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衍变及现实意义*
2014-12-06高明信
高明信
(郑州大学 体育系,河南 新郑 451150)
所谓民间体育,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1]。民间体育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故形成的民间体育形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间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浓厚,简便易行。在当代,我国的民间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受到重视和普及。本文对我国古代民间体育产生、发展的衍变过程进行梳理探讨,总结其发展衍变的过程、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 古代民间体育的起源
随着原始氏族社会的形成和群体性活动形式的出现,原始人类经济和文化得以发展,而原始的体育形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史前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出现了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无直接联系的、并不能带来直接功利性的内容,其中也包括以群体组织为前提的萌芽状态的原始娱乐活动。对这时的人类而言,作为一种原始的以身体运动为手段的嬉戏活动,尽管还缺乏完全自觉的、能动的色彩,尽管还带有一种混杂的性质,但毕竟是由身心需要引发的一种身体活动,而这也是萌芽时期原始体育娱乐形态的一种表现,即原始的娱乐体育,如反映原始劳动、宗教祭仪和史前战争的舞蹈。
首先,最早出现的是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形式。人类最早的劳动生活是狩猎、采集,“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所引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番的冲动,他就再度从事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自己独特的狩猎舞。”[2]这大概是人类最初的舞蹈形式。而随着原始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人类的舞蹈活动开始由具有狩猎生活特点的、带有自发性的舞蹈,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律的、以表现农事耕作为主的舞蹈。如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彩陶盆内壁的舞蹈图案[3],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具有相当水平的、群体性的组合形式的舞蹈活动。其次,是反映宗教祭仪和战争的舞蹈形式。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曾这样说过:“除了战争外,恐怕跳舞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的使他们觉得休戚相关的时机。它也是对于战争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跳舞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4]这类原始的战争舞蹈,不管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但至少从侧面能表现出舞蹈的程式化、集体化的特点。因此,表现原始战争的舞蹈,除了反映给我们以各式各样的誓师、祝捷、军事技能的训练和对英雄人物的颂扬这类“武”的形态外,更主要的还是对原始人类娱乐活动形态的体现,是一种以“武”的形式对史前人类原始体育娱乐活动的形象反映。
随着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到了新石器时期,原始体育中的娱乐活动在形式和规模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这应该就是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起源。
2 秦汉时期民间百戏艺术中的体育活动
秦汉时期,除了军事武艺和保健养生活动之外,其他各项体育活动也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汉武帝实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致使“重文轻武”思想得以发展,先秦时期已出现并流行的带有休闲特点的各种民间体育活动,逐渐摆脱了礼仪的束缚,开始兴盛起来。其中萌发于先秦时期的“百戏”,至秦汉时已渐成体系,并以传统的节日、节令为纽带,与其他的民间体育活动一同出现,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并兴盛起来。因此,这些以消闲娱乐为特征的体育活动,就成为了这一时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汉时期的百戏艺术,在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内容多种多样,涉及了多种体育项目,形式也五彩缤纷,并以各种技能技巧的表现为特色。在这些风格不同的百戏活动中,具有体育形态特点的技巧形式最为丰富。其中以倒立与柔术、寻橦、弄丸与跳剑最为盛行。
首先,在百戏的基本技巧中,最主要的要属倒立和柔术。例如,倒立表现的是上臂的力量功夫,即人以足朝天,以臂力支撑全身重量,呈上重下轻之态而表演的一种技巧技艺。这种技艺既有专门表演的,也有融和在其他百戏、舞蹈等节目中表演的,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而柔术与倒立则不同,它显示的是腰腿的柔软功夫,其形式为拗腰身体反弓,头脚同时着地。它和倒立都属于形体运动,互相借用。其次,在秦汉时的百戏艺术中,高空技巧是较为丰富和具有特色的,而其中的竿上技巧——寻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形式,尤其在汉代相当流行。
秦汉时期的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节日、节令习俗等文化形态而展现出来的。由于当时大多节令习俗活动的目的除了与驱疾防病有联系,更与祈求长寿、娱乐身心结合在一起。因而,通过祭仪等方式来追求身体康健与长寿的民间体育活动,就成为当时较为盛行的体育组织形式。
3 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独特风格的形成
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的政治格局和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对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各朝、各地与各族之间生活习俗存在的差异,使得这一时期的民间体育活动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有些民间体育活动,如龙舟竞渡等,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但普及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却大不如以前。有些民间体育活动,如娱乐性和休闲性的项目,却因民族文化的交流而获得新生。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条件下,民间体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规范化的端午竞渡和盛行的舞蹈与技巧等就是最具特色的民间体育形式。
