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与探讨
2014-12-08宋涵
宋涵
摘 要:本文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目标出发,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从提高对技术的重视度与社会认可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双师型”教师资源库、充分整合社会设备及场地资源校企资源共享、坚持依托企业需求,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讨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高技能 双师型教师 校企资源共享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设备操作技术,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能完成高难度要求的操作或关键动作,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当今的高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主流的技术技能外,还要不断了解技术发展的前沿,能够从事智能化高新技术的运用与维护等劳动,是技能与智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关键,它是解决现代化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核心问题,也是避免高技能人才失业的有力措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市委发〔2011〕36号)中把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实施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倍增工程,至2015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36万人,力争达到4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超过24%;至202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3万人,力争达到5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超过30%。全国总工会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活动中强调加强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劳动本领,提升竞争能力,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大力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
三、高技能人才现状
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精端技术人才,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型人才是带动科技发展的骨干力量。目前,中国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人才结构的一大薄弱环节。在企业中,一些特殊工种高级技工已经断档,身怀绝技或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跳槽、技术骨干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现在的状况是技术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比例失调,高级技术工人较少,重学历、轻技能现象严重,技术攻关型人才短缺,结构性缺口矛盾非常突出,这些现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创建合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基本功扎实、技术过关、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对我们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
1.提高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度与社会认可度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首要条件,应是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对技术的重视度与社会的认可度。由于中国特殊国情及特有的人口层次结构,一线技术人员基本上是进城务工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更多的是高学历人才,知识底蕴雄厚、科研能力较强、但一线工作能力不足,不能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创造力。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提高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重视程度,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历、技能一把抓,杜绝重学历、轻技能现象,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认可度,培养技术攻关型人才,科技创新、科学创新、技能兴国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必要的技能保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双师型”教师资源库
高技能、高品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技能、高品质的师资队伍不是特指学历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相对而言,更是技能水平高超、生产经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是资源共享的方式建立,依托企业,力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建行业优质教师资源库。这支队伍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指导能力,即能理论上讲述其道理,又能动手实干;更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技能比武、技术交流是“双师型”教师资源库创建的有效途径,通过技能比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技术的进步,多渠道发现优质教师资源,建立行业师资库。此外要通过各类继续教育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工具和教学手段;通过继续教育了解教学信息、教改动态,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充分整合社会设备及场地资源,校企资源共享
实操训练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在培训过程中场地及培训设备的先进程度及功能决定了职业技能培训的高度和深度。目前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设备往往落后于企业的设备,而且由于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设备往往不能及时更新,种类也相对单一,模拟大于实际应用。要想较好地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是一个较好的途径。学校有丰富的师资、优质的图书资源、最新的杂志信息,企业有实际场地、先进的设备、丰富经验的技工师傅。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培训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为学员的能力发展提供机会和舞台。
4.坚持依托企业需求,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因此,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要坚持依托企业需求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产,在培养过程中要体现技能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应用技能知识;研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科研,而是指在高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培养高超的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外,素质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高尚的个性品质、职业道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以及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五、小结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重大工程,需要各机构、学校、企业共同努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经验,为企业、为社会培养高精端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凡菊.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2]李建国.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J].2014(9).
(作者单位: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