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4-12-09张海防
张海防
摘 要:江淮地区在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经济繁荣,百姓富足。而到了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却出现了停滞不前,灾荒频仍的局面。从农业垦殖和自然灾害的关系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可以为当今江淮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关键字:江淮地区;农业开发;生态环境
一、江淮地区开发状况概述
江淮地区是指西起桐柏山-大别山山麓,东到黄海,南临长江,北界淮河的这一地带。主要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江淮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北缘,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地形方面,本区西部多为山地丘陵,中部是平原,东部为临海低地。江淮地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加之温和的气候,故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开发。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魏晋以来,北方战乱人口的南迁,江淮地区作为人口迁徙的前沿地带,较早的接触到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等,加速了本区的发展。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开通及自身的经济发展积累等因素促使江淮地区走向高速发展阶段。安史之乱时,北方又有大批人口向这里迁移,劳动力的增加推动了本区的开发步伐。北宋时期,本区因为临近京畿,故而受到更多的重视,已经逐步发展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自北宋末年,战乱加之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本区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元朝在淮安、扬州等地实行屯垦,重视商业的发展,江淮地区在饱经战乱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明清时期本区屡遭战乱、自然灾害肆虐猖狂,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创伤。虽然两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稳固措施,但是本区的经济地位正在逐渐下降。
二、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开发活动
明初,统治者为了加强京畿实力、拱卫京师,开始从其他地区迁徙居民。例如定远县因为屡遭兵乱导致人口减少,所以“迁江南常、松、苏、杭、严、绍、金华、初八府民居之,名曰‘填实。故县三十三里,十九里为土民,十四里为迁民。” 明王朝对整个江淮地区进行了程度不一的移民活动。史料记载,洪武间凤阳府接受移民总数约为50万人,安庆府为33万人,庐州府为30万人,和州为1.5万人,滁州为2万人,滁州卫1.5万人,苏北平原为65万人。 人口的增加为本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保障,经济逐渐得到复苏。而明末的战乱,再次把江淮地区推向深渊。位于安徽地区的英山在历经战乱之后“屠戮纵横,尸骸遍野。县治民居悉毁无遗” ,其惨状可见一斑。在之后的几年里,江淮地区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满目疮痍。凤阳、庐州等地“被寇益慘,遗黎,农事多废垦”。 康熙、乾隆年间,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政府的休养生息之养民政策逐渐落到实处,人口开始迅速增长,经济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经济已经开始走向没落,本区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封闭。史料记载,大别山区的居民“勤务农桑,少作商贾” ,宿松县的居民们“被褐读书,无他事,故其俗朴而易治”, 而位于里下河平原地带的宝应之民,在明代中叶便“以农为业,不事商贾。” 甚至长江下游地区的泰兴亦是“民多朴啬,食力重农……耕桑以为业,渔稻以为利,不喜牵车服賈,游于四方。” 由此可见,整个江淮地区居民的思想观念都是相当封闭、传统的,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观念也决定了本区经济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模式。本区的农业开发主要包括圩田与兴修水利、对山区及沿海地区的垦荒、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番薯等)。
三、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圩田及兴修水利活动
圩田是一种高产的水利田,极大地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在江淮大力发展圩田,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本区的繁荣。但是圩田对江淮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则是一柄双刃剑。
首先,圩田的多功能开发模式使得圩田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缘堤之隙,杂植榆柳” 的开发方式,促进了圩田水土的保持和圩岸的坚固性,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思想。此外,多数圩田是按计划开发的,布局完整,圩圩相连,从而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利体系。可见,圩田生产的良性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大有裨益的。
