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畹町、打洛口岸的兴衰
2014-12-11李晨阳
李晨阳
在一般的中国地图上很难找到中缅边境的畹町、打洛这两个口岸,因为它们太小了。但是这两个地方曾经兴盛一时,如今却又衰败得可怜,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探究。
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畹町曾是我国最小的城市,全市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只有5000多人,目前也是最小的国家级口岸。但这个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小地方在历史上可是声名显赫。它曾是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的入境点,1942年10万远征军从畹町出境进入缅甸作战。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巴瑞等人一起从畹町入境,到芒市参加两国边民联欢。畹町也曾是缅共东北根据地与中国联系的最主要节点,1987年畹町对面的缅甸九谷被缅军攻占,标志着缅共的衰落已不可挽回。不过也正因为如此,1988年缅甸开放之后,畹町就成为了中缅边贸的最前沿,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很快就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县级市。1990年4~5月间,笔者到瑞丽和畹町进行语言实习,亲眼看到了畹町的兴盛。地方虽小,却人山人海,不仅沿街店铺里人潮涌动,连路边地摊也生意兴隆,检查出入境证件的边防武警每天的工作量巨大。
1995年2月,笔者再次到瑞丽、畹町,就发现畹町比五年前冷清了很多。1998年6月笔者调到云南工作,再去畹町,它已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辉煌。1999年2月8日,畹町市被撤銷,成为瑞丽市下属的畹町经济开发区。现在每次去畹町,只能从口岸宣传栏上的众多国家领导人照片中体会畹町昔日的繁荣。
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打洛镇是另一个在短短数年从盛到衰的典型。打洛在历史上的名气虽没有畹町大,但是因为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接壤,加上该特区首府勐拉开设了赌场、人妖表演等特色节目,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打洛逐渐成为中缅边境游客最多的口岸。在最鼎盛的2003年,每天有数千人经打洛前往缅甸的勐拉游玩。当时打洛镇上的各式车辆绵延数公里,游人如鲫。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打击中国公民到境外赌博的“利剑行动”从2003年5月逐步展开,到打洛的游客数量急剧下降。2005年,应国家的要求,云南沿边口岸全部停止办理外地游客出境旅游的手续。从此之后,除了当地的边民、从事替代种植的企业和获得批准的官员之外,其他人员已不能从打洛出境。从2011年开始,云南毗邻越、老、缅的口岸相继重新启动异地办证业务,但打洛的旅游业却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辉煌。笔者曾于2014年8月到打洛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在打洛镇上最好的酒店住了一个晚上,酒店很一般,最多相当于大城市的二星级,也没有网络。我们驱车前往打洛口岸,尽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那里的萧条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有人说畹町、打洛的衰落都是因为政策的变化,乍一听来,似乎不无道理。畹町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320国道的改道。在1995年之前,畹町是去瑞丽的必经之地,不少车辆行人自然就在畹町停留。1995年之后,改造成二级公路的芒瑞公路从畹町背后的山上直通瑞丽,不须再进畹町城,从此人流、物流、资金流就远离畹町而去。而打洛衰败的最直接原因则是外地游客不能再在当地办证到缅甸旅游。
但在我看来,政策的变化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由于收入不高,能直接到境外旅游的国民很少,加之很多国家未被批准为中国的旅游对象国,因此价廉物美的边境游就成为满足国民对外部世界好奇心的主要途径。笔者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瑞丽、畹町,可以买到很多内地见不到的洋酒、洋烟、化妆品,可今天我们的国民满世界飞,上述物品早已不再弥足珍贵。这也是异地办证恢复之后,畹町、打洛、瑞丽、腾冲等一系列口岸的跨境旅游火不起来的最关键原因。换句话说,这些口岸本身以及口岸对面的缅甸对国人而言,已经不再神秘,失去了吸引力。
党的十七大以后,国家强调发展沿边开放,不少人认为云南陆地边境口岸从国家对外开放的末梢成为了前沿,我对此并不以为然,因为陆地口岸的劣势太明显了,不可能与海港相比。因此,我们现在大力推动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效,也要打一个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