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收聚丙烯/滑石粉/POE复合材料收缩率研究

2014-12-08王爱东杨霄云叶南飚王瑞锋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辛烯滑石粉弹性体

王爱东,杨霄云,肖 鹏,叶南飚,邓 旭,王瑞锋,刘 韧

(1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20;2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二处,北京100070)

聚丙烯(PP)由于来源丰富、价廉质轻等优点,在电子、机械、日用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但随着PP产量与消耗量的增长,产生了大量的废旧PP,如果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降低成本。但是,由于回收聚丙烯成份复杂,收缩率大,且尺寸稳定性差,一般不单独使用,而需要与全新聚丙烯混合或通过加入矿物改性才能使用。本文系统研究了滑石粉及聚烯烃弹性体(POE)对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分析了POE对回收聚丙烯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探讨了POE降低收缩率的机理,为制备一种低收缩率的回收聚丙烯提供理论指导。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回收聚丙烯1(简称RPP-H),主要来源编织袋,性能如表1所示,市售;回收聚丙烯2(简称RPPCO),主要来源周转箱,性能如表1所示,市售;滑石粉:平均粒径为10μm,市售;POE-1:乙烯-丁烯弹性体,牌号,DF610,三井化学;POE-2:乙烯-辛烯弹性体,牌号,LC670,LG化学。

表1 回收聚丙烯物性Table 1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PP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双螺杆挤出机:SHJ-30型,南京瑞亚弗斯特高聚物装备有限公司;注塑成型机:HTF80W2型,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红外光谱仪:TENSOR 27,德国BRUKE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美国Perkin-elmer公司。

1.3 试样制备

将原材料按配比放入高混机中高速搅拌3min~6min,在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筒温度设定为190℃ ~210℃,螺杆转速为350r/min,最后将粒子注塑成标准收缩率板。实验物料组成如表2、表3所示(各组份含量以份数计)。

表2 回收聚丙烯组成(1#~10#)Table 2 The composition of recycled PP(1#~10#)

表3 回收聚丙烯组成(11#~19#)Table 3 The composition of recycled PP(11#~19#)

1.4 性能测试

(1)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测试,溴化钾压片法。

(2)收缩率测试:按GB/T 15585-1995测试。

(3)DSC分析:取8mg~10mg样品,在 N2气氛中以10℃/min升温速率从50℃升温至200℃,再以10℃/min降温速率降温至50℃。结晶度按式(1)计算:

式中:XC—结晶度,%;△Hm—试样的熔融焓,J/g;△—完全结晶的 PP的标准熔融焓,其值为209.0J/g[1]。

2 结果与讨论

2.1 回收聚丙烯的红外光谱

图1,图2分别为RPP-H与RPP-CO的红外光谱。从图1,图2可看出,两者的红外谱图均出现了与纯聚丙烯不一样的吸收峰,其中,图1中1017cm-1和671cm-1是滑石粉的特征峰[2],图 2 中除了在1017cm-1和671cm-1出现滑石粉的特征峰外,还是876cm-1及718cm-1处出现吸收峰,这两个峰分别为C-O键的面外变形振动及面内变形振动,这与碳酸钙的特征峰相吻合[3]。结合表1中的密度可知,回收聚丙烯RPP-H中掺有部分的滑石粉,回收聚丙烯RPP-CO中掺有部分的滑石粉与碳酸钙,这也是回收聚丙烯成份太杂,尺寸稳定性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1 RPP-H的红外光谱Fig.1 The FTIR spectra of RPP-H

图2 RPP-CO的红外光谱Fig.2 The FTIR spectra of RPP-CO

2.2 滑石粉含量对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

滑石粉含量对不同体系的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见图3。其中,组成1#~5#对应 RPP-H体系,组成6#~10#对应RPP-CO体系,组成11#~15#对应RPP-H与RPP-CO按份数1∶1的复配体系。从图3可看出,不论是 RPP-H体系,还是RPP-CO体系,随着滑石粉含量的增大,材料的收缩率明显下降,且RPP-CO体系的收缩率要略小于RPP-H体系,原因可能与两体系结晶度不同有关。从图3还可以看出,当树脂由RPP-H与RPP-CO复配组成时,材料的收缩率下降程度更大,且比单纯的RPPH或RPP-CO体系收缩率都要小,主要原因与两种不同树脂复配产生了降低收缩率的协同效应有关。从表1数据可知,RPP-H与RPP-CO两种类型的回料性能差异较大,RPP-H侧重于刚性,即主体主要由均聚聚丙烯组成,而RPP-CO侧重于韧性,即主体主要由共聚聚丙烯组成,当两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复配后,各自的结晶受到另一种类型树脂的限制,使得材料整体结晶度下降,从而收缩率也随着下降。

图3 滑石粉含量对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talc content on shrinkage of recycled PP