基于圩田的重要性,历代官府以及百姓对圩田的修整、护理活动从未间断。明清时期各地圩区通常推选地方上的权贵或是望族族员担任圩长,主管圩田的保护事宜,“塘长圩长沿堤分岸,纠察巡警”。但是由于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过度围垦,使得赖以滞蓄洪涝的水域日趋缩小、河湖面积不断萎缩,巢湖的变迁即是一例。圩圩之间为了排水泄洪而毁坏圩堤圩岸以此转嫁危机、盗湖为田行为的变本加厉,打乱了原有的水系,不仅加剧了水患的发生及其危害性,而且破坏了圩田的调蓄功能。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水灾频繁,圩田农业严重受损,粮食产量较低。洪涝灾害频繁,修整负担加重,导致了钱粮的免征以及巨大的赈灾费用,给国家财政收支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圩田兴修所引起的纠纷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的动乱和危机。由于圩田以农田水利的兴修为中心,而兴修和维护圩堤必然涉及到圩民们的利益,从而引起一系列水利纠纷,引起地方社会的动荡不安。
(二)垦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前以提到,明清时期的垦荒主要包括对山地深林和沿海滩涂的开垦。在偏僻的深山里进行农业开垦活动,首先就是要把山地上的森林树木砍伐殆尽,以便腾出地方种植农作物。这一行为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森林资源的骤减。明代时的大别山区仍然是“自六安以西皆深山大林,或穷日行无人迹。至于英、霍山益深,材木之多,不可胜计。山人不能斧以畀估客,至作筏数岁不一遇。” 明代虽然长江流域的丘陵低山地带天然森林已所余无多,但是,在位置大多僻远的高山地区域,由于交通条件和政府禁令的限制,人类的生产活动尚未改变这些地区的原始森林植被面貌。像开发历史较长的秦岭一大巴山区,晚至清前期这里的景象尚是“古木丛草,遮天蔽日”、“长林探谷,往往跨越两三省” 。这都说明清前期及以前江淮地区偏远山地上是有大量树木资源覆盖的。但是,伴随着垦荒的进行,森林资源日益濒临危机。乾隆年间的霍山“所垦之山究不如平畴沃衍,垦不数年,辄败,则又垦新山以继之,日睃月削,于是山无不垦,而材木渐空” 。endprint
伴随着森林的不断减少,山区动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的生物链发生变化,逐渐失去平衡,导致生物数量减少,有的物种甚至惨遭灭绝。清代之前的江淮西部山区丘陵地带常有猛虎出没、虎患频发。但是自从清代中叶以来,本区虎患日益减少。例如,位于大别山区的霍山县“虎、鹿、猿、猴、明以前林莽未开,所在皆有,自人蕃地辟,其种遂绝。今惟文豹、獐、麂、獾、兔、野猪、黄鼠狼、竹鼠、松鼠、蝙蝠、猬、玉面狐、獭。狼、狐二者自同治后始有之。乾隆志:鹿、獐、麂三物五十年前邑中可供常馔。……(自雍正初)鹿逐渐少,今乃渺不可得。”
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山区丘陵,不仅使土地的地力下降,而且还导致土质疏松,使山区水土无法保持,泥沙被冲刷而下导致河道淤塞,河流宣泄洪水的能力降低。另外,森林滞洪蓄水的功能消失,无法调节流量,使得水灾发生的频率增加,泥沙覆盖良田,影响了平原地区耕地的生产力。清代的汪元方曾就此问题上《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具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漫,田禾淹没,岁屡不登。” 大量随河而下的泥沙加重了河道的淤塞,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
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放海滩禁垦,对沿海滩涂的开发步入正轨。张謇为发展实业提倡在本区滩涂地带种植棉花,使得本区的棉纺织等手工业地位逐步上升。由于滩涂盐碱化相对严重,不适合稻麦的生长,故在滩涂地带种植耐旱的棉花是因地制宜之举。但棉花的种植地区从沿海向内地延展,致使苏北等区成为棉花种植区,棉花的大量种植占据了粮食作物的地方,导致粮荒。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经过清末、民国的开发,濒于荒芜的海滩被改造成近代棉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曾经的盐碱地经过开发,而今已经变得欣欣向荣,为现在的农业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新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明清时期本区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并且得到迅速推广。江淮地区早在明代中叶便已开始种植玉米,但是当时规模还比较小。至清代,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尤耐旱” 的玉米和扑地而生的番薯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从清初娱乐儿童的玩物到后来的“漫山种之” ,足见玉米种植之广泛。甘薯同玉米一样均有耐旱、耐瘠、耐风雨、适应性强的特性,可谓“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 非常适宜在山地、坡地和新开垦地区种植。据研究,安徽开始引种番薯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望江县志》。 到嘉庆、道光时期,本区的番薯种植已经相当普遍,番薯成为重要的粮食替代品。
