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助力扬州城市外交
——专访扬州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洪锦华
2014-12-12柯银斌
柯银斌
大运河申遗助力扬州城市外交
——专访扬州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洪锦华
柯银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扬州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与大运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卓有成效。大运河成功申遗,不仅是扬州多年来城市外交的成果,而且将给扬州城市外交带来更大的机遇。大运河成为扬州开展城市外交的战略性品牌资产。
扬州:应“运”而生的城市
柯银斌:非常感谢洪会长接受我们的专访。众所周知,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大运河在中华历史上举足轻重。扬州是“大运河第一城”,和大运河同生共长。在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扬州市是牵头城市。大运河漫漫两千公里,流经8个省(市),全流域共计35个城市。为什么扬州会成为牵头城市?
洪锦华:的确,大运河流经城市众多,沿线文化遗产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加之多部门交叉管理,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工程中无疑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寻求一种适当的保护和申遗模式,保证遗产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国家文物局提出了设立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设想。设想提出后,不少城市都积极响应和争取,其中最主要的有山东济宁、江苏扬州和无锡等。最终,2007年9月,扬州被确定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并在扬州成立了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归纳原因,主要是两条:
一是扬州在中国大运河历史上的地位特别重要。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首先是因为扬州与大运河的深厚历史渊源。扬州是应“运”而生的城市,它和大运河同生共长。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邗沟成为大运河的初始河段。隋炀帝是开通南北大运河的第一人,扬州在隋炀帝心目中则具有稳固东南地区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大运河实际上正是在邗沟基础上的南北延伸。大运河开凿后,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成为隋唐中国最繁荣的城市,富甲天下,它既是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后来还成为淮北盐集散中心。当然,江南一带确实有比邗沟开凿更早的运河,但那些只是局部的河道,和大运河本身的关系不大。人们形容扬州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在这方面,扬州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是扬州具有持之以恒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执行力。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期以来坚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这一点得到了公认。作为大运河的发端之地,保护大运河是扬州古城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流经扬州市区的古运河长30多公里,其中流经核心城区的约13公里,都得到了良好保护,大部分河段保持着遗产的原真性,这成为申遗的重要基础。在保护大运河方面,扬州市政协也进行了多次呼吁和建言。扬州市政协从2004年起,就对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和建议,都得到了扬州市委和政府的重视与采纳。
正是因为扬州在大运河上特别重要的地位,扬州人民在保护大运河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大运河申遗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使得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
申遗过程亦是城市外交
柯银斌:众所周知,申遗的竞争十分激烈。作为牵头城市,扬州的压力和责任我们可以想象。申遗过程让扬州学到了什么?
洪锦华:对扬州而言,担当“牵头城市”这一角色,既是荣耀,更是责任。2007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扬州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从此,扬州与其他大运河沿线城市携手并进,踏上大运河申遗的漫漫征程。现在回头看,7年申遗征程中和相关的外国城市的交往就是丰富多彩的城市外交。
在申遗过程中,扬州在一系列工作上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的同时,积极邀请和接待相关国际机构代表前来考察,通过城市外交为申遗成功打下良好基础。2013年9月16日至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委派两名国际专家来华进行现场评估考察。考察过程中,大运河扬州段给韩国釜山庆星大学教授姜东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扬州对大运河管理十分到位,管理水平相当高。从中我能看出,当地政府和人民对运河的保护是发自内心的,活态遗产的保护与整个区域之间紧密结合,市民共享的举措让人震撼,符合申遗文本中提出的世界遗产价值标准。”
2014年6月18日至6月26日,扬州市朱民阳市长率代表团,参加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出访期间,代表团肩负申遗使命,围绕大运河项目申报,与相关国家部委、国际组织深入开展交流、争取工作,推动、见证了大运河申遗成功。
我们深刻感到,申遗已经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比拼的新战场。中国不是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国,在这种背景下,扬州市代表团专门与大会主席玛雅莎公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作进一步会晤说明,在会场外宣传台上摆放大运河遗产册页、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简介、扬州城市指南、扬州地图等英文资料,营造大运河申遗氛围,在大运河申遗冲刺阶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框架内参与国最多的一个多边合作机制,全球191个国家是缔约国,世界遗产大会是缔约国之间一年一度的文化交流盛会。今年的会议共审议了39个国家的36项自然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会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专业评估机构分别介绍了每个项目的突出普遍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世界多民族、种族、地区、国家间不同文化、自然的丰富多彩给参会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山川河流、建筑遗址等人类漫长历史进程中幸存的遗产,在世界遗产大会这个共同的平台上展现了各自的壮美和深沉。扬州的古运河、瘦西湖、个园等河道遗产点因为申遗,有机会与全世界范围内代表最高价值的人类遗产同台亮相,显示了扬州这个中国通史式城市在全人类共同价值标准下的突出地位。申遗会场成为扬州城市外交的重要舞台。
大运河促扬州国际合作
柯银斌:大运河是扬州开展城市外交的重要资源,扬州围绕大运河开展了丰富的城市外交活动。“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已经举办多届,颇有影响;2009年,扬州又牵头成立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大运河是不是已经成为扬州开展城市外交的战略性品牌资产?
