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的守望与人性的探索
2014-12-11
编后语
故土的守望与人性的探索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特殊的历史时期与时代特征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也引发了一系列作家对于故土的守望与对人性的探索。关于乡土文学,茅盾先生的解读是:对于“特殊的风土人情描写”之外的“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乡土,之于农民,之于作家,都是一个深刻的烙印。农民对土地的信仰是天然使之,而作家往往就诞生于这一类人之间。然而,随着时代更迭,这种信仰却逐渐缺失了,这不能不引发作家的思考。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代言,而乡土文学,更尤为看重对于生命、生活以及人性的探索。
陈念祖的《窑湾往事》恰恰阐释了这一点。首先是“窑湾”,这是个颇具乡土风情的名字,“窑湾”这个山村的象征意义可大可小,它既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果读者经历过那个年代,必会有尤为强烈的心理共鸣。故事以小工人龚有鸿的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一系列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一个普通山区青年的人生悲剧。其中,出场人物的刻画无一不精彩,比如,懦弱、耿直的老工人龚德福;由单纯无知变为犀利尖酸的村妇田花花;豪爽热心又摆脱不了小农自私心理的龚二爷;以及“村花”玉玲与龚有鸿的爱情悲剧……嬉笑怒骂间,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缤纷的图景:然而这图景又不是呆板、静止的,而是富有变化的。人物的塑造推动情节发展,生动的情节刻画又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极具可看性。
乡土文学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时代特征,《窑湾往事》里,通过对一代人成长轨迹的探索,揭示了深刻而又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人为什么而活着?生活就是为了生存而挣扎?这些问题是伴随作家从古至今的主题。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就是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性格决定命运,小工人的懦弱无知是他悲剧的根源,然而这也是无数处在新旧时代交替的青年的命运,“进城”,是当时青年的最大愿望,而离开故土,是否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爱情、生活的相继失败彻底打破了龚有鸿的希望,摧毁了龚有鸿的生存欲望。这也恰恰说明,生命在缺乏文明的角落显得如此脆弱。
《窑湾往事》是上一代人对于故土的守望与对人性探索的艺术再现,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