玉米和番薯均是耐旱的粮食作物,也是棚民在山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两者的种植对山区的土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破坏了本区的生态环境。棚民在山区的玉米、番薯种植方式极其粗放,只是靠天降雨水助长,基本上没有什么培护,而且经常变换耕种之地,有文献记载:“挖土既松,水雨冲洗,三四年后,辄成石骨,又必别觅新山,抛弃旧土”,“俟其草木茂密,砍伐烧灰,然后再行耕种。近年住此,明年迁彼,习以为常。” 因为这些原因,在山区种植玉米经常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会致使水土流失,造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在清代的许多地方志里都有所反映。《徽州府志》中就记载到徽州因为广种玉米而导致“河道之害,不可救止” 的现象。山区垦种玉米所带来的不只是对河道的淤塞,还影响到河流的下游地区,致使圩田损毁、甚至是“原田多被涨没” 。如此以来,上游山区的大量泥沙浮土逐步向下游淤积,阻塞了河道、影响了下游的灌溉和渔业的发展。
耐旱作物的引进与推广,加重了土地的负担、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因为连续耕种,土地得不到休息,加之垦殖者对土地不加保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种植。玉米和番薯种植后,土松石出,土地沙化、石化现象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抛荒现象越来越多。
四、经验教训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当地居民广建圩田、兴修水利、对山区及沿海地区的垦荒、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番薯等),促使本区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但是开发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灾难,森林资源的减少及河湖面积萎缩导致了水患频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开发仍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经济开发要注重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江淮地区的居民针对本区河湖众多、地势低洼的条件发展圩田,是本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清末对沿海滩涂地带的开垦活动亦是因地制宜的表现,把荒凉的盐碱地发展为产棉基地,带动苏北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不可无休止的开发,不能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其次,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置环境于不顾的过度垦荒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破坏问题,最终还是制约了人们的开发进程。因此,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只是贪图眼前利益,要“放长线,钓大鱼”保护好原有的资源。森林素有“绿色水库”之称,森林不但能保持水土,而在降雨时树上的枝叶能拦蓄一部分雨水,减少对地面的冲击,发挥拦水蓄水的功能。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森林等资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维持物种多样性,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嘉靖《定远县志》卷一,《风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196),第626页.
[2]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第331-346页.
[3]同治《六安州志》卷16《武备志·兵事上》,《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8、19).
[4]光绪《霍山县志》卷13《文艺志》,杨四知《江北设官防寇疏》,《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3).
[5]嘉靖《光山县志》卷一,《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47).
[6]道光《宿松县志》旧序,《康熙乙丑郡守刘耘序》.
[7]隆庆《宝应县志》卷二,《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9),第469页.
[8]康熙《泰兴县志》卷一,《风俗第六》.
[9]《万历和州志》卷2.
[10]《庐阳客记·物产》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第669-670页.
[11]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11《策略》.
[12]乾隆《霍山县志》卷7.
[13]光绪《霍山县志》卷2《地理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3).
[14]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道咸同光奏议》卷29.
[15]包世臣:齐民四术,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页.
[16]道光《徽州府志》卷 5 之 2,《食货志》,《物产》,《谷粟》.
[17]《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9页.
[18]万国鼎:《五谷史话》,载《古代经济专题史话》,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28 页.
[19][清]严如熤:《乐园文钞》卷 7,《复查山内匪徒禀》,清道光间刻本.
[20]道光《徽州府志》卷 5 之 2,《食货志》,《物产》,《谷粟》.
[21]道光《祁门县志》卷 12,《水利志》,《水碓》.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1LSB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