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格兰独立公投与西方的迷惘

2014-12-11周鑫宇

世界知识 2014年19期
关键词:英国政府洛克苏格兰

周鑫宇

苏格兰的独立公投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置身事外的人对此一般持有两种基本相反的态度。赞许的人认为,英国不愧为现代民主的发源地,苏格兰公投体现了对公民自由的尊重,是全世界的楷模。

也有很多人把苏格兰公投当作一场英国的笑话来看。苏格兰一旦独立,且不说英国要失去北海油田、核军事基地和大片的领土,即便是国名恐怕都保不住,“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恐怕要改名为“南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200年前号称“日不落”的“不列颠帝国”,“帝国”早在丢疆弃土中不复存在了,如今连“不列颠”本岛都要丢掉,实在是江河日下,孱弱不堪。

这两种看法一种从理想出发,一种从现实考虑;一种认为公投是英国的光荣,一种认为公投是英国的耻辱。在世界上持哪一种看法的人更多,我不敢妄论。但我猜多数人都是现实派。为何对于有切肤之痛的英国政府来说,却居然是理想战胜了现实,或者说政治正确的需求压制住了国家利益的需求?否则从法律到暴力英国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阻止公投的出现。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文就谈谈西方的政治观念正在给西方国家自身带来的挑战。

支持苏格兰公投的第一种政治观念是“民族自决”。国家应该是民族的,一个民族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这是西方所倡导的民族国家伦理。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曾经把在政治上一盘散沙的欧洲大陆,逐渐整合成为一个个的现代国家;同时也把在文明上基本统一的欧洲,分割成一个个的独立文化区块。在幾百年的战火纷飞中,欧洲大陆上打出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政治体。每个国家都宣称自己有独特的民族、人种和文化,并以此对外区分你我,对内凝聚合力。

欧洲的这种思想推广到全世界,被世界各国奉为圭臬,“民族国家”成为天经地义。可实际上全球有超过2000个民族,只有不到200个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国界都不是按民族的分布划分的;大多数民族也不是集中和排他地居住在一个地方。西方的大国也都不是单一民族的,美国不是,俄罗斯不是,英国和加拿大也不是。西方要支持科索沃和南苏丹的独立,就免不了要面对魁北克或者苏格兰的公投。

总体来说,在民族主义观念的影响下,西方对亚非拉的民族分裂运动基本上是一概同情和支持。可涉及自身殖民地甚至本土的分裂,就陷入灵与肉的两难。最终多数选择严酷的镇压。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经铁腕压制过北爱尔兰的独立运动。林肯也曾经毫不犹豫地用战争来捍卫美国的统一。

可是今天的英国政府为什么没有再次强硬压制苏格兰的独立运动?这就需要提到第二个西方的政治观念,那就是“个人自由”。民族自决的逻辑前提实际上是个人自由。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洛克说,人还在丛林里的时候就是自由自主的,后来是大家同意才建立了政府和国家。洛克式的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观念的基石,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实际上,如果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那么洛克笔下的人就是“想象的自由体”。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批驳说,根据对大猩猩群体的研究,人类多半从一开始就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从来没有一个洛克式的自由选择、权利让渡的过程。可是事实是一回事,观念是另一回事。所有人都相信洛克。洛克的想象奠定了西方现代政治民主制度。

因此,英国政府不愿意压制苏格兰公投,还不是怕压制苏格兰民族——因为有一半苏格兰人也不愿意脱离英国。英国政府怕的是背上“反自由”的恶名。如果国家在理论上就是以自由为基础建立,那么即便自由已经在分裂国家,也无从反对。强制反对的人会付出沉重的个人代价,撒切尔是如此,林肯也是如此。尽管历史最终会给他们不一样的评价。

所以,从很多方面看,欧洲真的是处在“后现代”,重价值而轻功利,重解构而鄙成制。这一点连美国人都比不上。

欧洲的悲剧在于,他们的“后现代”世界不得不和“现代世界”并存。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正在崛起,领先的美国和日本还在打拼,世界面临新一轮经济技术竞争和权力分配。连欧洲都在整合,英国却越分越小,曾经的世界霸主将离世界权力舞台的中央越来越远。

未来对欧洲更深刻的挑战来自他们的信仰。英国人尽可以为价值信念而牺牲国家利益。但如果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也许并非惟一真理呢?也许世界历史的趋势是聚合而不是分离呢?也许民族在未来不过是过时的观念呢?也许不是“天赋人权”、而是“共赋人权”呢?这些在东方的经验中都能找到。不远的将来,西方面对的将是真正的迷惘。

猜你喜欢

英国政府洛克苏格兰
英国政府拨款3 200万英镑用于抽水蓄能项目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苏格兰
凯蒂游苏格兰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脱欧后英国经济何处去?英国政府寄希望于人工智能
英国政府整顿尖锐款“指尖陀螺”,eBay表示会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