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内蒙古统战宣传工作的思考
2014-12-12
(作者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目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新时期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组,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也置身于这一深刻变革的进程中,这对研究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宣传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只有认清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才能做好新时期内蒙古的统战宣传工作。
1、新时期社会的新情况。
(1)社会不同领域的重新构建
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并与一国历史发展相适应的政治形态,这个政治形态随着社会历史变革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直面政治体制改革,以空前的改革力度走渐进稳妥务实之路,无疑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方向。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把“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正确认识当前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新变化,对辨别统一战线中的“一”与“多”的关系,凝聚社会力量,壮大当前的统一战线有重要作用。
(2)社会的阶层分化
我国正处在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又在不断重新整合的时期,旧的利益链条断裂,新的利益链条不断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等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重组。这也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如何协调不同利益的关系,谋求共同利益,寻求共同发展提出了要求。“阶层分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当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工人阶级分化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下岗失业工人五个层次,农民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农村管理者、贫困农民,而知识分子分化为专业型、公务员型、经理型、业主型、中介型、自由职业型、个体户型等七个群体。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基本阶级定性没有变化,‘两阶级一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
(3)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调整
不同阶层的利益涉及的是多样化的利益和共同利益的问题,在我们新时期探讨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也要把实现国家民族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社会改革转型的过程,是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变化重组的过程,也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利益调整可以使共同创造的社会利益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使人们更好地共享社会创造的财富,不断激活社会的动力。但是与此同时利益调整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可能会给社会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调整利益目的是要为了发展,使社会形成一种相对公正合理的秩序,同时,还要把握利益协调的程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把改革的力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2、统一战线的新情况
(1)统战观念的弱化。过去无论是省级政协机构、市级机构还是旗县级机构,普遍存在着对统战工作的重视不够。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战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各级政府为统战机关增加了经费和人员编制。但很多统战机关的工作人员外出调研时总会碰到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干扰和不便。同时,社会上一些部门和组织对统战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也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不够、理解不够的情况。
(2)队伍建设的滞后。从目前全区统战队伍的组成结构看,年龄偏大的居多,年龄偏小的居少;老同志不想走,年轻人不想来。而且专职人员相对较少,有些地方甚至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还有个别人把调入统战机关当做跳板或者是养尊处优的养老机关。这就导致拿到会议上的提案年年相似,但真正有针对性、有见解、能够抓住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提案相对较少。
(3)统战系统机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从整体情况看,统战工作者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政协委员下去调研时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对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有不准确和不到位的时候。加之一些地区的政协委员甚至没有专门的调研经费,致使调研初期捉襟见肘、调研过程浮光掠影、调研结果浮皮潦草、调研报告千篇一律。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高度概括,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统战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内容。各级政协机关和统战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十八大的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并且加以细化和分解。这也为统战工作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机遇。针对上面提到的新情况,笔者认为改变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从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看,我们只有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地位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同时要重视多样思想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尊重多样性中扩大我们对文化的认同,要认真辨别吸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这是处理当前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的途径之一,也是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基调。在思想上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筑牢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合、行动上同心同行的思想基础。把握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党外优秀人士担任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正确舆论导向。
2、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因此统一战线成为了整合不同社会力量,密切群众的有效方法,没有广泛的一致性,就难以形成统一战线的力量基础。在统一战线宣传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
首先,要把握好“统”与“放”的关系。个人存在于社会发展中,个人离不开社会,统一战线的一致性是领导人们共同前进的正确方向,统一进步的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们的建设取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肯定社会力量的多样化现实,放手发展,制定宽松的社会环境,并对他们的社会地位予以保护,支持和引导多样化的发展,对其负面作用进行批评和纠正,是推动社会民主建设,激活社会活力,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法。其次,要把握好“同”与“异”的关系。“同”指的是人们在观念、价值、利益等等方面的一致性,“异”指的是不同,甚至是斗争。“同”离不开不同力量的较量与妥协,“异”也离不开事物的本质,因此“同”与“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容的片面看待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不能去包容看待、理解,只是单方面去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这对我们的社会建设都是不利的。最后,要把握好“引领”与“引导”的关系。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既离不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也不能离开对多元观念、价值、利益的引导,发挥多样性给我们创造的有利契机。发挥统一战线一致性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之具有普遍性,多样化的碰撞,才能使不同方面相互丰富与发展。
3、处理好务“实”和务“虚”的关系。统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务“虚”工作多于务“实”工作。如何在虚实之间找到最佳切合点,这是每一个统战工作人员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课题。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对统战工作的不重视、不理解恐怕与我们工作中虚实关系处理的比重如何不无关系。因此,每一个统战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反复研究自己在工作岗位中的定位、职能、职责、权限,切实解决‘虚实’矛盾和冲突,让统战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统战工作的了解、认识、支持和重视。
4、处理好由“点”到“面”的关系。进入新时期以来,统战工作的重点已经由过去的政治领域逐步扩大至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社会等更宽广的领域。统战工作的方式也从争取民心、凝聚力量逐步扩展为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统战工作的内容则演变为由做好民主党派、党外干部、民族宗教等传统领域的工作向新的社会各阶层人士领域发展。这种新情况的出现要求此时统战工作的同志把工作的视野由过去的一个点扩大为一个面,改变思维、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转变作风,全面理解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身体力行、亲力而为,切实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5、处理好加强宣传和队伍建设的关系。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宣传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起的作用经过历史多年的实践,已经成为我党开展各项工作强有力的支持手段。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样需要宣传工作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把统战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方式予以宣传。达到既能普及统战工作的知识,又能引起领导对统战工作的重视乃至支持。另一方面,尽快提高统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统战干部队伍的素质应该随着形式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修养,努力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统战工作与社会工作有机结合,造就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统战工作需要的过硬队伍。统战工作的宣传没有高素质的统战队伍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而素质不高的统战队伍去做统战工作的宣传,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处理好开展工作与开源节流的关系。统战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广交朋友、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促进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集聚知识和智慧。这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工作,没有平时工作的日积月累不可能在需要时一蹴而就。因此如何长期开展工作?用什么方式开展工作?开展工作的效果如何是摆在每一个统战工作者目前艰巨的任务。经费紧张和手续繁琐是目前财政拨款的最大困扰,而统战工作经费短缺的情况更加突出和明显,这种现象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改变不大。因此解决的办法,一方面想方设法开源,以补充日常工作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则是节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经费,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以保证统战工作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