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图分析: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海洋中游弋成长

2014-12-09陈刚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9期
关键词:夯实基础作业设计激发兴趣

陈刚

摘 要: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夯实基础 激发兴趣 注重创新 作业设计

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人文与社会相融合的科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研究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探索的学科,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不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只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巩固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点,最终学生只能对知识点进行生搬硬套,无法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也无法全面有效地呈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读图分析能力逐渐被重视,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读图分析能力的几点心得。

一、夯实基础,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纵观高中三年的地理内容,其基础知识点都比较零散,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夯实基础,把这些看似零碎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夯实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融入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复习“中国主要地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空白的行政区图,带领学生先温习已学过的基本知识点,比如我国有哪些山脉,并且引导学生在山脉上填写上名称,再填写出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状。如下图:

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直接标注出来,特别是复习阶段,要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印象会更深刻。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多半都带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难以激发对学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时候,要注重读图的趣味性,学生对读图分析有了兴趣,才能在身心压力较大的高中学习中找寻到一丝温暖和曙光。张洁曾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上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水质的示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思考,图中甲处有着怎样的特征?乙处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请问形成舟山渔场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丙处是我国的秦山核电站,这个核电站利用哪些自身优势开发了哪些能源?结合图示分析,针对图中海域的水质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个海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基于这样的图示拓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直观、有趣。由此可见,可以通过读图分析,能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三、注重创新,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这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对读图分析的初级阶段到读图分析的高级阶段的过渡。通过动手绘图,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学习我国的雨带推移规律及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图上进行标注。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了解到锋面雨带的形成是由于夏季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与来自北方南下的冬季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最终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上……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用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在空白的地图上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上分界线。由此可见,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看图示的初级阶段,而是应该过渡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整合、理解,最终在空白图上自己绘图的高级阶段,以此来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整合与运用。

四、作业设计,注重图文转化能力的训练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海量的作业,学生被迫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巩固其实作用不大,作者认为,作业布置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选、科学、合理、有效。针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巩固学生的这一项能力,可以通过布置图文转化的作业题,让学生在图文转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巩固和进一步的升华、领悟。

在课外练习中,作者通过改编习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读图分析能力来进行解题。

例题:某国家的总人口约为500万人,这个国家经济发达但是淡水资源稀少,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640平方千米,主岛面积为540平方千米,海拔不高、地形单调。以下左图为该国的地区图,右图为该国的气候资料,请读图并分析这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

这一类题目是综合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小、四周环海,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较少、河流较短,人口密度大,结合这个地区的气候图发现,这个国家常年高温多雨。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设计作业,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趣味的影响下,乐于完成作业,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有一些读图分析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探究、一起交流、一起解疑,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总之,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多重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采用图表可以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方面的规律,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金玲.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用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黄师刚.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摘 要: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夯实基础 激发兴趣 注重创新 作业设计

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人文与社会相融合的科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研究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探索的学科,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不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只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巩固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点,最终学生只能对知识点进行生搬硬套,无法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也无法全面有效地呈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读图分析能力逐渐被重视,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读图分析能力的几点心得。

一、夯实基础,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纵观高中三年的地理内容,其基础知识点都比较零散,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夯实基础,把这些看似零碎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夯实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融入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复习“中国主要地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空白的行政区图,带领学生先温习已学过的基本知识点,比如我国有哪些山脉,并且引导学生在山脉上填写上名称,再填写出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状。如下图:

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直接标注出来,特别是复习阶段,要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印象会更深刻。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多半都带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难以激发对学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时候,要注重读图的趣味性,学生对读图分析有了兴趣,才能在身心压力较大的高中学习中找寻到一丝温暖和曙光。张洁曾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上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水质的示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思考,图中甲处有着怎样的特征?乙处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请问形成舟山渔场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丙处是我国的秦山核电站,这个核电站利用哪些自身优势开发了哪些能源?结合图示分析,针对图中海域的水质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个海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基于这样的图示拓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直观、有趣。由此可见,可以通过读图分析,能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三、注重创新,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这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对读图分析的初级阶段到读图分析的高级阶段的过渡。通过动手绘图,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学习我国的雨带推移规律及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图上进行标注。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了解到锋面雨带的形成是由于夏季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与来自北方南下的冬季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最终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上……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用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在空白的地图上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上分界线。由此可见,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看图示的初级阶段,而是应该过渡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整合、理解,最终在空白图上自己绘图的高级阶段,以此来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整合与运用。

