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景、问题及对策
2014-12-09孙爱良
孙爱良
摘 要:通过对国内设施果树栽培及冬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冀东地区大力发展冬枣设施栽培的重大意义,全面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为规模化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冬枣;设施栽培;问题及对策;冀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us of the domestic cultivation of fruit tre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winter jujube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facility winter jujube cultivation in East Hebei,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specific response measures are also deeply studied. So that, this paper points out a feasible development path, in which, the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ould be broken, and the facilities winter jujube cultivation would be wildly developed.
Key words: winter jujube; facilities cultiv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east Hebei
冀东地区的黄骅、盐山、沧县、献县等几个县市是河北省冬枣的主要产地,占到河北省冬枣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下降较为明显,平均价格由20世纪90年代的30~50元·kg-1下降到目前的6~12元·kg-1;其次,由于冬枣成熟期较为集中,出现了卖枣难的情况,经销商压级压价现象时有发生,使枣农丰产不丰收。随着种群面积的加大,各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管理难度增加。冬枣的品质下降,口感与风味较90年代变差,以上这些问题制约着黄骅冬枣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果树生产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辽宁、山西、山东、陕西、河北等省市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2],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在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产业,是一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景广阔的路。
1 设施冬枣发展前景
1.1 国内设施果树发展概况
设施果树生产是通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改变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来改变其正常发育进程[3],达到果实提早或延迟成熟的目的,使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水果,提高生活水平和品质,其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常规方法栽培的水果。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各项“三农”政策的实施,具有生态、自然、高效的设施果树栽培规模在迅速扩大[4],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超过13万hm2,位于世界第一位[5]。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以草莓[6]、葡萄[7]的栽培面积为最大,其次为桃、杏、李、樱桃、枇杷等果树品种;在发展地域方面,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发展较快,形成了辽宁省营口、青岛莱西、河北唐山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辽宁盖州、北京平谷、河北石家庄等地的设施桃生产基地;山东烟台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以及辽宁丹东、山东龙口、河北乐亭等地的设施草莓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生产规模大、效益高、发展迅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力发展设施果树生产,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及生产生活质量的新型产业,也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1.2 冀东地区发展设施冬枣意义
冬枣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高、口感好而且具有极高社会和市场认可度的鲜食水果品种,市场需求量很大。冀东地区是冬枣发源地,该地光照充足、降水适宜,气候条件适宜枣树种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但由于冬枣的成熟期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内,鲜果上市只有30 d左右的时间,时间较短,而经过各种方法储存的冬枣,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风味等各方面都较鲜果为差。而通过设施栽培冬枣,人为创造适宜、安全的生长环境,改变冬枣发育期进程,使之延迟或提早成熟,可以大大延长冬枣鲜果的上市时间,使人们从7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后,都可以品尝到新鲜、口感风味好的冬枣,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使枣农的收入大幅增加。另外,设施栽培的冬枣,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有害空气、病虫、粉尘等侵害和污染,使树体营养充足,生长健旺而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用量,使食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大提高。相比较其他的设施果树品种而言,设施冬枣的栽培还是刚刚起步,仅有河北、山西、陕西等少数几个省市的枣主产区有零星的种植,种植面积较小,市场缺口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人员技术知识较为薄弱
据调查,目前在一线从事冬枣生产的农业生产者平均年龄在40~55岁之间,约占冬枣从业者的80%左右,这部分人生产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认真,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差些,文化素质不高[8]。而冬枣设施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矮化密植、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环节,还是破眠技术、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控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正是目前枣农所欠缺的,部分枣农对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心里没底,对发展设施冬枣生产存有畏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设施冬枣的发展。另外,当前林业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科技人员自身掌握的技术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胜任新技术服务工作,而且工作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 资金瓶颈,影响投入的积极性
栽培设施主要分为温室和大棚两种[9],使用的设施不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根据墙体的材料不同可将温室分为夯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对于1个667 m2的温室,以黄骅地区为例,具体成本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建造一个常规砖混结构的温室,大约需要15~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对于普通的农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设施冬枣的商品性生产,只有达到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要想产业化就必须有大的资金进行投入,这也是当前冬枣设施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冬枣的设施生产是一项新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想大力推广设施冬枣栽培,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枣农的基本素质,就要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培训规划中去。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尽量采取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意识到从事设施冬枣生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让果农带着兴趣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设施冬枣生产,以开技术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也可以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重点普及和宣传先进实用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10]。
3.2 加大投资引进和政策扶植力度
对于农民个体生产者来讲,冬枣设施栽培的前期投入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制约当前设施冬枣栽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引进企业资金来增加投入,使之在初期就可达到适度规模,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发展和普及。另外建议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设立一些设施冬枣栽培产业园艺项目,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扶植,来发展设施冬枣生产。银行部门也应该在温棚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保险部门也要开发出适合的险种,为农民开展设施冬枣种植保驾护航,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样,会对设施冬枣栽培的迅速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3 扶植大户,以点带面
