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探析
2014-12-09林宗朝
林宗朝
摘 要: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手段来解决学习与工作问题,这是信息化时代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对此,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能够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有利帮助,学生在该教学模式利于掌了学科知识、锻炼应用能力。本文将基于PBL模式探析其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PBL模式;课程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标准,那就是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素质,能够运用相关技术与手段来解决工作问题。为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重新调整战略,确立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素质与应用能力的目标,积极引入PBL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来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 PBL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广泛、知识更新速度快,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应用技能,这是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解决的核心任务。而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能够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有利帮助,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起点,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来设置针对性、意义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协作、集体讨论、深入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及掌握能力。由此可见,PBL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 基于PBL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探析
2.1 组织学习小组
PBL模式提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因而,在PBL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来组织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教师需挑选出一位较为出色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教师来组织小组学习。组织学习小组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分组不能任意而为,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与习惯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遵循相互促进、分工协作等原则来组织学习小组。
2.2 问题情境设计
在PBL模式中设计问题情境是核心环节,问题作为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起点,问题情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性及教学效果,因而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PBL模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问题情境的设计。其中,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特点是教师进行问题情境设计的主要依据,为了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具有适当难度性、贴近生活的相关问题。
2.3 协作探究学习
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问题情境环节之后,这时学生们已经明确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问题,如此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协作探究。针对上述如何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计算机病毒这一课题,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开展自主学习、协作探索,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来搜集各种相关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分析与讨论造成计算机信息安全、病毒破坏的原因、传播途径,进而剖析和总结这些案例中的解决与防护措施。而后,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探究,每一个小组成员结合已学知识或案例经验提出个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最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展示小组协作探究的成果,学习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向教师与其他同学讲解本小组的探究方案。
2.4 学习效果评价
针对学生的协作探究学习结果,PBL模式还设置了学习效果评价环节,着重通过该环节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以实现快速进步。《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锻炼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而PBL模式中的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就是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 结语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运用这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PBL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积极应用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解决问题不仅学习与巩固了学科知识,而且还培养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杰.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50-52.
[2]谭萍,邢玉娟.PBL教学方法在数据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