起源自春秋时期吴越水域的龙舟竞渡,经过两汉三国时期的发展,至两晋时期,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根据有关资料,两晋以前,水上龙舟活动是以民俗性为主,讲究的是仪式化的程序,是伴随着当时的一些祭祀活动而进行的[7]。体现竞技运动形式的龙舟竞渡应该出现在两晋,也就是从两晋开始,南方的人们才比较重视龙舟活动的竞技娱乐性,还同时附会了悼念历史人物的功能,使龙舟竞渡蒙上了一层纪念性活动的色彩[8]。再者,就是两晋时期的舞蹈与技巧。在两晋以前,舞蹈、技巧与体育活动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许多内容也是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如两汉时期,传统的体育活动中就已经融入了大量的舞蹈和技巧形式。而到了两晋时期,舞蹈、技巧和体育活动逐渐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但其各自具有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三者之间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这时的舞蹈中仍然包含着体育的内容,技巧中仍然孕育着体育的形式。舞蹈与技巧在当时民间的盛行,也说明舞蹈与技巧的娱乐休闲和健身功能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另外,休闲性体育活动的盛行,也是这一时期民间体育活动发展的一大特色。包括藏钩、登高、秋千、斗戏、童戏在内的娱乐色彩较为浓厚的活动形式,在当时独特的社会形态的影响下,随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相沿成俗,并在不同的地域传播,逐渐普及于都市乡野。
总之,随着历史的发展,自春秋战国以来在某些地区流行的一些原始崇拜的内容,至两晋时期逐渐被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祭奠所代替,成为以节日为代表的某些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而所盛行的龙舟竞渡、舞蹈与技巧的特色,正是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
4 唐宋时期民间体育活动的多样化发展
隋唐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及商业城市的兴起,为这一时期民间体育的广泛开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一时期,不仅传统百戏散乐中的体育内容得到了较大发展,而且民间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并且还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同时妇女在这类活动中也扮演了丝毫不亚于男子的重要角色。另外,民间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对宫廷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最早流行于宫廷范围的体育形式,对促进民间体育活动风俗的演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大批宫廷百戏艺人流向全国各地,大大丰富了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这一时期,主要流行的民间体育形式要属百戏散乐与技巧性体育活动,还有登高、春游、赛龙舟、秋千等。
隋唐时期的百戏散乐,不但内容丰富,其形式也多样。仅见于《隋书·音乐志》的就有绳伎、竿伎、夏育扛鼎等;到了唐代,内容又有所增加,如《通典》(卷一四六“散乐”)中记载的就有橦木伎、杯盘伎、长跷伎、跳玲伎、跳剑伎、吞剑伎、舞轮伎、缘竿伎、弄丸珠伎等等。百戏散乐中既有中国传统的技巧性娱乐项目,也有汉晋时由周边地区或国外传入的内容,如寻橦、绳伎、拟兽与训兽、呈力、丸剑及倒立与柔术等[9]。下面就以登高、春游为例,来说明这一时期民间体育活动的状况。首先是登高。古代相传下来的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习俗,至隋唐愈益盛行,尤其是唐朝文化的高度发展,对它的影响更是至深。如体现在诗文中的篇章就数不胜数,诗人登高远眺,激起思乡怀友之情,借诗以抒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登高有两层意义,一是登高眺远观秋色,二是登高锻炼身体。隋唐时期的登高这一民间体育活动,既愉悦了人们的身心,又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再者就是春游,春游也是我国古代一项历史悠久、十分普及的健身活动,也称“踏青”和“野步”,一般春游的时间常定在三月三前后。唐诗中多有记载,如顾况《竹枝》中就有“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的诗句,描述了每当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临之间,宫女们成双成对出宫踏青的情景。这对平时很少运动的宫女来说,无疑是一次锻炼身体的好机会。更值得提及的是,隋唐时期的人们,还借踏青郊游之际,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诸如秋千、跳绳、观球等。在这一时期,人们借春游、登高等活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现象是较为突出的,反映出此类活动在当时既是一种独立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又和其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这两种民间体育形式,即使对现代的人们也值得借鉴,尤其是对那些喜欢在山间野外锻炼身体,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
借助隋唐时期的空前繁荣,给这一时期的民间体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除了流行于民间的散乐百戏中的体育形式,还有具有悠久历史的与民间传统节日和习俗有着密切联系的娱乐竞技形式,也有由周边地区或国外传入的带有外来文化元素的体育形式,可谓是多彩纷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
5 明清民间武术的发展与成熟
明清时期,民间体育的多样化发展没有象唐宋时期那样得以延续,一些对抗性较强的竞技性体育项目开始走向衰落,如以蹴鞠为代表的球类。而休闲娱乐性的体育形式成为了这一时期民间体育的主要发展趋向。由于武举和武学的设置,民间武术活动的开展开始普及,文人习武、注重文武兼备的教育以及民间秘密宗教和武术结社,促进了武术活动在这一时期的传播,武术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民间体育形式。
在明代,民间武术活动非常活跃,文人尚武之风也较浓厚。由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各地民间习武活动得到很大推广,出现了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的有组织的武术活动。在武术技法上有了成熟的套路形式,以至武术门派林立,武术体系开始形成。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倡导文士习武,注重文武兼备的教育;农民起义推动了各地民间武术的发展,民间习武之风日盛,并形成各地不同的习武特点;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开展有组织的武术活动,使武术技法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相当成熟的套路形式[10]。
