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
2014-12-07郑琪孙叶芳羊安兴钱运华
郑琪 孙叶芳 羊安兴 钱运华
吊瓜(Trichosanthes kirilowii)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栝楼属的多年生草本攀缘植物,又称栝楼[1]。吊瓜籽粒大、肉多,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脂肪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亚油酸、甾醇、三萜皂苷、维生素和钙、镁、铁、锌等16种中微量元素[3~6],具有香酥奇特的口味、久磕不上火的优点和特有的医疗保健作用。由于吊瓜产业经济效益好,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引种种植。但吊瓜病毒病严重,常造成吊瓜大幅减产,严重地区甚至绝收,阻碍了吊瓜产业的发展。食用吊瓜多采用播种和块根填埋的方法繁殖。籽播苗繁殖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一致性差,病毒病发病几率高(种传病毒);块根填埋管理粗放,容易感染病毒,以致品种质量下降,产量减少,使瓜农逐渐丧失信心,最终导致整个吊瓜产业萎靡不振。利用无性繁殖开发的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一致性好,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已逐渐被种植户所接受,是目前吊瓜产业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组培苗苗期长势弱,加上农户的粗放式管理和后期的病毒再侵染等原因,使得吊瓜组培苗的推广难度加大。通过几年的探索,现总结出一套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为种植户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经济效益
4月种植,10月采收,667 m2产量150 kg,产值6 000元左右。
2 关键栽培技术
2.1 挖定植穴
在5 m宽畦中央,按1.6 m株距挖定植穴(不是5 m畦的可按每667 m280株自行计算株距),穴深20 cm左右,穴内四周留足细土。
2.2 幼苗定植
幼苗栽植宜深,先用右手将营养钵托住,再将营养钵轻轻倒过来,从钵底抽出塑料钵,然后再用细土堆至种苗根基茎节以上部位。根部与施肥沟(穴)保持15 cm以上距离,以免烧苗。
2.3 浇透定根水
当天或隔1~2天,用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浇定根水。先由植株外围慢慢渗透到根基处,量要大,要浇到穴面起水。
2.4 培土
浇定根水后因穴面泥土下沉,适当进行培土。
2.5 遮荫
栽后第二天如遇强光照,为防止太阳过度灼伤和严重脱水(叶片萎蔫),幼苗须用遮荫物(树枝等)遮荫,遮荫时间控制在2~3天。
2.6 浇施水溶肥催苗生长
栽后第5天开始,浇施高氮复合肥800~1 000倍液,以后每隔5~7天浇施1次,连浇3次以上,浓度逐渐提高。
2.7 选留主茎
幼苗出现卷须,每植株选留1个健壮侧枝作主枝,疏去其他侧枝及不定芽。
2.8 引蔓上架
可用粗毛线作牵引绳,傍晚前后牵引小植株上架,使卷须通过牵引绳向架面攀爬,且每天傍晚前后检查一遍,发现有藤头掉下来的及时牵引。
2.9 单株引蔓
在牵引上架过程中,主蔓上会萌发许多不定芽,这时须及时抹去这些不定芽,确保单株攀爬,严禁藤头倒挂。
2.10 追肥培土
苗高60 cm以后,及时埋施多元素复合肥,每株0.25~0.5 kg(根据已施底肥量而增减),施肥后浇透水,并在根基处培细土20 cm。
2.11 注意叶面诊断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确保茎青叶绿和顶端较强的生长势,一旦叶面异样和长势变缓,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
3 病虫害防治
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的病虫害均在可防可治范围内,要做到勤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主要病害为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和蔓枯病等。全面封杀病毒病菌所有可能传播的途径和来源,彻底杜绝病原的侵染。用多菌灵叶面喷1~2次和灌根1~2次,预防蔓枯病和枯萎病。重雾或露水期间,在防治虫害的同时加入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炭疽病和蔓枯病的发生;有白粉病的区域可喷5%多菌灵+15%三唑酮混合液。暴风雨后,选择雨后晴天喷洒5%多菌灵+活康壮+0.5%菇类蛋白多糖混合液,能有效抑制病毒病的发生。
及时掌握各类害虫在本地的发生规律,了解发生动态,适期防治各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瓜绢螟、小菜蛾等。瓜绢螟、小菜蛾、斜纹夜蛾进入大量重叠为害高峰,用5%甲维盐进行喷杀。4月中旬进入春峰蚜虫为害盛期,适时叶面喷洒25%吡虫啉液,防治蚜虫为害;有透翅蛾为害区域,6月底前用敌敌畏液喷淋架下茎蔓一次。
[1]石圆圆,许培雅,裘娟萍.吊瓜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130(12):82-87.
[2]吴道龙,吴彬.发展吊瓜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市场分析,2000(83):12-17.
[3]胡兴华,李国斌.栝楼属三种栝楼种子的营养分析[J].广西科学,2004(11):266-272.
[4]籽用瓜蒌种植.可供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N].长兴报,2003-05-19.
[5]王振生.浙江省景宁县大力发展吊瓜种植[N].中国中医药报,2005-08-24.
[6]黄一魏.小吊瓜成了农家“金葫芦”[N].九江日报,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