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智慧的结晶——浅谈中国表演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2014-12-11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 瑭

(安徽省合肥市文化馆)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盘古开天辟地,回眸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积淀,培育出不同的文化、剧种、曲种以及其他艺术表演形式,虽然它们语言不同、表演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却在各自地域里成长、发展、壮大,被广大人民喜爱并深深扎下了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它见证了人类思想的进步,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结晶。它土色土香,展示的是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属于活态的传承,不只是要精神层面的传承,确切地说是需要人去传承的。没有了“人”这个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一句空话。有列入世界级非遗的,有国家级的,有各省各市的,虽然级别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就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钻石,不同的切割面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授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在戏曲方面,众所周知,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河北的评剧,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徽剧,山东梆子,湖南花鼓戏,四川的川剧,贵州的黔剧……哪一个剧种都是当地的金字招牌,都有当地的文化根基,都是千百年来的那个地域文化的历史见证。不管是戏曲、曲艺、还是歌舞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根基,是祖先留下来的,经过一代代薪火相传,一代代实践创新而留到今天。它不是一个人的创意和成就,而是由数不清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艺术家们共同一点一点创造、实践、积累而成,成就了今天中国民族表演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景象。

流逝的岁月和时代的变迁使我们遗失了许多,但依旧留下来不可磨灭的经典,叩开艺术之门后,它们总是伴随着社会的进程由高潮慢慢到低谷,又从低谷重回高峰,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我们今天探索和追求的又应该是什么呢?祖先和前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而我们现代人又真真正正地做了什么?大家好像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申请这个工作,可很多“非遗”项目申请成功后便束之高阁,没有专业人士系统、正规、深入地去挖掘、记录、整理。很多民间艺术甚至还没来得及立项,没来得及让大众知道,就已经在某个角落静悄悄地消失了。还有些项目已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很多申请工作的目的实为“申遗”成功后的那些经济利益。还有,殊不知传承、继承是一个很沉重、很艰难的工作,是一代人、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是一份巨大的压力。首先要原汁原味继承,深刻了解内涵,再现原态。继而才能随着时代的进程去发展,给予新的元素。历经沧桑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社会条件、经济形态、生产关系、生活习惯及思想观念的局限,在其萌芽、发展、繁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保护非遗刻不容缓,但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限定在一个健康的区域内,遗产所包含的内容不能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损害时代文明的发展。我们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特别是在今后整理工作中要分清两种界限,对其精华部分要发扬光大,给予保护、继承并创新;对其糟粕必须弃之不惜。

二、传承

发展了多年的传统表演形式,直到今天也没有脱离它原有模式的主体。戏曲的唱、念、做、打,曲艺的说、学、逗、唱,仍然是如今表演艺术学习中的必修课程,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依然在造福着子孙后代。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不能让这些宝贵的东西葬送在我们手里。

保护中的非遗不能像供神一样供奉在神龛里,而是要传承和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在给大家精神文明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也给了人民大众谋生的技巧。

早年间学习表演艺术的人是没有专门的学校和学科的,也没有光盘、录音这些教材,甚至连曲谱也没有,完全是由师父“口传心授”,把自己表演的作品、经验、心得一口一口地喂给下一代学生。

有了老师教,有了学生学,这便就是传承了。学生要扎实、完整地学到老师的艺术技能后,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予以提高,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诠释,使得这些作品更完美、更丰富、更好看、更经典。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些作品、曲种、剧种、技巧得以代代相传。若是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或者是“生搬硬造”想必也不会有精品出现,艺术成就不会超越老师一辈。即使是“非遗”申报成功,传承不变的表演艺术也不可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不适应人民大众新的审美情趣。所以,表演艺术需要与时俱进。

三、创新

表演艺术的创新是一个无穷尽的论题。继承是基础,创新是新生,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中国表演艺术生生不息的能源。就曲艺艺术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以前的曲艺故事小段来源于当时的生活,如:马季的相声《百吹图》、《宇宙牌香烟》;姜昆的相声《虎口遐想》、《电梯奇遇》;陈佩斯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等等,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善美、假丑恶。而近时期的曲艺作品,无不反映出网络对创作的巨大影响与帮助。口无遮拦、一针见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相声作品,把郭德纲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他的口无遮拦一时间符合了人民大众“想说就说”的欲望,而使得他着实“火”了一把。如今已步入网络时代,微博、微信越来越渗入人们的生活,党和政府给了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监督权,民众“想说就说”已属常态,所以郭德纲“火”时代将逐渐退热。曲艺的形式也必然将会更加多样化。节目好看,大众喜欢,且具有流传性,才是艺术最好的标准。相声节目一直是以“说学逗唱”融为一体的,如果我们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保留原始相声主体的同时,再加上舞蹈、魔术、电声、器乐等新的元素,相信会更有看点,受众面更广,人民更喜爱。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遗产”,我们也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点什么,只要我们在尊重“遗产”的前提下,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千锤百炼,那么我们可以传承下去的文化“遗产”也会更多。

综上所述,坚持传承,之后创新,是人类、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中国表演艺术如此,世界表演艺术亦是如此。民族的亦是世界的。坚持对文化遗产良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坚持开拓、创新,民族瑰宝的中国表演艺术才能持续绽放光芒。作为一名基层的群艺工作者,更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增强自身修养与业务,深入了解老百姓的欣赏审美,为群众艺术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