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省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层层递进

2014-12-09

当代陕西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乡镇监督干部

文/张 军(本刊记者)

我省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层层递进

文/张 军(本刊记者)

针对此轮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我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以过硬的措施着力攻坚,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头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向深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关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6项改革举措中,针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提出了13项,占到总数的一半,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环节。

中组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实施方案》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问题。二是以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三是健全干部激励保障制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困扰干部工作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的是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当代陕西》记者采访中,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顺民表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这些难题,我省“先行一步”,提出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16项,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5项,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4项……其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与中央《实施方案》的布局高度一致。目前,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和即将完成,效果已初步显现。

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取人问题

“为什么出现‘四唯’问题,实际上是识不准、考不准,对干部没把握,心里没底,自然而然就去唯分、唯票。为什么迟迟得不到有效破解?是因为没有新招、新办法、新措施。而措施办法从哪里来?还是要从改革创新中来。”采访中,省委组织部经济干部处处长朱晓渭说。

为破解“唯票”问题,我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以过硬的措施破解难题,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干部选拔第一环节由“民主推荐”改为“动议”。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在充分研判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就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提出初步建议,形成工作方案后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

西安市探索运用“无任用推荐”方式,不设定具体任职岗位进行非定向推荐,有效遏制了少数干部拉票、个别领导干部“引导”干扰群众意愿等现象的出现。去年,省委在全省全面推广,省委组织部集中4个月时间全覆盖综合研判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无任用推荐”,为选准“好干部”奠定基础。

在考察环节,我省广泛推行“无任用推荐、有任用复核、多形式考察、重跟踪管理”的干部选拔方式,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研判,将日常掌握情况与目标考核、干部考察、民主生活会、巡视、审计和廉政等情况结合起来,客观分析成绩和优势,多维印证、综合评价干部,有效规避了“届前拉票”等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

为破解“唯分”问题,我省进一步明确竞争性选人用人方式的使用环境,合理确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和规模。同时,改进考试测评方式。根据选拔职位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面试为主,对笔试环节进行合理取舍,杜绝“高分低能”“一考定音”的“唯分”现象。

为破解“唯GDP”问题,省委研究提出《关于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雾霾治理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的意见》。在继续坚持生产总值考核的同时,适当减少分值权重,同时加大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指标分值权重,引导各级既重视经济建设,又重视社会发展,更注重民生改善;增设并提高了生态环保考核指标的项目和权重,有效引导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切实消除“唯GDP”的不良政绩观。

为破解“唯年龄”问题,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干部管理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要有梯次安排,以4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注意保留一部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精神状态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50岁左右的干部,防止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目前,这些改革举措都已初见成效,很大程度纠正了干部选任中的‘四唯’倾向,树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风向标。”李顺民告诉记者,实践证明,我省的探索与中央的要求是契合的。当前,重点是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改进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科学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主动性上,研究制定更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以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解决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防止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是《实施方案》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

“深入分析其原因,既有干部管理方面有些制度跟不上形势发展、存在漏洞空子甚至是盲区的问题,也有对干部日常管理跟不上、力度不够的问题。”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毛万春指出,这就需要围绕加强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交往和干部本人、身边工作人员管理等,健全完善有效的规章规定,扎紧干部管理的制度笼子,形成严密的从严管理干部的制度体系。

对此,我省的探索非常活跃,许多举措都走在了各省的前列。

在干部管理方面,出台了从严管理干部六项规范性文件,形成了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对干部管理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措施更实。

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对干部的动态考察、跟踪管理,对结构不合理、工作不力的领导班子,及时补充调整;对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不适宜担任现职或表现一般的干部,提出交流或调整意见;对群众反映意见较大、工作实绩排名靠后且整改不力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或免职。近年来,省市县三级先后对近300个考核一般和较差的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42名考核较差的单位主要领导给予免职处理。

针对干部“走读”等突出问题,省委出台了《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要求凡是没在工作地安家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出计划逐步实现就地安家;新提拔任职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要把在工作地安家作为提拔使用的必要条件,促进干部心随职在、家随岗走,更好地“安心、安神、安业”。目前,各市一级干部的家属,基本上都已经按照规定随迁到工作地,县一级干部正在按照要求逐步落实。

同时,在从严监督干部方面,我省制定出台的《关于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实行个人重大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备案的意见》,开启了新的尝试。

“《意见》要求组织人事部门收到申报备案表后,协调金融、房屋、出入境、车辆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对重要岗位和组织认为有必要的拟提拔对象的情况进行核实,对干部两次提拔间的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比,对有重要举报的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发现‘病情’及早治疗,防止‘带病提拔’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魏永义表示,这种新的监督方式,能够起到早期预报作用,对领导干部形成一种持久、自觉而无形的压力,有效提高了制度执行力。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对选任全程监督,对“一把手”监督问责,强化责任追究,开展专项整治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从严管理干部的新要求,抓住了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了干部群众的关切。

“下一步,我省将不断加大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力度。”毛万春说,要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监督系统,把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各个环节。修订完善函询、诫勉谈话、提醒教育等制度,积极探索“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等具体措施办法,有效整合纪检、审计、信访、人社、编制等监督力量,构建严密、强大的监督机制。

健全干部激励保障制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

现行体制下,干部的职务晋升只有提拔一种渠道,而职务却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因此造成大批干部都去挤“独木桥”。实际上受职数限制,相当一部分干部的职务都上不去,特别是在基层,领导职数更少,现实矛盾更加突出。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健全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不禁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热。”采访中,许多基层干部表示。

记者从省委组织部了解到,有关此方面的制度改革,我省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不断拓宽从基层干部一线选拔干部的渠道。从去年开始,我省出台有关意见和办法,首次从优秀工人农民中考录457名公务员;首次统一从市以下机关为27个省级部门遴选了117名基层公务员。同时,在全国率先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累计招录533名。

着力解决政治待遇“天花板”的问题。从省、市机关调剂职数,为长期在乡镇工作、表现突出、有重要贡献的乡镇党委书记,解决副县级待遇。要求县党政领导班子中保持半数以上具有乡镇领导工作经历的成员。届内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或者具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经历的县直部门正职岗位,提拔担任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般不少于各市乡镇总数的10%。

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福利待遇。落实乡镇在职干部岗位津贴,建立县乡干部定期体检制度、完善乡镇机关食宿浴等生活设施,确保干部安心扎根。

一偏远乡镇的公务员张伟告诉记者,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因受制于机构规格和职位数量所限,绝大多数人几十年都可能在副科级都够不上的低阶上停滞不动,而相应的是伴随他们终生的低工资和低福利待遇。

“《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基层干部另辟了一道上升阶梯——即使没有职务的升迁,也可通过职级晋升获得待遇的提高。”张伟说,他能够理解,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度改革,只希望在中央的顶层设计完成之后,地方各级能使政策尽快“落地”。

对于这种能够改变命运的新制度,张伟和他的同事们翘首期待。

猜你喜欢

乡镇监督干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夯实监督之基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