洪锦华:运博会、世界运河城市合作组织与大运河申遗是相互促进,彼此助力的。大运河申遗为运博会和世界运河城市合作组织的成立提供了机遇,运博会和世界运河城市合作组织又为大运河申遗注入了新的动力。
2007年,确立了扬州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申遗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利用这个良好的契机,扬州市适时举办了第一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运博会旨在增进运河城市有效沟通,促进运河国家不断交流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运河、传承文明。过去几年来,运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挖掘了运河的文化价值,并在与其他运河城市的交流、融合、碰撞中,产生出许多关于运河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这些成果保有并丰富了扬州独特的文化精神,推动了运河的保护和利用,让扬州从一个独具风韵、魅力无限的运河名城,提升为具有国际化思维、多样化精神的兼容并蓄的国际化文化都市。
2007年和2008年,在两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许多国内外与会嘉宾在增进了解、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提出适时成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的设想,并希望由扬州市牵头筹建该“合作组织”。
2009年,“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这是由中国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的第一个国际组织。它是由世界各国运河城市和相关经济文化机构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旨在“以运河为纽带,促进运河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共享发展经验,推动互利合作,促进运河城市共同发展和繁荣”,力求通过合作城市之间的协同、兼容与互补,汇集运河文化精品,整合运河文化资源,探索运河文化价值,促进运河文化交流,推进运河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申遗刷新扬州城市形象
柯银斌:世界遗产是世界的,全球瞩目。从历史经验来看,所有的世界遗产都极大地提升了所在地的全球影响力。大运河成功申遗将给扬州的国际形象带来什么影响?
洪锦华:大运河申遗成功,让扬州站上了运河保护的新起点、新高度,也让我们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和一份担当。申遗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列入文本的遗产点和河道不但是扬州人的物质财富,更是具有人类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明珠。今后必须兑现申遗承诺,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更加严格的程序,更加科学的手段,更加细致的方法,去处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让世界遗产保护惠及扬州更多遗产点,为未来大运河遗产点的扩展和扬州瘦西湖及盐商园林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在更高的起点上定位谋划扬州城市发展方向,带动扬州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把扬州建成真正的世界遗产城市,进一步彰显扬州的文化特色;在社会各阶层培育珍爱世界遗产品牌,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建设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全民共识。
申遗成功将会提升扬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刷新扬州的国际形象。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增强了扬州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扬州的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河段,成为“世界的运河”,扬州成为一座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有了更加优越的展示自己的平台,能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其中典型的就是瘦西湖。瘦西湖是大运河众多世界遗产点段中最醒目的一个遗产点,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是扬州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中国的骄傲。“烟花三月下扬州”对华人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但在国外知名度还不够高,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扬州“大运河第一城”的知名度将极大提升,瘦西湖将更快地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公园。将有更多海外游客来到扬州,体验扬州的美、中国的美。
申遗成功将会促进扬州游客持续增加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大运河将成扬州形象新名片。2007年以来,伴随着大运河申遗的脚步,扬州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目前,扬州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已非常可观,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970.1万人次,是2007年的2.55倍;旅游总收入501.2亿元,是2007年的3.03倍。07年申遗以来,旅游入境总人数及外汇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和14.67%;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4.9%增加到2013年的6.7%。今年1—6月形势更加喜人,主要封闭式景区接待旅游总人数478.7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旅游总收入356.21亿元,同比增长18.5%。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给扬州旅游业增加了一块“金字招牌”,大运河世界遗产也将成为扬州形象的新名片。
大运河申遗成功并不是终点。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城市,扬州人文底蕴深厚,园林、工艺、书画都有很大影响力。其中饮食文化独树一帜,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与川、鲁、粤菜并称为四大菜系。淮扬菜菜式繁多,体系庞大;选料鲜活、制作精细,讲究刀工;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色香味形俱佳。申遗专家建议我市申报扬州美食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将会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洪锦华:扬州公共外交协会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扬州市委员会主席。
柯银斌:本刊编辑部副主任,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