中国武术自汉魏起,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明代,由不同技术特点、风格和演练方法等形成了内部有着严格师承关系的武术流派或门派,各门派的武术都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拳械方法和内容,这是武术体系形成的一大标志。这种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也造就了一种竞争态势,这对武术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是非常有益的。在武术流派形成的同时,武术运动也逐渐脱离了战场,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使武术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历史产物,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精粹之一。但由此而形成的宗派之争、门派之见和许多陈规陋习同时也阻碍了武术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明代后期,在社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民间武术得到了空前发展,武术家们北上南下,易地比武,拜师求教,研讨武技。 尤其是一些武术家著述的问世,与武技的发展交相辉映,使我国民间武术进入了一个全面成熟的时期。
到了清代,这种民间武术的宗教和秘密结社更加盛行。民间武师和习武者以报国为己任,以自己的武艺积极投身于为反抗清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斗争,进一步促成了武术与教门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武术在民间的传播和普及,同时也加强了武术文化的交融。可以说,清代宗教和秘密结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武术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的过程。
6 我国古代民间体育发展衍变的现实意义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并创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其中民间体育正是这种光辉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折射,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民间体育从史前时期的起源,到春秋时期对等级观念的突破与兴盛,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着历代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并与儒、道、佛、医等各学派相互作用,共同筑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我国古代的民间体育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功能,它的娱乐性、健身性和交际性功能已为我们众人所知,但它的教化功能也不能让我们忽视,因为它在客观上可以达到让我们的后代对民间习俗的记忆、理解以至延续传承的目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当今我国的民间体育正处于边缘化发展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社会的转型,尤其是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致使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和情趣以及信仰,乃至原有的文化生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导致了极具民俗特征的民间体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受到了削弱和动摇。其次,是中西文化的冲突,造成了以竞技体育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体育对其形成的竞争性抑制。自从在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影响下,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之日起,西方的现代体育就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尽管在近代国粹文化思潮的呼喊下,包括武术在内的传统体育文化也得到了整理和挖掘,但在与西方体育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以至到今天也是如此。我们不得不发问,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态势,原因是什么?是西方体育的体育价值太过于强大,其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易被我们所接受,还是我们传统的民间体育被有意无意的冷落、忽视,其固有的体育价值没有被我们充分挖掘、整理,以至它的健身、娱乐等功能没有或完全显现出来,使其失去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这些值得我们去深思。
以古鉴今,这是我们学习并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发展衍变进行梳理,发现它也有强大的体育价值,其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不比近代的西方体育弱,并且在群众中开展的可操作性和被群众的可接受性(尤其是乡村群众)还要比西方体育强。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人们幸福指数的增加,强兵、强国、强种的体育思想已不复存在,健身、休闲、民族观念已成为人们追逐的主流。因此,积极保护挖掘、努力整理研究我国古代的民间体育文化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在新的社会时期,我们应该让古老的民间体育重放光辉,重新回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充分发挥其健身、休闲和娱乐功能。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9.
[2]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北京:三联书社,1973:73-74.
[3] 孙寿岭.舞蹈纹彩陶盆[J].中国文物报,1993(5):30-33.
[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98-199.
[5] 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甘肃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黑山石刻画像初步调查[J].文物,1972(12):44-4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1-134.
[7] 蒋廷瑜.铜鼓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99-104.
[8] 宗懔.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36.
[9] 崔乐泉.杂技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83-92.
[10] 杨向东.中国体育通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20-223.