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德树人的三个关键
2014-12-10周仁祥
周仁祥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工作灵魂和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着重把握好关键时期、关键途径、关键任务。
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是少年儿童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指出,“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价值观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我在工读学校工作期间,通过持续观察学生参加主题活动得出结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对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进行集体矫治的课程中,规划了全年传统节日与流行节日主题演讲、诗歌朗诵、文艺表演活动。参加角色表演的学生刚开始觉得很可笑,觉得抬不起头、不受待见,到后来成为学校明星、焦点、榜样,被人羡慕、被人追捧,获得久违的成就感等。这种向好、向上转变给我们的启发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转变越快、越大,状态也更为稳定。这个特殊的例子启示我们,立德树人需要“心有榜样”的示范和引领,关键时期是少年儿童阶段。
从身心发展特征来看,成长的烦恼需要帮助。少年儿童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特征互相交错阶段,是可塑性最佳时期,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期。外界的信息和行为模式会被孩子不加选择地大量吸收和模仿。在这一时期,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少年儿童的心灵,必将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从成长成才规律来看,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过渡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孩子处于是非辨别能力与其认知水平不相适应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让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和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涵养少年儿童的心灵,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是实践养成。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提出,少年儿童“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的谆谆教诲。
归属感是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视障女孩一句怯生生的“我不回家”,让我陷入孩子心灵归属的思考。放假了,在盲聋哑学校住读的学生们的父母,陆续接走了自己的孩子。一名视障女孩待在寝室不愿随母亲回家,母亲、老师反复劝说,小女孩总是怯生生重复那句“我不回家”。后来了解到,孩子父母为预防她走动受伤,寒暑假期间总是把她安排在阁楼上居住。每个假期都在阁楼上独自度过,没有玩伴、没有交流,孤独无助中盲女孩眷念的是同学、是老师,是学校、是快乐的校园生活。当学校成为学生身心的归属地,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实践养成要注重渗透,内化于心。知晓是明辨的前提,是践行的遵循。知晓包括动态的求知过程和静态的理解认识,并逐渐转化为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法必须契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接受习惯。为此,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准确把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五个维度提出立德树人的基本方法,使贯彻和落实“五个加强”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有机契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有机渗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实践养成要注重体验,外化于行。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道德没有进入身体力行层面,是不可能产生感召力的。为此,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准确把握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律,提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基本模式,整体构建了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养成的转化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立德树人必须注重实践体验载体的构建与应用,要广泛开展好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好“蒲公英行动计划”、修学旅行、红色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切身实践中消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内化为行为自觉和价值取向,聚合和发挥社会的正能量,弘扬和传递社会良好风尚。
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是环境构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天真无邪少年儿童总身处家人精心呵护、学校责任保护当中,相当一段时期成长在“净化”了的“温室”环境中,试图远离现实社会不良侵扰,屏蔽不良侵袭,殊不知这貌视健康的环境,埋下的却是少年儿童环境免疫能力“退化”的隐患。这也难怪一些教师、家长感叹的“5+2=0”,学校、家庭5天的教育培养为2天的社会不良诱惑所抹消。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参与盗窃、实施抢劫,甚至沾染黄赌毒成为一直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顽疾。再看那些因严重不良行为在工读学校接受矫治的青少年,无不警示我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构建育人环境和净化社会环境两项任务刻不容缓。
家庭要构建以家风家训为核心的传承环境。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昭示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家庭是孩子终生的学校,父母、长辈和亲人都是孩子的老师,家庭美德的熏陶、良好家风的传承、世传家训的恪守、父母的言传身教等,使孩子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家庭美德自然内化成为孩子的行为自觉。
学校要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育人环境。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封闭育人环境会降低孩子对社会不良侵袭的“免疫力”,育人的“温室”效应会让孩子失去良好品质养成的机会。学生在校的活动是人的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置身信息化社会,面对不良的思想、错误的价值观和不良行为的侵袭,学校要升级育人“系统软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整合学校内部资源,激活家庭教育资源,争取社会资源,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环境。
社会要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环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立德树人事关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全社会都要切实履行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的职责。部门不同、行业有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共同彰显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梦想,也是孩子的梦想。我们要深刻认识肩负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把握好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关键途径、关键任务,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