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原因与干预策略

2014-12-06陈新键张晓林毛振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习得性体育评价

陈新键,张晓林,毛振明

(1.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系,广东广州510075;2.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59;3.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

体育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原因与干预策略

陈新键1,张晓林2,毛振明3

(1.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系,广东广州510075;2.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59;3.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100875)

习得性无助是体育学习中面对挫折与失败产生的一种失望心理状态,体育教学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主要是由于学校体育的弱势地位、不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不合理的体育教学环境、陈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科学的教学评价等导致。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建议从发展式评价、改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施分层教学、应用成功式教育模式、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干预。

体育教学;习得性无助;原因;干预对策

习得性无助[1](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失败和挫折之后,面对现实在情感、认知与行为上所展现出的无可奈何、失望的心理状态。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于1967年跟助手通过对关在笼中的狗进行电击试验发现的。习得性无助心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学习心理,体育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教育活动,由于体育教学与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常常在学习体育过程中伴有习得性无助现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10余年的时间,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指向已经得到体育教育学界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已经将课程改革深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新版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实施,新课程下体育教学无疑将是一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阵地。然而,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如何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效调节与控制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将是体育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

1 体育教学中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

习得性无助心理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学习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学生所展现出的是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多样综合性表现。它的产生不是学习个体单一性因素所导致,而是来自社会、环境、学校及家庭多方面复杂原因所构成。体育学习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长,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健康成长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课标中规定的掌握1~2项运动项目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中的习得性无助是体育学习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习得性无助现象时常发生,深入剖析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的产生原因,从教学观念转变、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教学环境改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改进教学评价方式等采取积极干预策略,引导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现在体育习得性无助现象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自我积极参与锻炼的阻力,要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就要深入探讨体育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原因,尽早地预防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学习成果。

1.1 弱势的学校体育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一直未有改观。一方面,我国人才选拔制度中是以文化成绩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和选拔优秀人才,而体育未能被列入到选拔的主要科目之中,虽然现在小学升初中、中考以及高考在考前都会进行统一的体育测试,然而真正的人才选拔中体育只能充当“看客”。另一方面,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发展不平衡性,受到金牌至上主义的严重影响,我国一直以来将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与全民健身计划作为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倾斜,致使学校体育得到不平衡性发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社会人才选拔制度对于体育的不重视,学校体育地位的缺失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地位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公平性对待,因而,一直以来的体育教学就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

1.2 不公平的体育价值观

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众认识与评价有失偏颇,甚至是歪曲理解。一些人对于体育的认识和评价一直停留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错误认识,对于体育的功能也没有正确的理解。殊不知,体育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的不公平性社会评价,导致了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认识与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导致了体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窘境,体育教学在相当一部分领导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内容。领导的不重视,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体育教学本身管理松散致使学校体育教学功能难以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1.3 不合理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教师、学生个体等一系列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之下,体育教学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教学时间的无保障性,教学管理的松懈性,教学过程监控的无人问津,教学设施的简陋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陈旧性等使得体育教学的自身内在环境也同样处于被污染的境地。来自社会的不重视与不公平对待,高科技发达后的信息技术冲击致使更多的娱乐项目占用了学生的空余时间,家长的工作繁忙以及对体育学习的可有可无态度致使家庭体育一直举步维艰,体育在学校教育之中弱势地位更让体育教育得不到有效保证,因而,体育教学环境的恶劣已经让体育教学处于无序状态,体育教学已经沦为“可有可无”“边缘化”的学科。

1.4 陈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纵观我国大中小学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在贯穿我国学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有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篮球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足球一直从小学踢到大学。老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小学一直学习到大学,这样的教学必将导致学生失去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也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多次的演练,因而容易导致教学厌倦以及失去教学互动。教学内容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也是教与学共同的纽带,缺失新意的教学内容带来的是教学课堂的强制学习与填鸭式灌输,因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学生对该课程难以投入应有的情感关注,学习失去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就演变成一种常例。除此之外,以教为主,以教为核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提倡教师传授的技术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也容易致使体育教学过程失去乐趣与自由。学生在体育教师严肃的动作示范与传授中频频不得已地坚持,难以调动激情的学习所简单的课程结构,单调的技术学习,师生间缺乏平等,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等,让体育课程学习缺乏应有的活力。在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投入和内在动力与意志品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些特别爱好运动的学生往往是真正感受到运动的益处和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之后才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与陈旧的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也难以调动起学生内在的运动激情,体育课程缺乏生命力与活力,在体育运动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也就往往成为教学中的绊脚石。

1.5 不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

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倾向已经使得学校体育教学长期以来注重以运动技术的传授和灌输为主,随着素质教育的号角吹响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体育教学得到了新的发展生机。可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陈旧,以及教学评价的固守让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是以所谓的分数来作为衡量学生体育成绩的唯一标准。终结性评价的压力束缚让众多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失去兴趣,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激情。新课程标准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以学生个体、教师和第三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要求重视过程性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要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因此,改变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改进简单的以结果性评价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要建立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态发展跟踪成绩,提倡以发展式评价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运动参与度。

