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
2014-12-12李鹏
李 鹏
李 鹏:新华通讯社参考新闻编辑部记者。
巨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中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决定了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文化适应。在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志愿者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在选拔阶段选拔出有这几方面能力的志愿者、并加强对其在这几方面的培训,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赴美志愿者在美的工作开展。
笔者于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经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委派,在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近一年的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推广工作。其中汉语教学工作在圣路易斯(St. Louis)的一家公立小学开展。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共完成了约600个课时的汉语教学,学生人数120人。汉语教学之外,笔者与当地华人组织、高校访问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建立联系,动员、整合资源,在当地大学和社区进行了十二场中国文化讲座和主题活动,如中国茶文化、中国汉字文化、中国音乐的传统与现代、上海的过往与现在、中国文学与《红楼梦》、春节联欢晚宴、为中国留学生募捐慈善晚宴等。
文化适应是关键
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与东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受东方文化熏陶的志愿者教师在美国工作,是否能顺利地“跨过”文化差异,就成为了志愿者能否成功开展工作的关键。
养成独立、自立的精神。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如今的年轻人依赖性较强,遇到事情被动等待别人的帮助,并且往往认为这种帮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感恩之心。美国是一个DIY(Do it yourself)文化社会,一般能自己完成的事情都不会求助于人。例如,刚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往往会因为依赖性过强和没有感恩之心被“前辈”们所“训斥”。另外,学会享受寂寞也是在美生活的一门必修课。地广人稀,加上文化差异,很难在美国建立起在国内那样丰富的社交圈。
形成自己的文化策略。既不能秉着无原则的“以融入美国文化”为荣、一切“向美国看齐”的想法,也不能一味地固执己见,认为身负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就要执着地去“影响”、去“灌输”、去“争论”。美国的文化理论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大熔炉”概念转向了“沙拉碗”概念,也即“多元文化共存”理念。个人认为,首先要认清楚原则底线,然后再妥善地处理“传播中华文化”与“尊重本国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自身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更需要有灵活妥善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总之,汉语教师志愿者所做的是在一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教授汉语和推广中华文化的工作。在此语境下,“跨文化”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适应当地文化,能够在以当地文化为背景的情况下与他人合作开展工作;二是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即自己是担负着推广中华文化的责任,而不是单纯地来“学习”“体验”美国文化,更不能因为接触到了所谓的西方“先进”文化而摈弃自己的文化。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学”
在赴美教授汉语之前,笔者在国内多个领域做过教学和管理的工作,如曾在国内公立小学、培训学校、大学教授英语,在大学的学生组织和管理部门进行学生教育活动等。本以为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出发前自信满满,但在美一段时间后却发现问题多多。
课堂管理是普遍难题。美国亚利桑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俊在2010年做的《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调研报告》显示,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首即为“课堂管理知识”,得票率为97.03%。由于中美基础教育理念的不同,美国的中小学生思维灵活,但是课堂上也“灵活”得过了头。我在一所公立小学所教的6个班中,有2个班在后期课堂教学基本上无法进行。客观上看,美国的公立小学由于不收学费,学生的组成主要以美国中下层家庭孩子为主。很多学生家长不注重孩子教育,很多孩子甚至都没有完整的家庭,这导致了公立小学整体学风不好。主观上来看,我觉得对策有三:一是初次上课就要立下课堂规矩;二是立下的规矩要严格执行;三是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当然,这些实行起来也很有难度。事实是,美国的课堂管理问题不只存在于汉语课堂上,很多美国的本土教师也都深深为之头疼。因此,赴美志愿者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这一问题。
因地制宜调整文化与语言教学比例。美国普通民众对待“政府”“官方”的态度与我国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孔子学院的数量和规模在美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部分美国民众对孔子学院缺乏全面的了解,又不加甄别地轻信部分美国媒体宣扬的“官办学校”“文化入侵”论,他们对孔子学院有了一种戒备心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势必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支撑,语言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笔者所任教的那所公立小学中,就有家长向学校反映,要求“教师只讲授语言,少讲授文化”。不管是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志愿者“海外文化推广”的角度上讲,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工作都需要进行。对于类似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或“标准”处理方法,需要志愿者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个人认为,原则上需要处理好孔子学院、任教学校、家长和自己四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置各种异议而不闻,或针锋相对地激怒家长和学校;也不能一味姑息迁就,被少数家长所“指挥”;既要尽力维护好与学校和家长的关系,还要尽力去完成好孔院志愿者所担负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推广的任务。
