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豹油田长6油藏开发规律研究及稳产技术对策

2014-12-11马登良赵志明惠学智

化工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水驱含水水井

马登良 赵志明 惠学智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油田公司工程造价管理部 陕西 西安710018)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油田公司第七采油厂 陕西 延安717606)

前言

白豹油田长6油藏,油层厚度大,地质储量丰富,但是裂缝较发育、非均质性强,自开发以来,含水上升快、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地层堵塞等问题逐渐凸显,至投产以来,由于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注水矛盾突出,导致水驱效率低,剖面动用程度差异较大,08年以来逐步开展水驱专项治理,其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递减控制水平、水驱动用程度不断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一系列专项稳产治理,区块的基本开发特征已初显规律,通过对开发规律的研究,提出注水调整、剖面治理、措施引效等低产井治理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减缓区块递减。

一、地质概况

白豹地区长6油藏是三角洲前缘滑塌形成的深湖—半深湖浊流沉积,砂体连续性差,区块不连片,单个油藏富集规模较小。受多期沉积及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飞均质性较强,裂缝较为发育,储层以微-粉细长石砂岩为主,粒间孔发育,存在微细喉道。油层横向展布受沉积相——成岩相带所控制,呈层状大面积分布,与砂体展布形态一致,为岩性油藏。油藏油层埋深2300 m,平均孔隙度11.4%,渗透率0.5mD,属于典型超低渗油藏。

表1-1白216区块原油分析数据表

该油藏至投产以来,由于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注水矛盾突出,导致水驱效率低,剖面动用程度差异较大,08年以来逐步开展水驱专项治理,其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递减控制水平、水驱动用程度不断升高,具有较好的超低渗油田开发示范作用。

白豹长6油藏主要主要分布在白209、白216区块,控制含油面积40 k m2地质储量1810×104t,2005-2011年累计建产能30.3×104t,至投产以来,累计产能108.8×104t。白豹油田长6油藏2013年12月油井开井数248口,日产液水平518方,日产油水平308吨,综合含水29.6%;采出程度5.44%,采油速度为0.56%;水井开井数103口,日注水平1744方,单井日注水平16.9方。

二、开发规律研究

1.产量递减规律

初期递减大,投产一年后产量趋于平稳,地层启动压力梯度大以及导致流体流动能力差,造成油水井之间压力驱替系统建立缓慢。如白216区块投产初期井在前四个月递减均在40%以上。

图2-1白216区块2007年分月投产井递减曲线

2.见效规律

据生产资料统计,经过7年的注水开发,白豹油田长6油藏绝大部分油井都已见效,见效程度在80%以上。油井见效周期因区域地层物性不同而相差各异,其中油藏北部油层厚度大、渗透率较高、物性较好,见效期相对较短,北部见效周期为9-12个月,油藏中部物性次之,见效期也随之增长,中部见效期为12-15个月,油藏南部物性较差,油层厚度也相对较小,且致密层、隔夹层发育较多,油井见效慢,南部见效周期在15个月以上,部分油井至今无仍无明显见效特征。油井见效主要分为三类:见效见水型、产量上升型、产量稳定型。油井见效后日产液明显增加,日产油略有增加,含水上升。

表2-1长6油藏见效特征统计表

3.见水规律

从目前全区见水井的分析结果看,该区见水主要分三个类型:裂缝性见水,此类见水井主要分布在区块北部裂缝发育区域,如白209北部;空隙—裂缝型见水,此类见水井主要分布在区块中部高渗带,如白216

表2-2长6油藏见水特征统计表

中部;空隙型见水,多分布于区块南部.从见水时间上看主向井见水周期长,白209见水主向井周期为22个月,平均见水速度为0.8 m/d,白216主向井见水周期为18个月,平均见水速度为1.0 m/d;侧向井见水周期较快,白209侧向井见水周期为16个月,平均见水速度为0.7 m/d,白216侧向井见水周期为12个月,平均见水速度为0.9 m/d。

4.压力变化规律

由于启动压力梯度较大、地层脱气、油层连续性差等诸多因素,导致水井压力传导速度慢,注采压差逐渐增大,表现在注水井地层压力不断上升,对应油井地层压力下降快、恢复缓慢。目前两个区块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均保持在75%左右。

图2-2长6油藏历年压力变化曲线

压力驱替系统尚未建立之前,油井压力恢复速度与累计注水量之间的关系不很明确,高累计注采比,对应低地层压力。

图2-3 长6油藏地层压力与含水关系散点图

三、存在主要开发问题

1.裂缝发育,控水难度大

由于地层物性原因,白豹油田长6油藏裂缝发育,通过后期人工大规模改造后形成了复杂的人工和天然的裂缝系统,对油田开发影响很大,以白209区为例,近年来经试井解释、示踪剂测试、吸水剖面测试、吸水指示曲线、剩余油饱和度、水驱前缘等多种手段研究发现,在该区存在裂缝58条,目前损失产能约80 t/d。

2.平面层间矛盾突出,水驱状况日益复杂

以白209区块为例,2010年前,油井见效主要以增油的产量增长型为主,见水井少,3年共计11口;2011年之后,见效井见水井比例增加,措施井出水量增加,每年见水井10口以上。在控制含水上升下调配注的同时,影响到周围其他油井能量供给,液量下降。导致控水稳油难度加大。2013年为控制含水,12个井组注水量下降,5个井组能量受到影响,递减大于20%。对20个井组开展注水试验,结果表明:高含水井组:注水强度≥2.2 m3/d.m,微裂缝开启,含水上升快。注水强度≤1.5m3/d.m,地层能量受到影响。低含水井组:注水强度≤1.8 m3/d.m,地层能量受到影响。

吸水不均,导致注入水单向、单层突进,部分区域含水上升较快,而其他区域油井见效程度低,2013年共完成吸水剖面测试30层段,其中吸水较均匀19层段,不均匀6层段,不吸水5层段。

四、2014年稳产对策

1.精细注水调控,控制含水上升

根据压力分布现状及含水分布情况进行局部调整,全区注水强度保持在0.8-1.0 m3/m.d,针对东部油井见效程度高、含水高的“双高”开发形势,下步实施整体温和注水政策,注水强度控制在0.7-0.8 m3/m.d;针对中部能量保持水平高、油井含水高、产液量低的开发形势,下步实施整体温和注水政策,注水强度保持在0.7-0.8 m3/m.d;针对西部能量保持水平低、生产平稳、含水低的开发形势,下步实施加强注水政策,注水强度保持在0.8-1.0 m3/m.d。

2.细化剖面治理,改善水驱状况

针对裂缝发育、油井见水方向明确的井组继续完善“区域堵水”政策,通过堵塞出水裂缝及高渗层段,改变水驱方向,提高水驱动用程度,计划实施7口。

重点治理因井口压力高注不进、裂缝渗流导致油井高含水的注水井,计划增注3口,补孔分注4口。

3.开展低产井挖潜,提高单井

以降低油藏综合递减为目的,开展低产井分类治理,以酸化解堵、重复压裂、体积压裂为主要方式,预计实施增产措施15口。

猜你喜欢

水驱含水水井
浓度响应型水触变材料及在含水漏层堵漏技术的应用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水井的自述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土洞施工中含水段塌方处理方案探讨
乌龟与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