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绝望的土地到梦幻的湘西
——鲁迅、沈从文笔下启蒙的殊途同归及困境

2014-12-11◎林

参花(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国民性湘西沈从文

◎林 童

从绝望的土地到梦幻的湘西
——鲁迅、沈从文笔下启蒙的殊途同归及困境

◎林 童

20世纪兴起的乡土文学为中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文学巨匠鲁迅被誉为“乡土文学”的奠基者,其启蒙主义的乡土小说,开创了我国乡土文学之先河。与此同时,另一种与鲁迅风格迥异的乡土文学也在中国文坛出现了,这就是沈从文所代表的原始、纯美的“湘西世界”。无论是鲁迅的理性启蒙,还是沈从文的感性启蒙,他们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对启蒙的反思,最后可谓是殊途同归。不过,这两种相互激荡、并驾齐驱的启蒙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还是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困顿,值得我们思考。

鲁迅 沈从文 理性启蒙 感性启蒙

启蒙是人类从“未成年”状态中解脱出来,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启蒙运动“给一切可称之为现代思想和社会生活之问题盖上了日戳”。开创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之先河的鲁迅,其作品就以批判国民劣根性为主,展现理性启蒙的反思;而沈从文则以颂扬湘西美好人性为主,试图用审美精神激发生命,使本能转化为创造性力量,突出感性启蒙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鲁迅的“启蒙主义”,还是沈从文的“田园牧歌”,其乡土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出现了矛盾和困境,因而导致了鲁迅一代知识分子的集体逃亡,这也是沈从文对审美湘西世界终止书写的一个原因。

一、鲁迅的理性启蒙——绝望的土地

鲁迅作为启蒙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将揭示民族精神病态和改造国民性的主旨带入了他目光所及的一切领域,通过从事乡村题材的创作,自觉承担起大众启蒙的重任。鲁迅曾这样叙述自己文学活动的动机和目的——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在鲁迅看来,要改变国民性,首先要通过理性启蒙,改变愚昧无知的国民思想。而要启蒙人性,首先就要“立人”。鲁迅的人性观从两个方面着手,对内要通过批判国民劣根性,打破束缚人的各种精神枷锁,对外要通过对中国封建制度礼教无情地批判,揭示其给中国国民带来的毒害,启发民众不再受各种制度的压迫和奴役。

二、沈从文的感性启蒙——梦幻的湘西

当鲁迅从理性启蒙的立场去观察乡村、刻画农民时,沈从文更多的是把自己置于乡村之中,从其内部发现“乡村”的意义。“他秉承的是原始‘价值观’,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明的位置,去俯瞰它,批判它,而是以自身的‘原始蒙昧’去接近它,认同它”。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更多想表现的是人自然的天性,一种强悍的力量以及人的自然生活状态。苏雪林曾指出沈从文的乡土文学:“就是想借文学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国民族身体里驱使他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二十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可见,鲁迅想通过对国民性的批判来达到启蒙的目的,而沈从文则想通过对自然人本身具有的民族强悍的力量的呼唤,达到民族的振兴。如果从共筑人性的角度来说,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两种启蒙模式下无法回避的困境

鲁迅与沈从文在对启蒙的反思中有同向的思索,更有与其思想体系相伴的不同的困境。钱理群指出“任何一个整体背后都几乎可以找到一个反题”。不管是鲁迅的理性启蒙意识还是沈从文的纯美乡村世界,他们的作品中都透露出淡淡的悲哀。

同样,沈从文的湘西梦也不是那么顺利和完美。都市的现实世界带给这样一个外省乡下人的全是压抑,这种压抑唤醒沈从文内心另一个天地,通过对当前现实生活的暂时疏离和忘却而进入一个不在眼前却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回忆世界里。与此同时,作者也发现了现实的乡土与自己笔下乡土世界的差异。作者习惯于描写的湘西世界与真实的农村出现了裂痕,因而表现出一种无能为力的矛盾与困顿。

E•卡西勒说过“启蒙思想的真正性质,从它的最纯粹、最鲜明的形式上是看不清楚的”,“在这种形式中,启蒙思想被归纳为种种特殊的学说,公理和定理,因此,只有着眼于它的发展过程,着眼于它的怀疑和追求,破坏和建设,才能搞清它的真正性质”。 在启蒙话语下,鲁迅与沈从文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相同的启蒙姿态,即使最后遭遇无法回避的困境,但他们也真正构成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75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2页。

[3]刘洪涛《沈从文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4]苏雪林《沈从文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60页。

[6]钱理群《鲁迅对“现代化”诸问题的回应》,《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

[7]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国民性湘西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欢乐湘西
湘西 国画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
“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