四、作业设计,注重图文转化能力的训练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海量的作业,学生被迫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巩固其实作用不大,作者认为,作业布置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选、科学、合理、有效。针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巩固学生的这一项能力,可以通过布置图文转化的作业题,让学生在图文转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巩固和进一步的升华、领悟。

在课外练习中,作者通过改编习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读图分析能力来进行解题。

例题:某国家的总人口约为500万人,这个国家经济发达但是淡水资源稀少,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640平方千米,主岛面积为540平方千米,海拔不高、地形单调。以下左图为该国的地区图,右图为该国的气候资料,请读图并分析这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

这一类题目是综合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小、四周环海,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较少、河流较短,人口密度大,结合这个地区的气候图发现,这个国家常年高温多雨。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设计作业,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趣味的影响下,乐于完成作业,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有一些读图分析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探究、一起交流、一起解疑,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总之,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多重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采用图表可以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方面的规律,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金玲.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用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黄师刚.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摘 要: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夯实基础 激发兴趣 注重创新 作业设计

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人文与社会相融合的科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研究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探索的学科,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不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只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巩固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点,最终学生只能对知识点进行生搬硬套,无法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也无法全面有效地呈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读图分析能力逐渐被重视,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读图分析能力的几点心得。

一、夯实基础,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纵观高中三年的地理内容,其基础知识点都比较零散,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夯实基础,把这些看似零碎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夯实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融入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复习“中国主要地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空白的行政区图,带领学生先温习已学过的基本知识点,比如我国有哪些山脉,并且引导学生在山脉上填写上名称,再填写出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状。如下图:

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直接标注出来,特别是复习阶段,要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印象会更深刻。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多半都带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难以激发对学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时候,要注重读图的趣味性,学生对读图分析有了兴趣,才能在身心压力较大的高中学习中找寻到一丝温暖和曙光。张洁曾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上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水质的示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思考,图中甲处有着怎样的特征?乙处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请问形成舟山渔场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丙处是我国的秦山核电站,这个核电站利用哪些自身优势开发了哪些能源?结合图示分析,针对图中海域的水质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个海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基于这样的图示拓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直观、有趣。由此可见,可以通过读图分析,能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三、注重创新,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这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对读图分析的初级阶段到读图分析的高级阶段的过渡。通过动手绘图,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学习我国的雨带推移规律及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图上进行标注。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了解到锋面雨带的形成是由于夏季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与来自北方南下的冬季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最终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上……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用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在空白的地图上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上分界线。由此可见,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看图示的初级阶段,而是应该过渡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整合、理解,最终在空白图上自己绘图的高级阶段,以此来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整合与运用。

四、作业设计,注重图文转化能力的训练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海量的作业,学生被迫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巩固其实作用不大,作者认为,作业布置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选、科学、合理、有效。针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巩固学生的这一项能力,可以通过布置图文转化的作业题,让学生在图文转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巩固和进一步的升华、领悟。

在课外练习中,作者通过改编习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读图分析能力来进行解题。

例题:某国家的总人口约为500万人,这个国家经济发达但是淡水资源稀少,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640平方千米,主岛面积为540平方千米,海拔不高、地形单调。以下左图为该国的地区图,右图为该国的气候资料,请读图并分析这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

这一类题目是综合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小、四周环海,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较少、河流较短,人口密度大,结合这个地区的气候图发现,这个国家常年高温多雨。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设计作业,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趣味的影响下,乐于完成作业,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有一些读图分析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探究、一起交流、一起解疑,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总之,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多重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采用图表可以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方面的规律,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金玲.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用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黄师刚.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猜你喜欢

夯实基础作业设计激发兴趣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职业高考专业课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