枣农对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大力发展设施冬枣种植,就要让农民切切实实见到效益,才有利于推广。因此,先期可以采取扶植一些种植大户的方法,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进行适当倾斜,使他们优先发展起来,尽快见到效益,起到示范作用,来引导农民自觉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种植,产生最大效益。
3.4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和引进新技术
目前,尽管各地设施冬枣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标准不统一。基本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扣棚时间的掌握、破眠的技术和时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另外,棚内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方面还缺乏量化标准,这些都制约着设施冬枣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程,需要投入资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总结,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要尽快研究制订出优质高效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还要设计针对设施冬枣生产的专用设施,激励产、学、研三大部门的联合协作攻关,为冬枣设施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结 语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冬枣是适合冀东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技术上成熟可行,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现实存在的资金投入短缺、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制约着设施冬枣产业的规模化发。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大力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力度,引进企业资金,银行、保险部门大力配合,重点培养出一些种植大户,让他们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选育出更为适合冬枣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尽快制定出冬枣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健全技术体系。这样,就为设施冬枣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为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春焕,周爱英,马新丽.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0(5):7-8.
[2] 陈凤霞,王锁利. 塑料大棚冬枣提早成熟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6(5):44-52.
[3] 曹青莉. 对我省设施果树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11(4):37-38.
[4] 秦栋,王金政,张安宁.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设施杏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 , 23 (S) : 55-59.
[5]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中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09(3):305.
[6] 蔚露,牛自勉,李志强,等. 乌金膏和生命素对夏季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3(7):703-706.
[7] 罗春香,马光跃,朱玫,等.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1(4):53-57.
[8] 王之学.天津市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1):10-12.
[9] 樊巍,王齐瑞,刘唤晨.果树设施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8(2):38-39.
[10] 梁艳荣,李荣富,胡晓红,等. 内蒙古设施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4):18-19.
2.2 资金瓶颈,影响投入的积极性
栽培设施主要分为温室和大棚两种[9],使用的设施不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根据墙体的材料不同可将温室分为夯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对于1个667 m2的温室,以黄骅地区为例,具体成本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建造一个常规砖混结构的温室,大约需要15~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对于普通的农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设施冬枣的商品性生产,只有达到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要想产业化就必须有大的资金进行投入,这也是当前冬枣设施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冬枣的设施生产是一项新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想大力推广设施冬枣栽培,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枣农的基本素质,就要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培训规划中去。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尽量采取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意识到从事设施冬枣生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让果农带着兴趣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设施冬枣生产,以开技术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也可以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重点普及和宣传先进实用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10]。
3.2 加大投资引进和政策扶植力度
对于农民个体生产者来讲,冬枣设施栽培的前期投入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制约当前设施冬枣栽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引进企业资金来增加投入,使之在初期就可达到适度规模,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发展和普及。另外建议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设立一些设施冬枣栽培产业园艺项目,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扶植,来发展设施冬枣生产。银行部门也应该在温棚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保险部门也要开发出适合的险种,为农民开展设施冬枣种植保驾护航,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样,会对设施冬枣栽培的迅速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3 扶植大户,以点带面
枣农对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大力发展设施冬枣种植,就要让农民切切实实见到效益,才有利于推广。因此,先期可以采取扶植一些种植大户的方法,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进行适当倾斜,使他们优先发展起来,尽快见到效益,起到示范作用,来引导农民自觉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种植,产生最大效益。
3.4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和引进新技术
目前,尽管各地设施冬枣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标准不统一。基本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扣棚时间的掌握、破眠的技术和时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另外,棚内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方面还缺乏量化标准,这些都制约着设施冬枣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程,需要投入资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总结,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要尽快研究制订出优质高效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还要设计针对设施冬枣生产的专用设施,激励产、学、研三大部门的联合协作攻关,为冬枣设施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结 语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冬枣是适合冀东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技术上成熟可行,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现实存在的资金投入短缺、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制约着设施冬枣产业的规模化发。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大力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力度,引进企业资金,银行、保险部门大力配合,重点培养出一些种植大户,让他们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选育出更为适合冬枣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尽快制定出冬枣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健全技术体系。这样,就为设施冬枣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为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春焕,周爱英,马新丽.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0(5):7-8.
