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①
2014-12-06彭浩
彭浩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①
彭浩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在高校教学中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使智慧得到启发,挖掘学生的潜能。现代教育从过去侧重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角度,学生心理能力成熟与否就成为考量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把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上了教学计划当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创新思维更高意义并不是以学习为目的,而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程度的集中体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于创新能力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发明、创造和发现。”可以说这段话揭示了创新能力在创造价值上的重要意义。那么在体育运动中创新能力更多的体现是在原有的体育技术、战术、思想意识以及相关产业等方面,发挥想象力做出新的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创新行为。
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在进行一定规模的改进和革新,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在高校中日新月异的体育文化和产业革新,在基层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以技术教学为核心,学习范围大、知识结构浅、科研成分滞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目前的改革更多的是集中在对一些传统体育技术层面的简单升级,忽略了对于整个体育运动发展的大胆创新。
体育教育的发展并非是简单的培养学生获得各种体育技能或者在技能上掌握的优劣来作为核心目的的,体育运动更多的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智育开发、树立勇敢性格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如果简单的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简单模仿运动动作的规范和一致性上,那么学生就成为了简单的重复机器,而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在出现需要对某个技术动作的个性化设计时,就容易出现缺乏创造力的技战术动作和作品。
2 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是一项创造性教育事业,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世界各国的体育运动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对于运动上创造能力的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在运动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民族地域特点、人类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青年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都是具有良性意义的。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能够顺应社会要求的人才,才是更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那么创新型人才无疑更能够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顺势之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高校体育教育现在的发展培养应该着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上日程,把创新能力与体育基础相结合,改变传统动作技术简单的模仿式接受,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体育人才。2.2学科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的稳定阶段,如何能够使其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创新可以给体育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能够给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值得借鉴的发展素材。
2.3学生个体思想、素质发展的需要
体育专业学生近年来缺乏培养出性格特点与技术特点鲜明的运动选手,归其根本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多的使用了“填充式”的教学手段,阻碍了个性的张扬,使学生个性陷入千篇一律的模式,丧失了创造的基本能力。所以,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来说,培养其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3 教师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能力
3.1教学观念侧重的转变
体育在课程教学中概括起来始终遵循了实践性、整体性、社会性、差异性和复合性几个原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一定的配合性。体育教育的重要能力即发扬其创造性,但是面对应试教育中的强迫式教学,也压抑了学生的重要能力,即创造性能力,这在具体教学中就体现出教师是否能够侧重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能够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否有能够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力行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改变固有的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3.2教师的培养能力的形成
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培养能力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掌握较为丰富的体育理论和训练水平。教师对于新知识、新内容、新要点的掌握,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习惯,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培养的基本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能够恰当的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探讨出下面几个方法和原则。
4.1建立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绝不是权威主体,努力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求证,进而创新的一个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既不能不加以分析的打压学生对于传统理论合理正确的挑战,也不能过分纵容其不顺从性而否定其顺从性,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创造更加平等和谐的师生学习互动关系,对于创造性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双方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在双方亦师亦友的伙伴关系上,在这种学习环境里,更容易调动学生主观思考的兴趣,把学习不当成被迫式的接受,而变为主动地好奇的探索,提高了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主体意识。
4.2建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建设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要求教学的多样性,简单的理论、文字、挂图都不在能够满足今天体育科研教学的高精尖程度,那么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运用高科技战术,比如视频慢放教学、模型观察教学、监测数据分析等,甚至在越来越多的体育界已经开始把电子技术增加进来,增加科技理论化的课程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加具象的了解分析体育,在此之外,增加心理方面培养课程建设也能够使学生从心理角度更深层的进行锻炼,课内课外,增加一些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的练习课程,都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客观手段。
4.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填鸭式”教育逐渐转变为引导式教育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在引导式教学过程中,适当多增加需要学生主观思考的课题,调动青年同学的学习好奇思想,引导他们多观察,挖掘创造潜能。并且注意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增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训练,多思考,培养主观能动思想。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说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那么形成原因有哪些,竞技体育可以给人类带来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步入课堂,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引导调动意义。
4.4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
要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除去智力因素的影响外,还包括诸多其它因素的左右,譬如对于遇见新问题能不能够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来保证,学生有没有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合作伙伴能不能够良性的合作等都是需要在体育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的一些因素。
4.5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我国在基层体育培养过程中,较为注重体育基本训练动作规范掌握的能力,但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要求的体育项目上面,往往相对乏善可陈,没有更多的独立创造能力。譬如像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甚至三大球项目上缺乏自己的运动特点,没有能够形成较为独特创新的技术动作、战术表现。
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于比赛具有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既要明白问题的表面原理也要了解问题的内在联系,要求他们对于问题能够大胆疑问、大胆否定、大胆求证,鼓励学生勤思考,这样对于学生的养成爱思考、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是极为有利的。一个技术动作、一个竞技效果通常并不是仅仅就只有一个行为模式,它都可以是多方式、多手段来实现的,体育竞技复杂性高于一般生活,学生们应注意观察比赛,发挥创造性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新的技战术动作。
4.6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了解知识,还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学习到的知识形象理解,形成一个宏观的知识结构,并进而拓展开来,形成新的观念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行为,找出问题,通过存疑、求证等过程培养实际创新能力。
在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参与了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策划、组织、参与一些活动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丰富了课余文化活动,也提升了个人的动脑动手和社交能力。
5 结语
人们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受教育和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和树立起来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久锻炼的意识。此外,还要求学生在从事体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明确,体育运动是专业发展,在掌握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我们对于学科的理解深度,不仅仅是学习体育,也是学习体育文化。
[1]李建芳,陈汉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安槐.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40-42.
[3]陆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383-384.
[4]于立勇.发展学生稚心,促进高校体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6(1):95-96.
[5]刘青.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10(1):95-96.
G807.02
A
2095-2813(2014)10(a)-0069-02
彭浩,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本科学历,助理讲师,所授课程为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