂回调动”“侧面收集”“多次查找”的采访策略。积攒大量素材后写出来的人物才会更有血肉,形象也就更加丰满了。36个师友,我着眼于“那人”与金庸发生交集的立体面,着墨于“那事”与金庸碰撞后所闪现的火花,那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眷恋。这样,既可以驾驭真实、揭秘,又能铺陈幽默、深情。

(作者单位:海宁日报社)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师友海宁副刊
刘海宁作品(一)
《体育师友》稿约简则
逝者师友二题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天下奇观海宁潮
师友交往与黄燮清戏曲创作的变革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海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