2 体育学习习得性无助干预策略

由于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伴随着学生参与体育的全过程,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状态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有个体的、教师的、学校的以及社会的复杂因素。因此,要对学生体育学习产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进行干预就需要坚持以学生体育发展为前提,尊重学生主体性、整体性、自主性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条件,从深层次与全方位进行干预。

2.1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注重发展式评价

学生之所有对体育学习产生厌倦、自卑、倦怠等,缺乏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体育评价方式存在问题。新课标指出,要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对于体育学习中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性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才能有助于在教学中区别对待,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帮扶学生进步与发展。当进行单元教学时,要及时采用单元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对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进行有效考核,在基础评价之上采取分级评价模式可以将每一个学生以自己为比较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单元评价与即时评价之后,通过单元学习与评价对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发展进步与落后退步的原因,可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准差距,弥补不足之处。在结合这些评价基础上,可以给出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有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体育学习中不断调整学习状态与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成绩。

2.2 找准现象归因成分,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畏惧和胆小,害怕失败,不愿意参加活动与锻炼往往是出于“自己不喜欢体育”“自己身体不适合运动”“我身体素质本来就差”“我的运动能力不好”“我不会玩”……。而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往往是由于学生对自我的归因方式。在体育学习中,当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力突出之时,跳得比自己远,跑得比自己快时,就会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甚至认为无论自己付出多大的努力也不会再有进步和提高,从而再也不愿意做出尝试,降低了体育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改变学生对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传统错误看法,在教学之中多灌输学生自我正确评价,养成良好的欣赏自己、鼓励自己与激励自我的习惯,让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鼓励、自我改变中学会自我表扬,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充分贯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氛围的有效形成,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创造的学习环境。

2.3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分层式教学

体育学习是一门依靠身体参与的活动过程与体验形式,每一位学生自身的身体受遗产、生活环境、生长发育等多方面影响,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基础就不一样,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条件,在教师实施中要采取基础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单独建立档案作为学习的评价参照样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和原有的体育学习基础条件,进行不同的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以适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模式进行学习测评。

在新课标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爱戴学生,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走近学生,要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对话,形成有序、幽默、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教师要多渠道改进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形成自我教学亲和力,逐步构建起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教学真正成为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师生互动场所和发展空间。

2.4 建立合理学习目标,践行成功式教育

体育学习是一种参与、体验的活动过程,每一个学生不能建立在一种评价要求之上,更不能一概而论,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全体学生统一要求,尤其是对于体育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体育学习应对每一位学习者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具体的、明确的,有一定任务且能够完成的目标任务。只有建立合理的能完成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一次又一次,往复循环,学生在体育学习之中就会养成自我设立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到班级教学活动之中,与教师形成高效、和谐的教学团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期待值,让学生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功之感,在情感、认知、行为上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体育学习价值观,对自己的体育学习心态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调整和控制。

2.5 营造体育学习氛围,构建积校园体育文化

良好的学风、校风是检验一所学校和一个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体育习得性无助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前面所说的各主要解决措施是从体育教学内部予以缓解,而从学校校园文化角度则应该从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搭建班集体体育管理与运行有效机制,建立激励制度,促进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鼓励、协作和帮扶等措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班级到院系,再到学校,每一个学生以及每一个院系都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运动理念,建立与健全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定期进行体育文化宣传、组织和竞赛,不断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充实与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内容,构建起和谐文明的校园。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运动过程,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让体育的魅力充分地感染到每一个学生,整个学校才会拥有体育的真正文化气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才能够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才会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推进,要将四位一体的新课程目标综合达到实施,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组织与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找准学生体育学习心理规律,找到体育学习有效途径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总之,体育学习过程中习得性无助是体育学习实践中的一种复杂心理现象,应该通过对学生的归因训练,合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充分获得成功体验,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跟踪与反馈,加强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调整与控制。

[1]马利明.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分析与干预[J].教学与管理,2006(6):48-50.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孟青春.小学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及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1(18):60-62.

[4]郭占红.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4(21):30-31.

[5]范汝清.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18):59-60.

[6]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刘浩.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15):59-60.

[8]毛振明,王小美.体育课改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乔艳春

Cause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Learned Helplessness”Phenomen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HEN Xinjian1,ZHANG Xiaolin2,MAO Zhenming3
(1.Sports Department,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75,Guangdong,China;2.Sports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Sichuan,China;3.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Learned helplessness is a disappointe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while facing a frustration and failures in sports learning.The phenomen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vulnerable posi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the incorrect physical value,the unreasonable sports teaching environment,the old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 and the unscientific teaching evaluation.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we propose to intervene from developing the evaluations,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s,building the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carrying out the stratified teaching,applying the educationmodel of the success of type,constructing the atmosphere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physical education;learned helplessness;cause;intervention strategy

G80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4)04-0099-04

2014-06-05;

2014-07-1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2ATY005。

陈新键(1968—),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

◄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习得性体育评价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