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
2014-12-09陈玲
陈玲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工作也在不断地革新,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新特点,在对发掘当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工作的意义进行归纳后,详细分析了当代高校先进典型发掘、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来探索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现代优秀青年,为更好更快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164-02
“典型,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方面能在思想作用等方面说明一般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势或是发展规律的人或事物。通俗地讲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这也就指出了典型主要是由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两个部分构成的”[1]。“先进典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筛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体现了社会对其成员具体的道德期望。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的代表,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2]。
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和培育工作是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大学生中发掘先进典型的工作有利于发现品学兼优的学生,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对先进典型发掘后的宣传工作则有利于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在校园形成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先进典型教育行之有效具有牢固的客观基础
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推进,我们已进入2l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已变为今天人们予以更多关注的“90后”。正如“80后”进入人们视野时一样,“90后”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又与“80后”不同,“90后”更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他们性格特征更为明显。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90后”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主意识,他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和接纳都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会选择主动去获取对社会的认识。他们成长在信息时代,与数字化网络化共同发展,他们的眼界更广阔、思维更活跃,更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外界的变化会更容易更深刻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对于树立先进典型而言,是一种最直接的传播手段,不管在哪个年代,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每个时代都需要适应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通过其所代表的人格魅力、所作所为中散发的正能量去塑造人、鼓舞人、凝聚人,在学校甚至社会范围内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让“90后”的大学生们主动去了解、去接纳、去学习先进典型,从而对其自身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形成内化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由此可见,在“90后”中宣传先进典型有着较优越的客观基础和可以预见的强大效果,但在当下,如何在“90后”大学生中用先进典型的力量来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仍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2.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如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虚无、行为习惯功利、人际关系庸俗、个人生活物欲等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新环境,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加快,接触的内容也颇为丰富,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不利的,如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导向,这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比较宏观抽象的,要把如此宏观抽象的思想道德理念内化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中并非易事,而先进典型教育的特点正是把抽象而枯燥的思想道德说教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树立实实在在的人物,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从而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积极向上的精神,用榜样来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争当榜样。
二、当前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取的先进典型过于高大全,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目前,很多高校在树立先进典型时,思想都过于传统,习惯于树立一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大全的先进典型,以为这样可以达到宣传先进典型的效果,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效力。其实,现在高校“90后”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判断,过于高大全反而会让人在模仿榜样的时候发现太大的差距导致放弃模仿与学习。因此,我们在树立先进典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现实的榜样作用和被接受的程序,从而让大学生能够接受,从一点一滴来激励自我,体现出时代性。
2.对于先进典型的宣传方式过于单一,效果甚微
目前高校宣传先进典型的方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事迹介绍,结合先进典型的事迹对学生进行说教,较少对事件所蕴含的深度思想进行挖掘,很难发挥宣传的作用。况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形成数量多、规模大、具有持续性的宣传模式,过于单一的宣传方式已经落伍,跟不上大学生的思维节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作用较小。
3.目前先进典型的发掘、培育机制落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与持续性
任何一种运行机制想要发挥效用都需要长期的时间积淀,需要整个机制的健康持续运行。先进典型的发掘、培育机制也是如此。先进典型的教育意义需要在选树、培养、宣传和推广等环节中不断去深化挖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挥功效与作用的。然而长期以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的是教育者的主体性[3]。在先进典型的教育功用上,目前许多大学仍然习惯于用“说教”模式来实施宣传教育,这使得大学生觉得这是一种强迫式的灌输,而非自己主动的意愿,因而对教育活动和先进典型产生厌恶心理,导致先进典型的教育作用失去功效。这些情况说明了目前先进典型的发掘培育机制落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持续性。
三、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的发展方向
1.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
现今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应注重多元化,倡导“人人皆可成为先进典型”,既要发掘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也要注重在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发掘不同的先进典型,比如德育先进典型、孝亲先进典型、专业先进典型、社团先进典型、学生干部先进典型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发掘格局。在多元化典型树立之中要重视质量,全面了解树立先进典型的具体情况,确保典型发掘的规范性,保证先进典型的正面引导性,分时间段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成长成才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以后先进典型的发掘提供准确判断的依据,提高发掘机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4]。
2.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机制
大学生中树立的先进典型都是我们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在成为学校重点推介宣传的先进典型之后,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得到学校的培育。因此,学校在不断地发掘先进典型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先进典型的培育、关心先进典型的发展,从学习情况、思想状态和生活情况等方面关爱和帮助他们,为他们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先进典型在正确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关心和爱护,如,领导走访、教师联系、师生座谈会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荣誉、树立新的目标、继续发挥特长,使先进典型不是昙花一现,使其不断进步,更具有典型性和模范性。
3.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机制
每个人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都有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态度、行动三个状态。因此,需要通过整体的宣传攻势来达到使大学生了解先进典型的事迹、加深对先进典型的了解、产生对榜样模仿的心理、采取行动向榜样靠近。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更多的同学不断地提升自我,做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采用现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方式要多样化具有贴近性,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同时传播,比如校报、校广播台、校园杂志、校园微博、校园微信等各种方式来达到传播目的;宣传形式要具有吸引力,可以创新方式,通过人物访谈、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宣传内容要多元化,尝试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片、影片等多种形式来深入挖掘故事,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增添吸引力和感染力。
4.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推广与更新机制
在高校树立先进典型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行有利于先进典型的涌现。用典型来促进工作,以典型来带动发展,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榜样作用。在了解了这一路径之后,就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将先进典型的宣传示范作用最大化,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及大学生群体争当先进典型。同时,要形成一个合理的、长效的机制,因此,需要在校园内建立“大学生先进典型库”,总结每个典型的树立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先进典型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
[2]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邓立志,于盛达,陈艳明.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4]康存辉,操菊华.雷锋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3).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