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析
2014-12-08范美威陈李静林美秀陈歌华陈纯子
范美威 陈李静 林美秀 陈歌华 陈纯子
摘 要:随着“四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已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呈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本文勾勒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剖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快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成效;症结;思路建议
一、初步成效
通过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福建实现了文化創意产业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福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1180亿元,占GDP的5.4%,增加值增长17.7%。
(一)从总体实力看,2012年福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居全国第7位,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7位,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科研支出居全国第5位。
(二)从相关产业发展看,文化创意含量最密集的动漫游
戏、广告设计等新兴产业,近年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达
35%以上。2013年,福建动漫游戏总收入136.2亿元,增长33%,10多家骨干企业增速超100%。福建网龙、百度91、四三九九、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4家企业总收入超10亿元,10多家企业年收入超亿元,30家企业年收入超千万元。电视动画片产量比增36%,居全国第3位;从事动漫游戏相关业务的企业约400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兼有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双重特点的工艺美术产业,成为福建文化创意产业最大主导产业,其增加值分别超过全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和50%。
(三)从集约化发展看,福建81个在建和建成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业态的园区占42%,仅泉州8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入驻企业1230家,福、厦、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省十大重点园区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占60%,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闽台(福州)文化产业园核心区、惠安雕艺文创园、仙游工艺产业园产值超100亿。形成福州海峡创意产业园、厦门龙山海峡两岸文创园、泉州领SHOW天地创意产业园、1916创意产业园、晋江国际创意设计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四)从龙头培育看,福建网龙、四三九九网络、神话时代、印象大红袍等一大批文创企业被列入省文化产业龙头。福建网龙公司2013年总收入突破百亿,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化企业
30强”,成为文化科技类领军企业。
二、存在症结
经持续推进,福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1)整体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仍存在差距。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相比,福建内容产业特别是创意及设计服务业整体实力还不强,文化科技类企业创新能力还较弱,地区之间产业同质化、定位不清、缺乏特色现象还比较普遍。(2)文化创意产业科学规划不够。主要体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厦门、福州、莆田、泉州等地的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较具规模,但其他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3)创意产业集聚度不够。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处于起步或建设阶段,引进的项目不多,创意产品的含量不高,很多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不突出。(4)还存在人才匮乏、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弱、产业扶持政策和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思路建议
(1)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和兼并重组,做强本土动漫品牌,做大做强软.件企业,支持三网融合试点项目和广电网络改造。(3)推动工艺美术创新发展,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建设工艺美术专业化和高端市场,培育一批工艺美术产业龙头企业。(4)推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创意景区、旅游文化休闲街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提升A级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开展乡村旅游“百镇千村”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旅游新业态。(5)增强创新能力,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简化知识产权登记手续,便利抵押登记流程,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分红等形式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6)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健全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7)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引导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投资,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8)完善提升融资服务,梳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重点企业名录和项目资金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和各类投资基金加强对接。(9)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园区,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加快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确保项目落地。
此外,还要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完善文化企业上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银政企合作、文化产业统计和形势分析、重点项目协调等制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4.
[2] 刘桂茹,刘小新.闽台文化产业互补性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