[2] 陈凤霞,王锁利. 塑料大棚冬枣提早成熟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6(5):44-52.
[3] 曹青莉. 对我省设施果树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11(4):37-38.
[4] 秦栋,王金政,张安宁.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设施杏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 , 23 (S) : 55-59.
[5]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中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09(3):305.
[6] 蔚露,牛自勉,李志强,等. 乌金膏和生命素对夏季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3(7):703-706.
[7] 罗春香,马光跃,朱玫,等.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1(4):53-57.
[8] 王之学.天津市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1):10-12.
[9] 樊巍,王齐瑞,刘唤晨.果树设施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8(2):38-39.
[10] 梁艳荣,李荣富,胡晓红,等. 内蒙古设施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4):18-19.
2.2 资金瓶颈,影响投入的积极性
栽培设施主要分为温室和大棚两种[9],使用的设施不同,建造成本也不相同。根据墙体的材料不同可将温室分为夯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对于1个667 m2的温室,以黄骅地区为例,具体成本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设施冬枣栽培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建造一个常规砖混结构的温室,大约需要15~2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对于普通的农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设施冬枣的商品性生产,只有达到适度规模,才能实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要想产业化就必须有大的资金进行投入,这也是当前冬枣设施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冬枣的设施生产是一项新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要想大力推广设施冬枣栽培,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枣农的基本素质,就要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把设施农业技术培训纳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培训规划中去。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尽量采取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让农民意识到从事设施冬枣生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让果农带着兴趣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设施冬枣生产,以开技术现场会的方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也可以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的方式,重点普及和宣传先进实用的设施冬枣栽培技术[10]。
3.2 加大投资引进和政策扶植力度
对于农民个体生产者来讲,冬枣设施栽培的前期投入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制约当前设施冬枣栽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引进企业资金来增加投入,使之在初期就可达到适度规模,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发展和普及。另外建议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多设立一些设施冬枣栽培产业园艺项目,以项目经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扶植,来发展设施冬枣生产。银行部门也应该在温棚建设等方面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保险部门也要开发出适合的险种,为农民开展设施冬枣种植保驾护航,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样,会对设施冬枣栽培的迅速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3 扶植大户,以点带面
枣农对发展设施冬枣栽培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大力发展设施冬枣种植,就要让农民切切实实见到效益,才有利于推广。因此,先期可以采取扶植一些种植大户的方法,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进行适当倾斜,使他们优先发展起来,尽快见到效益,起到示范作用,来引导农民自觉进行设施冬枣栽培。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化种植,产生最大效益。
3.4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和引进新技术
目前,尽管各地设施冬枣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标准不统一。基本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技术标准,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扣棚时间的掌握、破眠的技术和时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另外,棚内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方面还缺乏量化标准,这些都制约着设施冬枣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进程,需要投入资金、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总结,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要尽快研究制订出优质高效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还要设计针对设施冬枣生产的专用设施,激励产、学、研三大部门的联合协作攻关,为冬枣设施栽培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结 语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冬枣是适合冀东地区进行设施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技术上成熟可行,可使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现实存在的资金投入短缺、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也制约着设施冬枣产业的规模化发。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大力增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植力度,引进企业资金,银行、保险部门大力配合,重点培养出一些种植大户,让他们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农业科研部门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选育出更为适合冬枣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尽快制定出冬枣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健全技术体系。这样,就为设施冬枣规模化生产打好基础,为突破冬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春焕,周爱英,马新丽.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0(5):7-8.
[2] 陈凤霞,王锁利. 塑料大棚冬枣提早成熟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6(5):44-52.
[3] 曹青莉. 对我省设施果树发展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11(4):37-38.
[4] 秦栋,王金政,张安宁.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设施杏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 , 23 (S) : 55-59.
[5]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中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09(3):305.
[6] 蔚露,牛自勉,李志强,等. 乌金膏和生命素对夏季设施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3(7):703-706.
[7] 罗春香,马光跃,朱玫,等. 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农业科学,2001(4):53-57.
[8] 王之学.天津市设施果树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 2010,16(1):10-12.
[9] 樊巍,王齐瑞,刘唤晨.果树设施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8(2):38-39.
[10] 梁艳荣,李荣富,胡晓红,等. 内蒙古设施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