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课堂“插话”有感

2014-12-10安扬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4期
关键词:插话沙丁鱼量词

安扬

以前,我总觉得学生上课不举手就发言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不仅有违课堂纪律,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思路、教师的讲课情绪,造成课堂时间不必要的浪费,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

但上学期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插话"让我措手不及

人教版七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篇文言文一蒲松龄的《山市》,这是一篇描写海市蜃楼的文学作品,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虽不常见,但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课外阅读中都有所了解,对它的成因和特点是较为熟悉的。因此,我在备课时除了搜集与此现象有关的资料之外,对教材并没有做过多的推敲,自恃凭自己过硬的古文功底对付这一篇文章绰绰有余。

学习这篇课文时,在按常规进行了必要的教学步骤之后,我开始自信地串讲起这篇课文来。整节课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学生边听边记,很快都沉浸到美丽的幻景中了。

突然,一个刺耳的声音在教室里响了起来:“老师,‘楼五架是什么意思?”我的讲课停了下来,虽不太高兴但还是随口说了一句:“‘楼五架不就是五座楼吗?”不料又有—个声音传来:“‘楼五架应该是五层楼吧?”我一时愣住了,这个问题我还真没仔细考虑,怎么办?这时,有的学生开始翻书查资料了,课下注释没有,学生一时找不到答案。越没有确定的答案,学生的兴趣反倒越浓,一会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吸引到这个问题上来了。一时之间,教室里人声嘈杂,学生自动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展开了争论。

自己预先的教学设计被迫中止了,怎么办?按自己既定的思路继续讲下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凭自己在班内的威望,制止这一场看似没来由的争论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那样做的后果呢?我有点手足无措了。

“插话”让我喜出望外

看着人声鼎沸、热闹如集市的课堂,我的思路也连续不起来了。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吧,兴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我说:“这个问题牵涉到古文中量词的使用问题,只要联系上下文,从文意的理解人手就能解决。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哪组同学能找到最合理的答案。”

学生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争论,我也抓紧时间又仔细研究了这一部分的文字,发现原来“楼五架”在文中竟然是“每层楼有五个房间”的意思。我暗叫好险: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可真出大错了,我开始有点感激刚才插话的这个同学了。这时学生也逐渐安静下来了,我点头示意他们开始发言。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楼五架肯定不是指五座楼,因为上一句话是说‘惟危楼一座,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只剩下一座高楼,而且下面的文字也是具体描写这座楼的,我觉得可能是说楼有五层。”

另—个学生马E起来反驳道:“不对。后面明明又说‘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已经数到八层了,怎么可能只有五层呢?”

刚才插话的那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了,‘楼五架应该是五个房间。课文上说‘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一行是一排、一层的意思,‘五点明处就是五个房间透出的光亮。”

这个说法较为全面合理,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了赞同。我趁机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好问善思,并及时进行了扩展:“同学们想一想,在本课中还有哪些量词?在我们接触过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些量词?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特点?”很快有学生找出来了,回答:“本课中共出现了‘所、‘座、‘架、‘点、‘层等;以前所学的文章中量词多数省略,只是由一个数词后直接加上一些事物的名称,如‘二虫、‘一癞虾蟆等。”我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在古文阅读中如果碰到这些不会的问题应该怎么办?”马上就有学生说:“借助于上下文的语句来理解。”

初中刚接触文言文,学生就能通过讨论达到如此程度,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古文的数量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一样,而且在量词的选择上也与现代汉语略有不同,今后我们在学习古文时一定要注意积累这些习惯用法,提高我们阅读古文的能力。”

“插话”让我茅塞顿开

下课铃响了,这节课没能按计划进行,但突如其来的插话却使我和学生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快乐。由此我意识到课堂上学生的“插话”,一般是在自己认真思考、积极思维基础上的一种无法自控的发言。这些发言虽有可能打断教师的思路,但却能调动起全班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同学们能互相激发,共同合作探究,进而都有所提高。

由此,我又联想到这样一则故事:渔人出海捕捞沙丁鱼,但运回港口时往往死亡过半。于是,有人在鱼舱中放上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鲇鱼。在危机来临时,沙丁鱼拼命乱游,增强了肌体的活动量,使死亡率大幅降低。虽然,沙丁鱼也被鲇鱼吃掉一部分,但渔民的收益却增加了不少。以前理解这个故事总是从危机感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但如果把“沙丁鱼”比作只知道听教师讲课、言听计从的学生,那么“鲇鱼”应当就是那些爱插话的学生了,正是他们的出现才能打破班级的平静和沉闷,带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活跃性。相比之下,教学计划未完成的损失就小而又小了。

这节课使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让我茅塞顿开。看来,语文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只有当这种观念融入教师的思想意识之中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新课改才能切实地让学生受益。

“插话”让我获益匪浅

这节课,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插话”,我没有滥用自己作为教师的“话语权”进行阻拦,而是因势利导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放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自豪与自信,因而课堂也带来了别样的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应当是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教材里都必须找出趣味十足的东西。只要学生经过本身的努力,发现了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那么即使再枯燥单调的教材也能使他感到有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这些东西了吗?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拥有了这些探究、合作、成功的欢乐了吗?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学习的愿望。一旦缺少了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而这种力量在传统的课堂上很难找到它的踪影。实际上,越是有经验的教师越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过度使用自己的话语霸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合乎教学规律的做法应该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材是学生的教材,学生有自己构建课堂、学习和完善教材的权利与义务;在知识面前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善教者,师逸而生勤”的效果。

(责任编辑 肖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插话沙丁鱼量词
沙丁鱼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大人讲话时,孩子喜欢插话怎么办?
大人讲话时,孩子喜欢插话?
轻视的代价
大鱼吃小鱼
量词歌
轻松短句
死于胜利的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