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于营销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浅探
2014-12-08哈金芳
哈金芳
摘 要:微信用三年时间创造了6亿用户的神话。诸多企业凭借微信独特的优势,通过营销人员的大胆尝试和精心运作,实现了微信从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到创新营销工具的转变。但是微信在由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到营销工具的转变过程然中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信营销;公众账号;关注度;到达率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微信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腾讯CEO马化腾曾把微信描述为“全球第一个融合了通讯、社交、平台的产品”。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微信的营销功能已引起企业营销人员的高度关注,其对营销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开始显现。
一、微信作为营销工具的优势
(一)用户数量庞大,使用便利。依托腾讯超过10亿的注册用户和7亿的活跃用户,微信用户数量得到比其他同类软件更为可靠的保证。而且,用户使用微信很方便。
(二)真实有效的用户资料。据CNNIC网调数据显示,
65.80%的被调查者在个人微信中填写真实所在地区,46.61%的被调查者使用真实姓名,35.34%的被调查者使用真实头像,仅有15.14%的微信用户在个人微信中不使用真实资料。
(三)易于掌握客户数据特征。这主要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通过它提供的排序功能,企业还可以了解所推送信息的受欢迎程度;消息分析模块包含消息发送人数、消息发送次数、人均发送次数等。这些数据都可以为企业制定营销计划提供较好的参考。
(四)信息到达率高,传递效果好。企业一般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客户推送信息的,这能保证客户100%接收到企业推送的信息。因为用户只有对某产品或某企业感兴趣时才会自愿添加官方微信或扫描企业二维码。
(五)用户接受信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以手机作为接收载体,用户和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因为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通过玩手机来打发时间。
二、微信作为营销工具时面临的问题
(一)公众账号群发功能受限,营销效率受影响。目前微信公众帐号主要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服务号的注册申请只对企业等组织开放,其定位更加趋向于提供服务,有很大的用户基础的企业适合用服务号。
(二)微信消息推送功能被滥用,对用户造成困扰。为了让客户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企业会向其用户推送产品和活动信息,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商家常常滥用微信消息推送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发送信息过于频繁,造成信息“轰炸”,导致用户被打搅;二是贪图省事,滥用自动回复功能,缺少人性化;三是推送过多广告信息,商业味太浓,招致用户反感甚至被用户抛弃; 四是信息质量差。
(三)与用户的互动性差,用户感知度低。虽然365微信管家提供了大转盘、刮刮卡、优惠券、猜歌等多种与用户互动的活动,但仍然存在与用户的互动差,用户感知度低的问题。
(四)公众帐号推广困难,粉丝积累速度慢。公众帐号在推送营销内容的同时也面临着推广帐号本身的问题。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企业公众号,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去。然而,目前微信的主要定位是即使通讯工具,为了避免公众号过多影响到普通用户,微信官方并没有采用类似于微博的方式推广各行业的公众号,也没有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推荐添加某个公众号,这就产生了公众账号推广困难,粉丝的积累速度慢的问题。
三、提升微信营销效果的对策思考
(一)选择恰当的微信营销模式,合理利用公众账号。正确选择营销模式可以提高营销效率。目前,微信的主要营销模式有漂流瓶、位置签名(LBS)、二维码、开放平台,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等几种。
(二)掌握微信营销技巧。首先,在信息推送过程中要把握尺度,注意信息推送频次,避免推送过度;其次,一定要注意所推送的信息的价值含量,要让用户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收益;再次,要重视对用户的分析,尽量做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避免盲目投放;最后,要研究用户的微信阅读习惯,尽量使信息推送时间与用户习惯同步。
(三)提升微信营销效果。首先,在推送内容时尽量做到推送方式多元化,恰当使用语音短信、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多种信息传递手段。其次,要注重对用户的引导。再次,企业应当注重对用户需求特征和信息阅读习惯的研究,这一点可以借助公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完成。
(四)加大公众帐号的推广力度。较高的公众账号关注度是保证较好的营销效果的基础。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用户关注运营的公众号,除了利用企业自身拥有的渠道为自己宣传之外,要学会借助其他公众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艳.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 [J], 数字时代 , 2013(16)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