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2014-12-08苏玲玲

企业导报 2014年20期

苏玲玲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体制改革的科学深化,金融行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对各商业银行现行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单个贷款人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环节,而缺乏对信贷组合风险的管理和结构优化的重视,这种陈旧的经营管理理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资产利用率和加大了资金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组合风险;信贷管理制度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制定和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规模壮大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客观上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多数商业银行依然采取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风险控制,仍未从整体经营和战略实施层面上确立信贷组合风险的管理制度,导致银行在经营实践和风险管理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一、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现状

金融系统的制度改革是国家现阶段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国内经济金融增速放缓,我国金融系统现存的问题和不足逐一浮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依然较低,金融行业整体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尽管银行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取得了长足发展,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信贷风险量化分析方法等,都表明了我国银行业科学经营和量化管理工作正逐步推行。但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动态分析和定量分析较少,信贷量化分析工具相对简单,评价标准和指标设计不够全面合理,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信贷组合管理(CPM),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对其现有贷款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银行在对自身信贷产品的期限结构、风险评级等因素科学认定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化、针对性的整体管理战略。目前,由于多数商业银行对信贷组合风险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和工作开展缺乏力度,客观上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风险防范管理环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风险整体水平预计不全面。由于信贷组合风险的量化分析工具和管理模型有待完善,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其理论出发点就是各项贷款风险独立,不存在关联性。这样的错误做法会造成如下后果,一是单一信贷风险量化分析时采取累加法,易导致银行整体风险水平的过度估计,造成与之对应的资本准备虚高,最终结果就是资金的部分浪费影响银行资金利用率;二是根据大数法则进行信贷资产准备的普遍性做法,缺乏灵活有效的弹性空间,无法有效应对关联度较高的贷款在某些特定、极端的条件下的集中性风险损失,是银行经营风险的可能之一。

(二)信贷政策制定缺乏有效依据。商业银行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特别是年度信贷计划时,信贷组合的数据依据不足,无法充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最大的表现就是信用风险模型分析依然以经济景气时期的相关数据为参数,其准确性水平有待接受经济低迷状况下的现实考验。多数商业银行将信贷目标集中在高增长、高收益的朝阳产业和盈利水平高、业务规模大且产品市场份额大的“明星企业”,执行目标式投资和重点服务的经营策略。从银行自身的盈利性目标来看,这样的经营战略并无过错,但现实情况则是,经营水平和资产质量较高的企业毕竟不是多数,并且企业自身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内部融资能力较高,对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也是同一市场中商业银行的重点竞争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针对朝阳产业和明星企业的贷款服务表现为显著的供需不平衡,同业竞争异常激烈,无形中增高了商业银行为获得客户发生的成本费用,加之政策倾斜和优惠条款的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银行的有效经营收益。除此以外,对客户风险等级的评定,各大商业银行都是从同一个宏观经济状况假设下得到的结果,造成信贷业务过分集中的规模风险。一旦发生行业状况逆转的情况,极易导致银行贷款回收风险甚至是金融系统整体稳定性都受到影响。

(三)信贷组合的风险收益不对等。商业银行对日常经营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贷款组合缺失科学的量化分析和管理机制,就无法实现该信贷组合风险与收益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匹配。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不能准确估计信贷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科学评价自身整体信贷规模和风险水平的内在关联,自然无法确定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限制了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盈利水平的提高。

除上述问题以外,风险转移工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都明显制约了银行业信贷组合管理的发展。

三、加強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信贷组合管理工作的加强,客观上需要突破银行现行工作和管理模式,通过针对性的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以及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合作来实现,风险、战略规划、资产负债管理等职能部门都是信贷组合管理的有机构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组合风险分析和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需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有效弥补风险管理的不足,提高银行的资金利用率和整体经营水平。这就要求银行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理论,通过分析工具的完善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来构建各具特色的风险测量模型和评估机制,提升信贷组合风险的管理水平。

(1)在风险测量模型整体设计中,要从我国银行业和金融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内外部条件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测量模型,构建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甚至是各商业银行各自特色的风险测量评估机制。在具体的量化模型构建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模型的参数、假设和测量适用方法等因素,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风险的科学定义和界定。这是风险评估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引入道德风险的关联性,即风险敞口的相关性。在具体确定违约关联性时,可以结合数据模拟法和关系分析法进行确定;三是在计量和描述信贷组合的总体风险水平时,要结合损失方差进行调整,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四是在进行信贷组合分类工作时,可以根据商业银行本身和所处区域的差异性特征,以贷款人的行业、类型等作为具体的分类标准,便于科学界定和统一管理。此外,要加强量化分析模型的实际应用,突出模型的预测功能,在现有信贷组合规模基础上科学总结科学预期,为银行管理层的决策和经营战略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2)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组成结构,避免商业银行贷款因行业性和目标性集中导致的系统风险扩大。在当前的市场和金融环境下,对信贷结构的优化,不仅仅是银行信贷风险降低和经营收益提高的客观保障,更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扩大银行经营范围的有效途径。可以适当强化以下环节的信贷力度: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贷款、为中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条件提供购房贷款、为第三产业发展提高金融扶持、对刺进消费提供的信用服务、节能减排等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等等。(3)在商业银行具体的风险测量模型建设工作中,也可以具体引入边际风险贡献的相关概念和应用,明确当前信贷组合中风险的权重比例,明确主要风险的来源,便于银行对风险进行针对性管理和控制。在对行业或者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判断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确定相应的信贷政策和信贷额度,近可能降低系统风险导致的银行经营风险。(4)通过信贷组合的科学分析,制定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标准。各大商业银行在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市场环境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调整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通过积极有效的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组合和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扩大市场空间,充分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同时,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强资金安全和风险防范工作,执行积极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和预防措施。

四、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升级风险组合管理

在面对市场金融行业变化的同时,要保证银行内部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冲击,就必须要优化信贷结构,升级管理模式,从体制上为信贷服务提供更完美的平台和更坚实的后盾。要完成这一行业转变,就要从市场、经济以及服务等等方面入手,主要是针对市场约束力如何发挥进行理论实践。

(1)市场约束指的是市场为具体导向,经过经济杠杆的调节对银行金融业务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约束,保证银行利润率的同时,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需要推出更好的服务来吸引客户和资金,在实现自主经营目标面前,仍然要坚持市场为导向,进行有序合理的市场竞争。(2)在认可市场约束力作用的前提下,适当调节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信贷业务,保持市场供给关系的平衡,不管是哪一方超过另一方都容易造成市场约束力的丧失。(3)构建统一、公平、和谐的金融市场,必须在市场约束力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证机制的正常运行。第一,金融市场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交易方式、业务行为以及涉及到的利润和价格,对公民一般来说都是公开的,这就可以从价格是保持统一,使商业银行基本日常业务活动遵循市场规律。第二,商业银行做为金融市场主体之一,不具备垄断资金和资源的能力,这有利于保证金融市场公平、正当的竞争。第三,商业银行内部资金流动保证了市场主体的灵活性和流转资金能力,在规范准则的市场制约下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结束语:商业银行做为金融市场主体之一,要发挥其调节市场、规范金融行业的功能,就一定要在认清市场客观规律的同时,接受市场制约,按照市场要求来发挥商业银行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风险组合管理升级与优化信贷产业结构时,要保持高度敏感的经济风向,随时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

参考文献:

[1]顾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2(24):23-24

[2]陈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12(04):34-35

[3] 王群.试述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贷款风险预警中的作用[J].金融经济. 2012(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