整合资源主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孔子学院章程》指出,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孔子学院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完成课堂教学之余,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承担与赴任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志愿者教师在“教师”的身份之外,还具有“民间外交官”的身份。
首先要理清“谁来交流”。志愿者教师的力量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文化交流”的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志愿者教师内部。美国的各个大中城市都有华人移民、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他们的力量要得到充分重视。一是人才更加多元;二是他们对当地情况比志愿者教师更加熟悉。本人在圣路易斯地区任教时,通过联系社区内的华人牧师、美国教会、高校访问学者、本地华人群体和中国留学生,自发形成了一个“民间”文化交流团体,在社区、大学和公共场所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这类活动所需经费少,形式灵活多样,是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有益补充。
其次要明确“交流什么”。多方面的原因使我们提到“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熊猫”“太极拳”“中国结”“书法”“京剧”“剪纸”等。在志愿者派出前统一的培训课程中,“中华才艺”的培训内容也大致就是以上几种。一方面,这些的确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技能,用来进行培训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文化却在培训中缺失。在跟美国的各方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之后,有多人向我表示:“西方人的确对传统的中国十分感兴趣,但是大部分是停留在了一个‘猎奇’的层面。而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美国人更希望能够看到现代中国展现出什么样的文化。”因此,需要志愿者教师考虑的是,如何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何拓展“中国文化”的内涵,如何平衡好文化活动中“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比重。
再次是要学会“如何交流”。这是一个方法问题,牵涉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活动资金。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孔子学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资金来源,如当地华人组织、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美国组织等。二是要改变交流形式。由于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中国国内更喜欢“老师讲,同学们听”的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此种模式在美国是很难行得通的。美国的课堂或者活动强调的是体验性、交互性、趣味性,如果活动组织者不能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出色,那么活动效果将无法保证。
对赴美志愿者工作的一些建议
首先,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做好文化交流工作。根据笔者的经历、观察和与其他孔院志愿者的交谈,发现部分孔院志愿者教师在美期间不太能够融入美国社会。除去课堂教学的时间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与其他中国朋友相处,或是在独处中度过的。这导致了两方面后果,一是志愿者的工作(文化交流)没有很好地完成;二是志愿者“浪费”了一个很好的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的机会。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的原因包括东西方文化差异、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种族差异、语言障碍和部分美国民众对中国人有偏见等;主观上来讲,部分志愿者的社交能力不足,跨文化适应能力不强,对文化的包容性不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强,没有出行的交通工具等,也导致了部分志愿者没有机会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其次,重“交流”轻“传播”,改变工作思路。深究起来,“传播”文化多多少少会给人一种文化“入侵”的印象,而文化“交流”则可以避免这一误区。在操作层面上,可以减少“满堂灌”式的活动方案。定期结合所在国文化和节日,举办各式活动,并邀请当地名人、嘉宾和民众参加,达到文化交流“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笔者曾经在所在城市与中外朋友共同举办了一场慈善晚宴活动,以美国人熟悉的方式,展示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节目,还达到了为中国留学生募捐的目的。
再次,进一步完善志愿者选拔和培训机制。笔者曾多次参与志愿者的面试选拔工作,感觉到其中一个较大的问题是,考官中的主考和另一名副考都是汉语教学背景,且部分并没有实际驻外教学经验,在选拔过程中往往会偏重于对汉语语言本体和教学法的重视,而轻视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潜在的学习能力。根据刘俊的调研报告,赴美志愿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前三位分别是课堂管理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和对所在国文化的了解;而教学法和对语言本体的掌握分别排在第五位和第六位。因此,建议在志愿者选拔这一环节,加大对志愿者组织领导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可以要求三位考官都具有较为丰富的驻外教学经验或国外工作背景或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培训阶段,也要加大对以上三方面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