2.3 POE种类及含量对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

从上节可知,RPP-H与RPP-CO复配后体系收缩率较小,因此本节固定树脂为RPP-H与RPP-CO按份数1∶1复配体系,讨论POE种类及含量对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所示。其中,组成13#、16#、17#对应 POE -1 体系,组成 13#、18#、19#对应POE-2体系。

图4 POE含量对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POE content on shrinkage of recycled PP

从图4可看出,随POE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收缩率逐渐下降,说明POE的加入可以降低材料的收缩率,与文献[4-5]报道的一致。在添加相同份数POE的条件下,添加POE-2相比添加POE-1时材料收缩率下降幅度更大。原因在于两种POE的组成成份不同,POE-1是乙烯与丁烯的共聚物,而POE-2是乙烯与辛烯的共聚物,辛烯链段长于丁烯链段,而POE的侧基链段越长,缠绕聚丙烯分子链的能力越强,限制聚丙烯结晶能力也越强,因此收缩率越小。

2.4 POE对回收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虽然滑石粉可以降低回收聚丙烯的收缩率,但是滑石粉的加入使得材料的韧性下降,因此提高回收聚丙烯的韧性是改善回收聚丙烯发脆的重要手段,一般加入POE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韧性,同时POE的加入也会显著影响聚丙烯的结晶行为[6],影响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POE种类及用量对回收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Table 4 The effect of POE type and content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recycled PP

从表4可以看出,8#相比3#而言,熔融峰温度下降了1.2℃,结晶峰温度下降了1.1℃,相应材料的结晶度下降了2%,说明8#的结晶能力要小于3#,因此使用RPP-CO树脂的8#的收缩率要略低于使用RPP-H树脂的3#的收缩率。13#是RPP-H与RPPCO复配体系,相比单纯RPP-H体系及RPP-CO体系的3#和8#而言,结晶度更低,因此材料收缩率也更低。从表4还可以看出,POE的加入对材料的熔融峰温度影响不大,但对结晶峰温度及结晶度影响较大,当POE-1的含量为5份时,结晶峰温度下降了0.4℃,结晶度下降了2%,当POE-1的含量为10份时,结晶峰温度与结晶度继续下降,结晶峰温度由未添加POE-1时的116.6℃下降至116.0℃,结晶度由未添加POE-1时的40%下降至35%。聚丙烯的结晶是导致材料收缩的主要因素[7-8],而结晶峰温度与结晶度的下降,说明材料结晶能力下降,因此收缩率也随着下降。当使用另外一种弹性体POE-2时,POE-2对体系的结晶行为的影响效果同POE-1,即均能降低材料的结晶峰温度及结晶度,但降低幅度要大于POE-1,主要原因如上节所述,即两者的组成成份不同,POE-2的侧基为辛烯,相比于侧基为丁烯的POE-1,对聚丙烯的结晶限制能力更强。

3 结论

(1)回收聚丙烯的成份太杂,一般掺有部分滑石粉与碳酸钙,这也是尺寸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2)滑石粉可以明显降低回收聚丙烯的收缩率,其中对不同类型的回收聚丙烯复配体系的收缩率降低更为明显。

(3)不同类型的POE降低回收聚丙烯收缩率的能力不一样,其中由于辛烯链段长于丁烯链段,因此乙烯-辛烯弹性体缠绕聚丙烯分子链的能力越强,限制聚丙烯结晶能力也越强,即乙烯-辛烯弹性体比乙烯-丁烯弹性体对回收聚丙烯结晶度降低更大,表现出更低的收缩率。

[1]刘琼琼,曹静,杜荣昵,等.莫来石/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08,36(11):20-23.

[2]左建华.滑石粉表面接枝PMMA复合粒子制备及其应用[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4,16(6):30-33.

[3]于爱军.在有机基质和表面活性剂调控下仿生合成碳酸钙[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4]王浩江,杨欣华,杨育农,等.低模塑收缩率聚丙烯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7,35(5):20-22.

[5]宁凯军,阳范文,肖鹏,等.聚丙烯/弹性体/滑石粉三元共混体系的尺寸收缩与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1,39(7):8 -11.

[6]李跃文,罗承友.聚丙烯增韧改性的方法及机理[J].工程塑料应用,2007,35(10):69-72.

[7]徐亚君,杨伟,单桂芳,等.聚丙烯注射成型收缩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09,23(2):1-7.

[8]张群安,史政海.聚丙烯/滑石粉复合体系收缩率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5,19(2):48-50.

猜你喜欢

辛烯滑石粉弹性体
溶液法聚乙烯装置1-辛烯的效能提升应用
聚辛烯与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及其OGFC混合料性能评价
《弹性体》2021年(第31卷)总目次
PP/EPDM/滑石粉三元体系的增韧机理研究
关于滑石粉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性能
滑石粉烫制刺猬皮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制定
辛烯共聚聚乙烯树脂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滑石粉颗粒尺寸与预絮聚在提高纸张性能中所起的作用
反式聚辛烯橡胶/丁腈橡胶并用胶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